華文網

面對中國“洋垃圾”禁令,歐盟向塑膠垃圾宣戰

為了應對中國的“洋垃圾”禁令,當地時間16日,歐盟宣佈向塑膠垃圾宣戰,承諾將在2030年之前,實現塑膠包裝的可回收和迴圈利用。歐盟委員會官員表示,將以徵稅和投入3.5億歐元研究經費的方式,

促進塑膠生產和收集的現代化。歐盟意識到失去了處理塑膠垃圾終端一環,正在通過加快迴圈利用的方式,證明自己能夠解決這一迫在眉睫的環保問題,努力留住BBC《藍色星球》紀錄片中“美到窒息”的地球景象。

徵稅+科研,歐盟雙管齊下打響“塑膠垃圾攻堅戰”

據《衛報》報導,

歐盟每年產生塑膠垃圾2500萬噸,其中被回收利用的不到30%。而從全世界範圍來看,85%的海灘垃圾都是塑膠垃圾。因此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弗蘭斯·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稱,歐盟目前的首要任務是解決一次性塑膠垃圾問題,這些一次性塑膠“生產5秒鐘,使用5分鐘,卻得花500年分解”。他還警示道:“如果我們不採取任何措施,未來50年,垃圾將比海洋中的魚類都多。”

▲巴厘島庫塔海灘上的“垃圾季”。

為了打響這場“塑膠垃圾戰”,歐盟將通過多種途徑對一次性塑膠的使用情況進行影響評估,並在此基礎上徵稅。歐盟預算專員岡瑟·厄廷格(Günther Oettinger)上周還指出了對塑膠徵稅可能帶來的“意外之財”——填補歐盟因英國脫歐造成的130億歐元預算漏洞。

同時,歐盟正在投入1億歐元,研究優化塑膠的設計、耐用性以及再迴圈能力。對其成員國,歐盟還將強制要求檢測及減少海洋垃圾。歐盟計畫在2030年實現55%的塑膠可迴圈利用率,同時到2026年,歐盟成員國的塑膠袋使用量應從人均每年90個減少到40個。

蒂默曼斯表示:“中國對進口塑膠垃圾的態度轉變,促使歐盟加速應對塑膠垃圾問題。我們不能再往中國出口任何塑膠垃圾,

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必須得在本地焚燒或掩埋塑膠垃圾。但我們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證明,我們可以做到把它們迴圈利用起來。”

歐盟如何治理各類塑膠垃圾?

在歐盟看來,用後即扔的塑膠垃圾包括吸管、不可降解的五顏六色的塑膠瓶、一次性咖啡杯、蓋子和攪拌器、餐具以及打包盒等等。

一次性咖啡杯

咖啡是外國人的生活必需品,但一次性咖啡杯在被扔進垃圾桶後的回收率卻不到0.25%。英國每天就能產生50萬個廢棄咖啡杯,因此有的議員提議有償使用一次性咖啡杯。許多咖啡連鎖店也迫於政府壓力,陸續推出了鼓勵顧客自帶咖啡杯的優惠政策。而每分鐘能產生100萬個廢棄咖啡杯的法國,更是直截了當地已於2016年通過法律,要求自2020年起全國禁用一次性塑膠餐具。

塑膠吸管

由於一次性塑膠吸管太小,且可能由多種混合塑膠製成,因此幾乎是不可回收利用的。根據垃圾識別標記軟體Litterati的統計,塑膠吸管在全球最常見垃圾中排名第六,僅美國每天就會丟棄5億根塑膠吸管,足夠環繞地球2圈。

▲2015年,一段令人震驚的海龜鼻子被插入塑膠吸管的視頻在YouTube網站上瘋傳,進一步促進了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吸管運動的展開。

面對塑膠吸管帶來的污染,許多環保人士發起了呼籲減少使用塑膠吸管的運動,包括“Be Straw Free”以及推特上的“#stopsucking”標籤等等。他們希望能循序漸進地鼓勵人們用紙質吸管代替塑膠吸管。蒂默曼斯也表示:“如果孩子們知道他們在喝可樂時,使用的一次性吸管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他們可能會重新反思自己的行為,轉而選擇使用紙質吸管或放棄不用。”

外賣打包盒

歐盟執行委員會提議,在塑膠包裝盒上印刷新版更清晰的標籤,幫助消費者瞭解包裝盒的再迴圈能力。除此之外,對於目前廣泛用於牙膏、深層磨砂膏等洗護用品中的微塑膠,歐盟還將效仿英國政府已於2017年實施的禁令,在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中禁用微塑膠。

塑膠瓶

五顏六色的塑膠飲料瓶可以說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也最難擺脫的塑膠垃圾了,但蒂默曼斯表示仍然有信心,通過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改變生活習慣:“我們面對的難題之一是向消費者解釋,他們能夠買到的塑膠瓶將變得十分有限。但如果人們理解他們買到的新型塑膠瓶是可迴圈利用的,我相信他們會願意為此買單。”另一方面,歐盟委員會表示將在街道上提供更方便的直飲水,以減少人們對瓶裝水的需求。

對於中國禁收“洋垃圾”,其他國家反應如何?點擊閱讀《中國宣佈禁收洋垃圾2個月了,“出口商”很心煩》

要求自2020年起全國禁用一次性塑膠餐具。

塑膠吸管

由於一次性塑膠吸管太小,且可能由多種混合塑膠製成,因此幾乎是不可回收利用的。根據垃圾識別標記軟體Litterati的統計,塑膠吸管在全球最常見垃圾中排名第六,僅美國每天就會丟棄5億根塑膠吸管,足夠環繞地球2圈。

▲2015年,一段令人震驚的海龜鼻子被插入塑膠吸管的視頻在YouTube網站上瘋傳,進一步促進了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吸管運動的展開。

面對塑膠吸管帶來的污染,許多環保人士發起了呼籲減少使用塑膠吸管的運動,包括“Be Straw Free”以及推特上的“#stopsucking”標籤等等。他們希望能循序漸進地鼓勵人們用紙質吸管代替塑膠吸管。蒂默曼斯也表示:“如果孩子們知道他們在喝可樂時,使用的一次性吸管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他們可能會重新反思自己的行為,轉而選擇使用紙質吸管或放棄不用。”

外賣打包盒

歐盟執行委員會提議,在塑膠包裝盒上印刷新版更清晰的標籤,幫助消費者瞭解包裝盒的再迴圈能力。除此之外,對於目前廣泛用於牙膏、深層磨砂膏等洗護用品中的微塑膠,歐盟還將效仿英國政府已於2017年實施的禁令,在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中禁用微塑膠。

塑膠瓶

五顏六色的塑膠飲料瓶可以說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也最難擺脫的塑膠垃圾了,但蒂默曼斯表示仍然有信心,通過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改變生活習慣:“我們面對的難題之一是向消費者解釋,他們能夠買到的塑膠瓶將變得十分有限。但如果人們理解他們買到的新型塑膠瓶是可迴圈利用的,我相信他們會願意為此買單。”另一方面,歐盟委員會表示將在街道上提供更方便的直飲水,以減少人們對瓶裝水的需求。

對於中國禁收“洋垃圾”,其他國家反應如何?點擊閱讀《中國宣佈禁收洋垃圾2個月了,“出口商”很心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