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工傷復發該怎麼辦?需要哪些材料?需要治療時又該如何處理?

工傷復發是什麼?工傷復發怎麼認定?認定又需要提供哪些材料?需要治療時又該如何處理?下面我們整理了一些資料,希望能幫到大家,歡迎大家關注、轉發、點贊!

一、什麼叫工傷復發?

所謂工傷復發,是指工傷人員經治療,傷病情已穩定或相對穩定一段時間後,又在原工傷部位(傷口)出現與原工傷致病因素有關的活動性病灶和明顯體征。需要說明的是,復發疾患需與原工傷部位有醫學上的必然聯繫或相一致性方可確認。

如因工負傷致股骨頭、頸骨骨折,經治療後骨折癒合,但若干月後原工傷部位出現缺血、壞死等。

二、工傷復發又如何認定?

為儘量簡化程式,方便工傷職工醫療救治,對於通過一般的醫療診斷,能夠明確認定系工傷復發或能夠明確排除工傷復發情形的,不再需要進行工傷的工傷復發確認。只有在爭議較大時,可提請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予以確認。在具體問題處理上,可通過向有關醫療機構的醫療專家進行諮詢方式解決這一問題。

另外,通常所稱的工傷勞動能力鑒定,一般是指鑒定,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待遇掛鉤,與工傷醫療費並不掛鉤,傷殘等級鑒定和工傷復發確認兩者是不同的鑒定專案。

三、如何申請工傷復發確認,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工傷人員經鑒定機構鑒定後,原傷殘部位傷情復發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區縣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按照規定審核支付。

傷情複雜無法核定的,由區縣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出具《工傷復發確認聯繫 單》交用人單位或者工傷人員。由用人單位或者工傷人員向鑒定機構提出工傷復發確認申請,並提交以下材料:

1、《工傷復發確認申請表》;

2、《工傷認定書》;

3、《鑒定結論書》;

4、《工傷復發確認聯繫單》;

5、診療工傷的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和相關材料。

四、需要治療時又該如何處理?

職工舊傷復發治療應當在簽訂服務協定的醫療機構就醫,

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醫療機構急救。

舊傷復發治療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專案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舊傷復發住院治療的,由所在用人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社會保險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

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用人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職工舊傷復發治療期間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辦法處理。

職工舊傷復發治療到簽訂服務協定的醫療機構進行康復性治療的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專案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舊傷復發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舊傷復發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間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舊傷復發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用人單位負責。

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舊傷復發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間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舊傷復發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用人單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