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剛剛,國家頒佈了對房價近二十年來影響最大的政策,沒有之一

政府將不再壟斷土地供應。

你會說這個我也看見了,這麼簡單一句話,是對房價近二十年來影響最大的政策,有這麼大的影響?

沒錯。

高房價的原因是多元的,有貨幣政策的因素,

有政府對房地產的依賴,也有供求關係的影響,投機因素等。

但這一切的本源都建立在一個詞上面,商品的稀缺性。

稀缺的土地

空氣是人最需要的,但目前沒有稀缺性,所以一文不值。水在缺水與富水地區價格完全不一樣,大家都懂。

房子也是如此,中國人蓋房的能力毋庸置疑,真正稀缺的是土地。

土地為啥這麼缺呢?

想必大家都聽過“土地財政”這個詞,在我國實行的是分稅制,工商這些主要稅收歸中央,地方政府主要收入來源就是靠賣地。

我國的土地性質只有兩種,國有和集體所有。國有的好說,當然是地方政府賣,集體的你也沒權賣,地方政府先徵收你的,然後還是地方政府自個賣。

地方的處理方式

好了,賣地就政府一家,

價格是不是政府說了算,當然不是。

市場經濟嘛,地方政府還是尊重市場的,他採用招標拍賣的方式,價高者得。合情合理是不是,但事情沒那麼簡單。

地方政府並沒有按需供應土地,他採取一種比較巧妙的方式。

假如你是個賣西瓜的,你有100個西瓜,10塊錢一個,有80個人買,100塊一個,有20個人買。

簡單算下,第一種你收入800塊,第二種你收入2000塊,閉著眼睛你都會選。

而且土地閒置不會爛,

剩下的以後慢慢賣,老百姓有錢了,土地還會升值。當然,地方政府通過市場調研,選擇合適的供地量,這個合適不是滿足咱老百姓需求的合適,而是上述利益最大化的合適。

沒錢買房咋辦,租唄,過幾年你有錢了,不就還得買房,這套模式運轉下,地方政府和房企當然開心,

租房老百姓日子苦,熬熬唄。

不僅如此,土地的性質分成住宅用地、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各地為了追求GDP,人為壓縮住宅用地的比例,導致住宅用地的比例嚴重偏低,更進一步導致土地的短缺。

北京、上海2016年土地供應,完成計畫的比例只有可憐的20%左右,這是導致2017年北京房價再次出現暴漲的根本原因。

這些現象,中央自然注意到了,為了老百姓的民生大事,

中央一直在試圖解決這些問題。

中央的決定

經過多次會議討論,審慎決定。在1月15日,國土部頒佈政策:政府將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好了,壟斷的鐵飯碗破了,土地供應變得多元化起來,城中村的釘子戶們,不用等著地方政府低價徵收了,一些曾經辦工廠閑的長草的土地也可以拿來賣了。

農村宅基地的使用權,也可以賣了,這是多少外出打工者的福音。自己一家蝸居在大城市的工棚裡,在農村幾進幾出的大宅子,沒人放那長蜘蛛絲。

你讓這些農民工回農村,他們的孩子都在城市上學,收入來源也主要在城市,再回去種地,那當初沒必要出來了。

他們若能用那農村宅子換在城市的一個自己的房子,多少人得歡呼雀躍。即使換不到也能是一大筆財產性收入。

當然最開心的是,還在租房的我們。土地的價格下來,房價還能高高掛起嗎?

在農村幾進幾出的大宅子,沒人放那長蜘蛛絲。

你讓這些農民工回農村,他們的孩子都在城市上學,收入來源也主要在城市,再回去種地,那當初沒必要出來了。

他們若能用那農村宅子換在城市的一個自己的房子,多少人得歡呼雀躍。即使換不到也能是一大筆財產性收入。

當然最開心的是,還在租房的我們。土地的價格下來,房價還能高高掛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