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要想讀懂《大學》,先看看這些,會讓您腦洞大開

千百年來,儒家經典《大學》,為何被列為四書之首呢?四書的讀取順序《大學》是開頭,或許您是個中國人,他是一個開悟啟蒙的內容,從格物致知,到治國平天下,大學一書到底告訴我們怎樣的學問呢?它給了你清晰的人生成長八個臺階,

這就是大學了不起的藝術。大學是儒家經典著作,程顥、程頤將《詩》、《書》、《禮》、《易》、《春秋》稱作“大經”,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稱作“小經”,並繼續尊崇儒家經學的正統地位,認為“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人德之門也。”《大學》起初不是一本書,而是一篇文章,它最早出自《禮記》一書,相傳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作。經唐宋思想家的重視,至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為其重新編序之後,
《大學》成為儒學經典的“四書”之一,為儒學弟子必讀書之一。《大學》它共十一章,一千七百多字,文字不多,篇幅不長,但卻是字字珠璣,包羅萬象,含義無窮。因此它被歷代所推崇,朱熹稱它為“四書之首”,是學習德性的入門著作。大學》在儒家經典中不一般的地位,而其中的很多思想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後世之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等觀點,
言簡意賅又寓意深刻,包含諸多為人處世之理。重讀經典,用現代的眼光看《大學》,依然能從中汲取很多智慧、收穫很多啟發。而其中包含的一些哲學觀點,也與現代的哲學命題相符合。

大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修身、齊家、平天下,它猶如人生從低到高的八個臺階,指明了一條千百年來文人學子不斷向上提升自我、造福家庭、報效祖國的道路。其中的八條目究竟是何種含義?對今天的人們又有著怎樣的幫助和指導意義呢?我們的先人寫的這本《大學》和我們理解的高等教育有什麼不同呢?大學作為四書之首,也就是說中國人過去認為《大學》是入門之物,它是站在使人明辨事物的起點之上,
也就是指出了人從自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平天下所謂八條目,自我成長,從個體瞭解世界到提升自我,到融入角色,到做出社會的當擔,這一個路線是怎麼走的,所以它是最早來學的。然後呢擺在第二部要讀的是《論語》,第三部是《孟子》,最後是《中庸》。所謂“闡舊邦以輔新 命,極高明而刀中庸”,如果你前面這些都沒學會,都不知道的話,你怎麼能夠取得一個平衡中庸,
達到它這樣一個天成的境界呢?所以四書的讀取順序是《大學》是開頭,它是比較淺近的,是個人就應該瞭解的道理,不是像現在說《大學》好像是文科要瞭解的,讀哲學的人要瞭解的,過去你就是一個中國人,它是屬於開悟啟蒙的內容。

從格物致知你就能看出來了,什麼是“格物”,格就是窮盡的意思,物就是道理,那格物就是一個人的好奇心對事物的瞭解,對答案的追問,以及對現成答案的質疑,或者說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就是一個人從年輕時候追問真理真相的態度,其實就是我們理解的格物。為什麼《大學》從格物致知開始,就是我們一個懵懂的生命到這個世界上來,都想瞭解世界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你看王陽明小的時候就特別認這個理,他就格物致知,是個特別執著的孩子,執著到較勁,打破沙鍋問到底,在他的爸爸的官府裡長大,從他的爸爸中了狀元去南京做官,他就想格物就從官府裡的竹林開始格起,中國文人喜歡竹子,說竹子第一是空心的,所以叫虛心;第二是它是有竹節的,所以叫有節。如果一個人能虛其內心,保持節操,這就是君子要的樣子。王陽明小的時候就要問,為什麼竹子要長成這個樣子。所以格物其實不是斷章取義地去看一個一個東西的表像,而是你要在這個物理中去追問出一些有趣的問題。我們現在缺的就是小孩主動提問的那些好奇心,就是獨立思考的能力。應該這麼說,就是小孩子過早地接受了標準答案,在課堂上沒見小孩兒提問呢,老師就先把答案給了,然後小孩沒有什麼可質疑的回家背去,背完再回來把答案給老師就完了,比如現在孩子背誦一下“中國紅”是什麼?中國人以大紅為喜慶吉祥,過年要掛紅燈籠貼紅對聯,貼大紅的福字,所以紅色是中國的吉祥色。小孩為什麼要背這個?他知道這個對中國人意味著什麼?而在西方認為紅色比較暴力不那麼吉慶,但是為什麼中國就喜歡大紅色?這裡面反應了什麼樣的文化習俗?這是孩子應該瞭解的,這就是格物。現在的孩子缺了格物再致知,你要格了物以後才知道知識而不是你先把答案問題告訴他了。所以現在從《大學》來看起,我們先失去了八條目的起始,就是由格物而導致的致知,其實你要靜下心來,什麼事我們不能格呢!比如我們往這兒一坐,這裡有一個小瓷杯,如果只找一個詞為這個民族代言,它一定有一種最深刻的默契。那好大寫的china是中國,小寫的china是瓷器,瓷器和中國有什麼關聯?為什麼用瓷器來代表中國?作為一個農耕民族,瓷器是取自泥土中的,它是百姓的日用之器。而王陽明的大弟子王艮後來開啟的泰州學派就有一個說法,即“百姓日用即道”,真正的大道就在日常之用裡面,所以八條目為什麼從格物致知開始?就是格物致知是對世界的追問,就是世界為什麼長成這麼個樣子,然後人人都是從格物中去瞭解生命的變化,由這裡開始自己修行化為行動,你覺得人人可做,這幾乎就是零門檻。

從格物致知開始接下來我們應該進入一個什麼樣的境界來面對這個世界呢?從格物致知過去,再一段就是誠意、正心,也就是格了物以後這個心是要修的。這真正的誠意《大學》說得特別清楚叫毋自欺,人千萬不能幹自欺欺人的事情,從不騙自己開始。小時大人常說小孩不能撒謊、考試不能作弊,作弊小朋友的答案那是他學會的,你現在考了個高分你騙了自己了。所以毋自欺這件事要一輩子提醒自己的,別幹那個騙自己的事,這沒一點好處。所以這時候要好好學習《大學》,一個人連誠意都沒有又談何正心,一個人對自己都不誠懇,你還能對世界誠懇嗎?所以《大學》說得好,人的本性中的誠意像什麼,如“惡惡臭,好好色”,其實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惡惡臭,好好色”叫作“誠其意者 毋自欺也”,這就是誠意。再一段就是正心,也就是真善美,真的東西未必善也未必美,但正心是就是用覺悟來正自己不該有的念頭。人起心動念,比如說人見了你都說你長得漂亮,這是人之常情。但是不怕念起就怕覺遲,有了一念嫉妒,甚至有人會覺得要怎麼害害你!這個他可能本能起來了,但是要用覺悟把惡念壓回去,這就叫不怕念起就怕覺遲。人真正有了誠懇面對自己內心誠實的態度,但是你正心用覺悟來正自己不該有的念頭,讓有一些念頭就抑制了,用正念來壓邪念。人如果沒有正心,那你本能的邪欲就會越來越放肆,所以一生都得誠意正心。八條目講得是周而復始的,總要回到原點的,是人一輩子的事情,即便到了治國平天下了還需格物致知,還得誠意正心,更需要修身才能更好的能力齊家治天下。時代是在變化的,變了就得重新格物而致知,從新學習。前面的做不好,後面的談何做好,這就是為什麼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自己連自己都做不好,怎麼做到信服別人,君臣天下呢!一代名臣曾國藩做得特別好,自己以身作則,寫了好多家書,要求家人按自己的要求做好自己。人的第一段是追問世界,格物致知,第二段誠意正心,第三段就是從觀念化為行動,修身齊家,你個人的行為有依據了,你的家人的行為也就有依據了。這八目的關係周而復始,是一個同心圓的關係。

不是你治國平天下了就不要前面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反過來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格物致知,其境界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格物致知的內容,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法也就不同。人一輩子從這一顆心出發,範疇大的就叫兼濟天下,小的時候叫獨善其身,人一輩子同心圓,有的人格局很大有的人很小,但心是不變的,其核心不變,不管世界給不給你平臺,給不給你機會,你也差不到哪去,其格局也亂不到哪去。這就是《大學》的奧妙之處。

一、讀《大學》:從古代智慧的啟發中變成更好的自己,助你的人生有大格局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高尚的德行,在於關愛人民,在於達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達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確定目標,確定目標後方能心地寧靜,心地寧靜方能安穩不亂,安穩不亂方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方能達到“至善”。

這第一句就很有智慧,《大學》告訴我們,你先知道明明德,相信做個好人不吃虧,親民要成長要更新,止於至上,只要你發自內心,做到你的最好就夠了。要用最好的作為一個目標,這就告你以至善為目標,人有了前方的目標以後內心就安定了,就是一個人沒有評價標準的時候,內心是不定的,滿世界去問,這個人就沒法安靜,所以一個人有了目標才能定,有了穩定人才有靜氣,一個人安靜下來才能夠安安穩穩,安安祥祥,安安妥妥。一個人安靜是很好的狀態,有了還好的狀態,人整個身心俱安的時候才有思考力。一個人能用自己的腦子去想事情,就不至於迷失到一塌糊塗。一個人真正有思慮之後有自己的所得,得就要得個明辨是非。人終於有所得了,看見茫茫世界這裡面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就是《大學》的最高智慧。它是把大道理和小細節的實施結合在一起,從從格物致知,再到誠意、正心,最後修身齊家平天下,進而拓展到社會的治國平天下,它給了你清晰的人生成長八個臺階,這是《大學》最了不起的地方。

2、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透過現象看本質

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有末,有始有終,明確它們的先後次序,那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在《大學》傳文中,孔子以一段談訴訟的話來闡發“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的道理,強調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審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發生,審案都只是手段,或者說是“末”,治國者賢能又有威儀,用合適的方法教化民眾,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才是目的,或者說才是“本”。

說到底,是一個教化與治理的問題,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正是由此出發,我們才能夠理解《大學》強調以修身為本,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本末是現象和本質的關係,終始則是因果的關係。從哲學命題的角度來看,本末是本質論,終始是發展觀,千古哲學的兩大範疇在《大學》中以輕輕巧巧的八個字對仗而出:“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再以八個字加以乾淨俐落的解決:“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真是語言極度簡潔而蘊含無比深刻,顯出“經”的本色。

孔子通過斷案訴訟就能看出本末的道理,這在於孔子善於思考,去探尋事物的本源。而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多思考本源、去探究事物的起因,為人則會更加清明透徹,處事則會更加條理明晰。

3、毋自欺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毋自欺,就是要對自己誠實。通常說要“誠”,好像更多的是對他人,事實上對自己的真誠比對他人的真誠更難做到。

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像喜愛美好的女子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的真實,這樣才能使自己心滿意足。“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做了壞事卻在外人面前遮遮掩掩,顯示自己如何善良,殊不知,別人早就看清了其真面目,掩飾又有何意義呢?君子即使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會戒慎。

除了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做到誠不自欺,在日常生活的小細節中,做到對自己真誠也很重要。對自己誠實,就要充分的瞭解自己,克服自身的毛病。比如學習這件事,就不能用“假勤奮”來麻痹自己,而不注重效率,“假勤奮”是一劑麻痹自己的毒藥,對提升自己毫無益處,還可能產生“我這麼努力,為什麼還是沒有進步”的消極情緒。如果對自己誠實,學習過程中先問自己的學習效果和消化程度,再反思如何改進提高,則會事半功倍。在工作中,生活習慣中說一不二,履行對自己的約定,也是不自欺的表現。

4、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譯文:想要修養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態,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態,就先要證實自己的誠意,想要證實自己的誠意,就先要豐富自己的知識,豐富知識就在於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5、致知在格物:實踐是認識的唯一源泉

領袖說過,“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親口嘗一嘗”,其實這就是格物致知的另一種表達,“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大學》裡講述的是要格“天下、國、家、身”這些大物,從而明白“修、齊、治、平”之理,要想獲得知識,就一定要先去認識、研究事物,這與現代的“實踐是認識的唯一源泉”相接近,這顯示出《大學》可以與時俱進,十分具有啟發性的特點。

我們每個人可能暫時達不到“君子”或者“知之至”的理想境界,但可以從古代智慧中獲得啟發,不斷進步,從而走向更好的自己。

6、富潤屋,德潤身,心寬體胖。

譯文:有錢的人房間裝飾得很華麗,有仁德的人心裡寬暢,身體自然也安舒了。

7、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譯文:君子有個大原則,就是必須用忠誠信義來爭取民心,驕橫奢侈就會失去民心。

8、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譯文:創造財富有個大原則: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創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緩,這樣國家的財富就可以經常保持充足。

《大學》博大精深,從修身到平天下,從格物到致知,到治天下,其中的精微深秒之處,隨著自身閱歷的增長,隨著實踐經歷的增多,對《大學》的理解也會愈加深刻。

二、《大學》的教育智慧

《大學》作為教育的經典之作,確實可以常讀而啟迪長存,常思而智慧長生的。這是一部永不過時且歷久彌新的教育學經典。從古代以及“文化大革命”的記憶至於後來媒體上的不斷揭露的官場、商場、職場上的貪污腐敗、欺詐誆騙、姦☆禁☆淫盜竊等現象,還有教育中的種種腐敗等等。這些現象的出現,可以找出很多原由,但是不管怎樣說,教育是負有重大責任的。教育應該反思,當今教育不應該拒絕從中外的歷史與經典裡吸取營養與借鑒,其中當包括《大學》這一部經典。

《大學》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可稱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總規律,指出:“明明德 親民 止於至善的總規律,實現於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八個步驟,舊稱 八條目 。八條目以 修身 為中心環節,因為 身 是高等教育活動的主體,明、親、止以及格、致、誠、正、修、齊、治、平都是 身 的活動。”此其一。他又說:“中國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是 道 與 藝 的矛盾,現在叫做 人文 與 科學 的矛盾。”“ 明明德 不限於現在常說的德育,而是修養人格整體。人格整體的構成是 知 、 仁 、 勇 ,恰好對應西方講的 智育 、 德育 、 體育 。”“ 親民 是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最佳關係的規律。”“ 止於至善 ,至善永無止境,至善是一過程,是相對統一的過程。一時一地即有當下相對的善,必止於此善,而後能定、能靜、能安、能慮、能得。”這些觀點亦然可供我們參考之。

大學之道,值得探索;而《大學》之道,確實是應該永遠學習、溫習、實習的歷史經典,它並不因為今日或明日的大學遍地林立、科技日新月異、教育思想豐富多彩而會黯然失色,也不會被鄙被棄,它依然是教育智慧寶庫中的一顆碩大珍寶,特別在當今社會躁動、問題不斷之時,在如今教育浮躁、疑惑叢生之際,這一珍寶尤在那裡閃爍著毫光,耀眼且奪目!

三、《大學》 裡的中國財富智慧

古人如何處理德與財的關係?《大學》 有雲: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這段經文是講,君子應該謹慎地修養德行。具備了德行才能獲得民眾,有了民眾才會有國土,有了國土才會有財富,有了財富才能適用財富。德行為根本,財富為末端。如若本末倒置,民眾就會互相爭鬥、搶奪。因此,財富聚集在國君手中,就可以使百姓離散,財富疏散給百姓,百姓就會聚在國君身邊。所以你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別人,別人也會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你,用不合情理的方法獲取的財富,也會被人用不合情理的方法奪走。

《大學》的經文下麵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德行是本,財富是末。如果治國者本末倒置,民眾就會互相爭鬥、搶奪。

那麼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應該如何理財呢?《大學》中也給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原則:“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如果國君特別貪財,把財富都聚在自己手中,那就會失去民心;如果國君仗義疏財,用財富來造福于百姓,藏富於民,那百姓就會聚在國君身邊,這個國君也會贏得民心。這個道理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我們一定要完善財富分配機制,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分享到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這是我們國家凝聚共識,繼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我們的一代偉人在1985年的時候就說:“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麼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地走了邪路了。”

在1990年的時候,他說:“如果中國只有一千萬人富裕了,十多億人還是貧困的,那怎麼解決穩定問題呢?我們是允許有差別的,像過去那樣搞平均主義,也發展不了經濟,但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搞共同富裕,我們要的是共同富裕,這樣社會就穩定了,中國情況是非常特殊的,即使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起來了,還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億多人仍在貧困之中,也不會有穩定。” 他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所說的這兩段話與《大學》裡提到的理財觀念完全吻合,大家可以互相參照,理解。

中國古代的經濟哲學,它是建立在道德倫理本位之上的,絕不鼓勵統治者與民爭利,反而鼓勵統治者輕徭薄賦,讓利於民,藏富於民。這樣的國家財政理念在今天仍然不過時。

完成統一的大秦帝國並沒有給人民帶來真正的福祉,反而成了壓榨人民的機器。劉邦建立漢朝之後,知道治理一個大帝國不能一直採用戰時體制,於是,西漢初期就以道家思想作為治國理念,提倡“無為而治”,用“黃老之術”治國。通過這種“休養生息”的政策贏得了民心,也鞏固了政權。

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悖”就是違背常理的意思,這段話的意思是:因此,所以你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別人,別人也會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你,用不合情理的方法獲取的財富,也會被別人用不合情理的方法奪走。

意思是,這段經文是通過講語言的出入,來明白財貨的出入,講的是兩個方面的。一方面,我們說話如果不順天理,不順人心,是“悖而出”,“悖而出”的結果就是必定“悖而入”,即我們說別人的壞話,別人也會說我們的壞話。另一方面,賺錢與花錢也是同樣的道理,你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財富,也會用不正當的手段花出去。所以,賺錢必須合理合法,不能見利忘義,不擇手段。“見利忘義”就屬於“悖而入”,這樣的財富是不能長久保持的,就像好多貪官貪污的錢,說不定哪天被查到,不但被上繳了,人還會被抓到監獄去,這就叫做“悖而出”。

四、《大學》裡的四大政治智慧:治國以人為本

、要想成教于國必須守孝悌、施仁慈。一家仁,一國才能興仁,一家讓,一國才能興讓。《大學》又分別以堯舜和桀紂為正反兩面的例證揭示了修身和齊家對於治國的重要意義。

1、絜矩之道的重要意義

繼齊家、治國之後的第十章,平天下是《大學》修為的最高目標。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修養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提高、不斷由內向外生髮擴展的過程,即從修身、齊家、治國到最後的平天下。平天下的平是使天下太平。天下太平是中國知識份子的價值擔當,平天下是中國儒家倫理中很重要的思想。平天下的基礎在齊家,對整個社會的治理要從整飭家庭倫理開始:一屋不掃,無以掃天下;一家不甯,無以寧天下;一家一族不太平,無以讓國家和天下太平。《大學》能從小見大、從微見著,認識到起點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人生修為的方法論意義。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老老”是說國君或國家的各級領導人要孝敬老人,“而民興孝”,而後全國民眾都興起重視老人的孝道。“上長長而民興弟”,在上的人能夠以長者為長,老百姓才會尊敬長者。“上恤孤而民不倍”,領導人能夠撫恤孤寡,去愛惜那些飄零于世道之人,這個國家才會有愛,才不會違背人倫和人道。“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絜,指的是量圍長的繩子,而“矩”就是量直角的一種角尺,就是講究方圓規矩,可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君子有方圓,就是有了遵循道的標準。絜矩之道就是一種達到道的方法。

“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後;所惡于後,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你厭惡上級那些對你不好的行為,就千萬不要再以這種方式對待自己的下屬。你所厭惡的下級那些毛病,千萬不要故伎重演地用來面對上級。後面的先、後、左、右與前面的上下是相同結構,正好構成共同環境空間,呈現上、下、前、後、左、右六個緯度。意思是說,所有這些都要合乎絜矩之道。這樣,一個君子才具有平天下的可能性,而且也只有這樣的可能性,他才可能有一種真正的中正之心。

《大學》非常清楚地說明,只有治理好國家才能使天下平定,因此治國是平天下的前提。而作為國家領導,其德行修養對於國家和民眾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示範意義。

2、仁政重民的施政原則

“《詩》雲:‘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經 南山有台》說:“樂只君子,民之父母。”只,語氣詞。全句是說,快樂的聖人君子啊,那就是人民的父母。真正去做一個君子,他是快樂的。君子有發自內心的和諧仁愛,並且擁有愛民如子的心性,可以作為民的父母。其原因就在於,“民之所好好之”,老百姓喜歡的東西,他也喜歡,“民之所惡惡之”,老百姓所厭惡的抵制的拒絕的,他也厭惡抵制和拒絕。“此之謂民之父母”,就是說,他的心和老百姓想到一起,命運和老百姓連在一起了,這樣的人才能叫老百姓的父母。今天還有父母官、清官的說法,就是說愛民如子的意思。再如子弟兵,也是說他們和老百姓親如一家,有這種深層的關係,老百姓才會放心,才會聽從你的指揮,否則,國家就會出現動亂。

“《詩》雲:‘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詩經 節南山》上說,“節彼南山”,那巍峨高聳的南山啊;“維石岩岩”,石頭高聳入雲;“赫赫師尹”,威嚴赫赫的太師尹氏;“民具爾瞻”,人民對你高山仰止。“有國者不可以不慎”,擁有國家、治理國家的人,手中握有重權的人,不能夠不謹慎。如果你不公平,你有了私心,就會有很大麻煩,“辟則為天下僇矣”,就會受到誅戮了。誅戮一詞說得相當嚴重,就是在警告那些在上者,如果你不公正,這個政權就可能會被推翻。相反,如果你以公正、公平、公心來治理這個國家,老百姓就擁戴你,國家就可以長治久安。做到“天下為公”的“公”何其難哉又何其益哉!

“《詩》雲:‘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詩經 文王》上說,殷商還沒有失去民眾沒有被顛覆時,老百姓還 跟隨他;“克配上帝”,那時的君王還可以德配上帝,具有光輝的品德可以作天下的君王。但由於殷商喪失了民心,君主喪失了美德,不再能獲得天下。“儀監于殷”,我們應該去反觀自己,以殷商為“前車之鑒”。“峻命不易”,“峻”,大,得到大命、天命是很不容易的,需謹慎對待。“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得到了老百姓的擁戴,你就得到國家。相反,你已經得到國家了,但是不去愛你的人民,作為一個地方官,你不去愛當地老百姓,不想他們所想,憂他們所憂,而是先天下之欲望而自取,把貧窮災難推給人民,這樣必然失去民眾和國家。如果有人過分強調自己的聰明和欲望,強調一己的報負,而置家、國、父母乃至所有的倫常於不顧,那他就會失去國家,失去別人的信任,最後走向失敗。

戰國名將吳起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吳起是魏國人,很有才華。他把祖傳田產當盡換成錢去買官鬻爵,結果失敗了。於是他發誓,沒做上丞相誓不回鄉。結果他的母親去世了,他也不回去。當時他拜曾子為老師,曾子就告訴他,你母親去世了,按儒家倫理和家庭倫理應該回去奔喪。他堅決不回去。曾子覺得這個人不可理喻,斷然終結了二人的師生關係。當魯國要抵抗齊國的入侵,他終於有機會被魯國任命為將軍的時候,魯國對吳起有所疑慮,因為吳起的夫人是齊國人。於是,官迷心竅的吳起為了得到這個職位,竟然把妻子殺了。吳起最後獲得了這個職位,率兵把齊國打得大敗,她妻子的家鄉血流成河。後來,人們識破了他的醜惡靈魂,在魯國被人們厭惡疏遠。最後,吳起在楚國被亂箭射死。

一個人有才華,有抱負,想治國,由於無德無品,最後得了亂箭穿身的下場。一個人為了官爵,不要祖產,不要父母,不要老師,不要妻子,這個人實際上已經被徹底異化了。現實生活中,這樣被異化的人並不少見。因此,《大學》提出警告,“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吳起就是失眾的典型代表。

3、德本財末的體用意識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君子首先要謹慎於德,就是規範自己的德行,使德行得到一種規範,要謹慎地對待這個問題。“有德此有人”,只有有德才能擁有人民。“有人此有土”,有了國民才有國土。“有土此有財”,只有有了廣闊的國土,人民才可能擁有充盈的財貨。“有財此有用”,有了財物才可能拿來振興國家,做出一番大事業。這裡把德、人、國、財四個方面的“體用關係”說得非常清楚。“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品德是根本,而財是末,是枝微末節。有些人利慾薰心,覺得人生不易,生命匆匆,因此大肆聚斂財物搜刮民脂民膏,認為那是最重要的,這就是以末為本,其害大焉。“外本內末,爭民施奪”。“外本”,遠離了根本,而進入內末,就是枝微末節。“爭民施奪”,就是盤剝民眾,去掠奪他們的財富。

“是故財聚則民散”,你獲得的財物越多,離開你的老百姓就越多。“財散則民聚”,你廣施財富,讓老百姓安居樂業,人民反而聚集在你的身邊,因為你能夠通過散財來團結他們。“財聚民散,而財散民聚”充滿了辯證法思想。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言語悖理地說出也會悖理地彈回來。用一句通俗的話說,你給一堵牆一拳,你打得有多重,返回到你手上的反作用力也就有多重,你的手也就會有多疼。你的話違背情理地說出來,同樣就會有人用違背情理的話對待你。“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貨物的獲得悖離了人常倫理,也會遭到同樣的待遇。古代盛行的殺富濟貧說明了人們對不正當的財富聚斂的厭惡之情。因而,為富不仁是受到儒家批判的。這裡的意思是說,所有的事情都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就因為行事的不正當之“悖”。非法聚斂財貨,其代價可能就是喪失生命。

明朝朱元璋稱帝以後頒佈政策,對鹽茶和馬匹等資源實行國家專賣,而當朝的安慶公主的駙馬歐陽倫卻無視國法走私茶葉,中飽私囊,到後來竟然利慾薰心,每每以駙馬令要求各級官員橫徵暴斂。然而,好景不長,東窗事發,朱元璋震怒之餘,將他賜死。一個貪得無厭、一心想吞天下之財為己有的人最後得到了身首異處的下場。連皇帝的乘龍快婿都如此貪得無厭,想吞天下財為己財,結果卻身首異處。當一個人懷有大私心時,當貪婪地對世界無度盤剝時,其命就危矣!

《大學》引用《尚書·康誥》話說:“惟命不于常”,唯獨天命不會保持永久。只有善良才能長久地得到它。“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不行善道,就會失去它。只有行道善良才可以長久得到天命的眷顧。一旦不再行善,天命就不再眷顧你。道和善的關係很明白,道居於善。只要為善,道自然與你同在。歐陽倫的悲慘下場,跟他斂財有關係,其實清代弄臣和珅同樣如此,聚斂巨額財寶,最後也是身首異處,半國之財富,悉數充公。歷史的教訓值得人們吸取,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道德修養的程度,是君子能否治國平天下的關鍵所在。

4、仁善保民的道德關注

“《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楚書》指《國語》中的《楚語》,《楚語》說:“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楚國沒有什麼寶,只有善人才是寶。楚國有很多寶,但是最重要的寶是行善之人。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舅犯,指晉文公的舅舅狐偃,字子犯,叫舅犯。舅犯說,流亡的人沒有什麼可以當作寶貝,而只有把仁義、族情看作寶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尚書?秦誓》上說,如果有這樣一個臣子,他沒有其它的技能,但他的心靈非常安詳、平和,而且能夠容納萬物,別人擁有技能就能像自己擁有一樣。他不去嫉妒別人,也不去羡慕別人。別人精明和美德,他自己內心就會喜歡,就會去讚美,絕不亞於自己親口所說出或親自擁有,這樣才能夠海納百川,能夠保護子子孫孫黎民百姓。這一種人能夠容納他的人民,人民有好的,他就快樂,而不去嫉妒,不去中傷。但是還有一類人,人家如果有技能,他就嫉妒、壓抑、阻止,使別人的美德不能為上所瞭解,重用這種心胸狹隘的人,不能保護子孫百姓,這種人是很危險的禍國殃民者。

《大學》這裡談到的是治國平天下當中的人之本、人之根本是善。這個善包括不嫉妒、不諂媚、不破壞他人、不收斂錢財,而是要一心為公,做到這一點,確實極難。儒家強調“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為公者,心有天下才可能擁有天下。

我們為什麼要讀《大學》,它的智慧這麼多,好處這麼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感悟,每個人有不同的感悟,讓我們慢慢去體會吧!大家有好的見解和意見歡迎來探討和評論。共同去分享《大學》的智慧吧!

以及對現成答案的質疑,或者說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就是一個人從年輕時候追問真理真相的態度,其實就是我們理解的格物。為什麼《大學》從格物致知開始,就是我們一個懵懂的生命到這個世界上來,都想瞭解世界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你看王陽明小的時候就特別認這個理,他就格物致知,是個特別執著的孩子,執著到較勁,打破沙鍋問到底,在他的爸爸的官府裡長大,從他的爸爸中了狀元去南京做官,他就想格物就從官府裡的竹林開始格起,中國文人喜歡竹子,說竹子第一是空心的,所以叫虛心;第二是它是有竹節的,所以叫有節。如果一個人能虛其內心,保持節操,這就是君子要的樣子。王陽明小的時候就要問,為什麼竹子要長成這個樣子。所以格物其實不是斷章取義地去看一個一個東西的表像,而是你要在這個物理中去追問出一些有趣的問題。我們現在缺的就是小孩主動提問的那些好奇心,就是獨立思考的能力。應該這麼說,就是小孩子過早地接受了標準答案,在課堂上沒見小孩兒提問呢,老師就先把答案給了,然後小孩沒有什麼可質疑的回家背去,背完再回來把答案給老師就完了,比如現在孩子背誦一下“中國紅”是什麼?中國人以大紅為喜慶吉祥,過年要掛紅燈籠貼紅對聯,貼大紅的福字,所以紅色是中國的吉祥色。小孩為什麼要背這個?他知道這個對中國人意味著什麼?而在西方認為紅色比較暴力不那麼吉慶,但是為什麼中國就喜歡大紅色?這裡面反應了什麼樣的文化習俗?這是孩子應該瞭解的,這就是格物。現在的孩子缺了格物再致知,你要格了物以後才知道知識而不是你先把答案問題告訴他了。所以現在從《大學》來看起,我們先失去了八條目的起始,就是由格物而導致的致知,其實你要靜下心來,什麼事我們不能格呢!比如我們往這兒一坐,這裡有一個小瓷杯,如果只找一個詞為這個民族代言,它一定有一種最深刻的默契。那好大寫的china是中國,小寫的china是瓷器,瓷器和中國有什麼關聯?為什麼用瓷器來代表中國?作為一個農耕民族,瓷器是取自泥土中的,它是百姓的日用之器。而王陽明的大弟子王艮後來開啟的泰州學派就有一個說法,即“百姓日用即道”,真正的大道就在日常之用裡面,所以八條目為什麼從格物致知開始?就是格物致知是對世界的追問,就是世界為什麼長成這麼個樣子,然後人人都是從格物中去瞭解生命的變化,由這裡開始自己修行化為行動,你覺得人人可做,這幾乎就是零門檻。

從格物致知開始接下來我們應該進入一個什麼樣的境界來面對這個世界呢?從格物致知過去,再一段就是誠意、正心,也就是格了物以後這個心是要修的。這真正的誠意《大學》說得特別清楚叫毋自欺,人千萬不能幹自欺欺人的事情,從不騙自己開始。小時大人常說小孩不能撒謊、考試不能作弊,作弊小朋友的答案那是他學會的,你現在考了個高分你騙了自己了。所以毋自欺這件事要一輩子提醒自己的,別幹那個騙自己的事,這沒一點好處。所以這時候要好好學習《大學》,一個人連誠意都沒有又談何正心,一個人對自己都不誠懇,你還能對世界誠懇嗎?所以《大學》說得好,人的本性中的誠意像什麼,如“惡惡臭,好好色”,其實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惡惡臭,好好色”叫作“誠其意者 毋自欺也”,這就是誠意。再一段就是正心,也就是真善美,真的東西未必善也未必美,但正心是就是用覺悟來正自己不該有的念頭。人起心動念,比如說人見了你都說你長得漂亮,這是人之常情。但是不怕念起就怕覺遲,有了一念嫉妒,甚至有人會覺得要怎麼害害你!這個他可能本能起來了,但是要用覺悟把惡念壓回去,這就叫不怕念起就怕覺遲。人真正有了誠懇面對自己內心誠實的態度,但是你正心用覺悟來正自己不該有的念頭,讓有一些念頭就抑制了,用正念來壓邪念。人如果沒有正心,那你本能的邪欲就會越來越放肆,所以一生都得誠意正心。八條目講得是周而復始的,總要回到原點的,是人一輩子的事情,即便到了治國平天下了還需格物致知,還得誠意正心,更需要修身才能更好的能力齊家治天下。時代是在變化的,變了就得重新格物而致知,從新學習。前面的做不好,後面的談何做好,這就是為什麼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自己連自己都做不好,怎麼做到信服別人,君臣天下呢!一代名臣曾國藩做得特別好,自己以身作則,寫了好多家書,要求家人按自己的要求做好自己。人的第一段是追問世界,格物致知,第二段誠意正心,第三段就是從觀念化為行動,修身齊家,你個人的行為有依據了,你的家人的行為也就有依據了。這八目的關係周而復始,是一個同心圓的關係。

不是你治國平天下了就不要前面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反過來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格物致知,其境界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格物致知的內容,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法也就不同。人一輩子從這一顆心出發,範疇大的就叫兼濟天下,小的時候叫獨善其身,人一輩子同心圓,有的人格局很大有的人很小,但心是不變的,其核心不變,不管世界給不給你平臺,給不給你機會,你也差不到哪去,其格局也亂不到哪去。這就是《大學》的奧妙之處。

一、讀《大學》:從古代智慧的啟發中變成更好的自己,助你的人生有大格局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高尚的德行,在於關愛人民,在於達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達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確定目標,確定目標後方能心地寧靜,心地寧靜方能安穩不亂,安穩不亂方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方能達到“至善”。

這第一句就很有智慧,《大學》告訴我們,你先知道明明德,相信做個好人不吃虧,親民要成長要更新,止於至上,只要你發自內心,做到你的最好就夠了。要用最好的作為一個目標,這就告你以至善為目標,人有了前方的目標以後內心就安定了,就是一個人沒有評價標準的時候,內心是不定的,滿世界去問,這個人就沒法安靜,所以一個人有了目標才能定,有了穩定人才有靜氣,一個人安靜下來才能夠安安穩穩,安安祥祥,安安妥妥。一個人安靜是很好的狀態,有了還好的狀態,人整個身心俱安的時候才有思考力。一個人能用自己的腦子去想事情,就不至於迷失到一塌糊塗。一個人真正有思慮之後有自己的所得,得就要得個明辨是非。人終於有所得了,看見茫茫世界這裡面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就是《大學》的最高智慧。它是把大道理和小細節的實施結合在一起,從從格物致知,再到誠意、正心,最後修身齊家平天下,進而拓展到社會的治國平天下,它給了你清晰的人生成長八個臺階,這是《大學》最了不起的地方。

2、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透過現象看本質

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有末,有始有終,明確它們的先後次序,那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在《大學》傳文中,孔子以一段談訴訟的話來闡發“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的道理,強調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審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發生,審案都只是手段,或者說是“末”,治國者賢能又有威儀,用合適的方法教化民眾,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才是目的,或者說才是“本”。

說到底,是一個教化與治理的問題,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正是由此出發,我們才能夠理解《大學》強調以修身為本,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本末是現象和本質的關係,終始則是因果的關係。從哲學命題的角度來看,本末是本質論,終始是發展觀,千古哲學的兩大範疇在《大學》中以輕輕巧巧的八個字對仗而出:“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再以八個字加以乾淨俐落的解決:“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真是語言極度簡潔而蘊含無比深刻,顯出“經”的本色。

孔子通過斷案訴訟就能看出本末的道理,這在於孔子善於思考,去探尋事物的本源。而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多思考本源、去探究事物的起因,為人則會更加清明透徹,處事則會更加條理明晰。

3、毋自欺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毋自欺,就是要對自己誠實。通常說要“誠”,好像更多的是對他人,事實上對自己的真誠比對他人的真誠更難做到。

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像喜愛美好的女子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的真實,這樣才能使自己心滿意足。“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做了壞事卻在外人面前遮遮掩掩,顯示自己如何善良,殊不知,別人早就看清了其真面目,掩飾又有何意義呢?君子即使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會戒慎。

除了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做到誠不自欺,在日常生活的小細節中,做到對自己真誠也很重要。對自己誠實,就要充分的瞭解自己,克服自身的毛病。比如學習這件事,就不能用“假勤奮”來麻痹自己,而不注重效率,“假勤奮”是一劑麻痹自己的毒藥,對提升自己毫無益處,還可能產生“我這麼努力,為什麼還是沒有進步”的消極情緒。如果對自己誠實,學習過程中先問自己的學習效果和消化程度,再反思如何改進提高,則會事半功倍。在工作中,生活習慣中說一不二,履行對自己的約定,也是不自欺的表現。

4、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譯文:想要修養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態,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態,就先要證實自己的誠意,想要證實自己的誠意,就先要豐富自己的知識,豐富知識就在於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5、致知在格物:實踐是認識的唯一源泉

領袖說過,“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親口嘗一嘗”,其實這就是格物致知的另一種表達,“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大學》裡講述的是要格“天下、國、家、身”這些大物,從而明白“修、齊、治、平”之理,要想獲得知識,就一定要先去認識、研究事物,這與現代的“實踐是認識的唯一源泉”相接近,這顯示出《大學》可以與時俱進,十分具有啟發性的特點。

我們每個人可能暫時達不到“君子”或者“知之至”的理想境界,但可以從古代智慧中獲得啟發,不斷進步,從而走向更好的自己。

6、富潤屋,德潤身,心寬體胖。

譯文:有錢的人房間裝飾得很華麗,有仁德的人心裡寬暢,身體自然也安舒了。

7、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譯文:君子有個大原則,就是必須用忠誠信義來爭取民心,驕橫奢侈就會失去民心。

8、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譯文:創造財富有個大原則: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創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緩,這樣國家的財富就可以經常保持充足。

《大學》博大精深,從修身到平天下,從格物到致知,到治天下,其中的精微深秒之處,隨著自身閱歷的增長,隨著實踐經歷的增多,對《大學》的理解也會愈加深刻。

二、《大學》的教育智慧

《大學》作為教育的經典之作,確實可以常讀而啟迪長存,常思而智慧長生的。這是一部永不過時且歷久彌新的教育學經典。從古代以及“文化大革命”的記憶至於後來媒體上的不斷揭露的官場、商場、職場上的貪污腐敗、欺詐誆騙、姦☆禁☆淫盜竊等現象,還有教育中的種種腐敗等等。這些現象的出現,可以找出很多原由,但是不管怎樣說,教育是負有重大責任的。教育應該反思,當今教育不應該拒絕從中外的歷史與經典裡吸取營養與借鑒,其中當包括《大學》這一部經典。

《大學》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可稱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總規律,指出:“明明德 親民 止於至善的總規律,實現於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八個步驟,舊稱 八條目 。八條目以 修身 為中心環節,因為 身 是高等教育活動的主體,明、親、止以及格、致、誠、正、修、齊、治、平都是 身 的活動。”此其一。他又說:“中國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是 道 與 藝 的矛盾,現在叫做 人文 與 科學 的矛盾。”“ 明明德 不限於現在常說的德育,而是修養人格整體。人格整體的構成是 知 、 仁 、 勇 ,恰好對應西方講的 智育 、 德育 、 體育 。”“ 親民 是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最佳關係的規律。”“ 止於至善 ,至善永無止境,至善是一過程,是相對統一的過程。一時一地即有當下相對的善,必止於此善,而後能定、能靜、能安、能慮、能得。”這些觀點亦然可供我們參考之。

大學之道,值得探索;而《大學》之道,確實是應該永遠學習、溫習、實習的歷史經典,它並不因為今日或明日的大學遍地林立、科技日新月異、教育思想豐富多彩而會黯然失色,也不會被鄙被棄,它依然是教育智慧寶庫中的一顆碩大珍寶,特別在當今社會躁動、問題不斷之時,在如今教育浮躁、疑惑叢生之際,這一珍寶尤在那裡閃爍著毫光,耀眼且奪目!

三、《大學》 裡的中國財富智慧

古人如何處理德與財的關係?《大學》 有雲: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這段經文是講,君子應該謹慎地修養德行。具備了德行才能獲得民眾,有了民眾才會有國土,有了國土才會有財富,有了財富才能適用財富。德行為根本,財富為末端。如若本末倒置,民眾就會互相爭鬥、搶奪。因此,財富聚集在國君手中,就可以使百姓離散,財富疏散給百姓,百姓就會聚在國君身邊。所以你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別人,別人也會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你,用不合情理的方法獲取的財富,也會被人用不合情理的方法奪走。

《大學》的經文下麵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德行是本,財富是末。如果治國者本末倒置,民眾就會互相爭鬥、搶奪。

那麼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應該如何理財呢?《大學》中也給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原則:“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如果國君特別貪財,把財富都聚在自己手中,那就會失去民心;如果國君仗義疏財,用財富來造福于百姓,藏富於民,那百姓就會聚在國君身邊,這個國君也會贏得民心。這個道理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我們一定要完善財富分配機制,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分享到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這是我們國家凝聚共識,繼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我們的一代偉人在1985年的時候就說:“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麼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地走了邪路了。”

在1990年的時候,他說:“如果中國只有一千萬人富裕了,十多億人還是貧困的,那怎麼解決穩定問題呢?我們是允許有差別的,像過去那樣搞平均主義,也發展不了經濟,但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搞共同富裕,我們要的是共同富裕,這樣社會就穩定了,中國情況是非常特殊的,即使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起來了,還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億多人仍在貧困之中,也不會有穩定。” 他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所說的這兩段話與《大學》裡提到的理財觀念完全吻合,大家可以互相參照,理解。

中國古代的經濟哲學,它是建立在道德倫理本位之上的,絕不鼓勵統治者與民爭利,反而鼓勵統治者輕徭薄賦,讓利於民,藏富於民。這樣的國家財政理念在今天仍然不過時。

完成統一的大秦帝國並沒有給人民帶來真正的福祉,反而成了壓榨人民的機器。劉邦建立漢朝之後,知道治理一個大帝國不能一直採用戰時體制,於是,西漢初期就以道家思想作為治國理念,提倡“無為而治”,用“黃老之術”治國。通過這種“休養生息”的政策贏得了民心,也鞏固了政權。

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悖”就是違背常理的意思,這段話的意思是:因此,所以你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別人,別人也會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你,用不合情理的方法獲取的財富,也會被別人用不合情理的方法奪走。

意思是,這段經文是通過講語言的出入,來明白財貨的出入,講的是兩個方面的。一方面,我們說話如果不順天理,不順人心,是“悖而出”,“悖而出”的結果就是必定“悖而入”,即我們說別人的壞話,別人也會說我們的壞話。另一方面,賺錢與花錢也是同樣的道理,你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財富,也會用不正當的手段花出去。所以,賺錢必須合理合法,不能見利忘義,不擇手段。“見利忘義”就屬於“悖而入”,這樣的財富是不能長久保持的,就像好多貪官貪污的錢,說不定哪天被查到,不但被上繳了,人還會被抓到監獄去,這就叫做“悖而出”。

四、《大學》裡的四大政治智慧:治國以人為本

、要想成教于國必須守孝悌、施仁慈。一家仁,一國才能興仁,一家讓,一國才能興讓。《大學》又分別以堯舜和桀紂為正反兩面的例證揭示了修身和齊家對於治國的重要意義。

1、絜矩之道的重要意義

繼齊家、治國之後的第十章,平天下是《大學》修為的最高目標。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修養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提高、不斷由內向外生髮擴展的過程,即從修身、齊家、治國到最後的平天下。平天下的平是使天下太平。天下太平是中國知識份子的價值擔當,平天下是中國儒家倫理中很重要的思想。平天下的基礎在齊家,對整個社會的治理要從整飭家庭倫理開始:一屋不掃,無以掃天下;一家不甯,無以寧天下;一家一族不太平,無以讓國家和天下太平。《大學》能從小見大、從微見著,認識到起點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人生修為的方法論意義。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老老”是說國君或國家的各級領導人要孝敬老人,“而民興孝”,而後全國民眾都興起重視老人的孝道。“上長長而民興弟”,在上的人能夠以長者為長,老百姓才會尊敬長者。“上恤孤而民不倍”,領導人能夠撫恤孤寡,去愛惜那些飄零于世道之人,這個國家才會有愛,才不會違背人倫和人道。“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絜,指的是量圍長的繩子,而“矩”就是量直角的一種角尺,就是講究方圓規矩,可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君子有方圓,就是有了遵循道的標準。絜矩之道就是一種達到道的方法。

“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後;所惡于後,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你厭惡上級那些對你不好的行為,就千萬不要再以這種方式對待自己的下屬。你所厭惡的下級那些毛病,千萬不要故伎重演地用來面對上級。後面的先、後、左、右與前面的上下是相同結構,正好構成共同環境空間,呈現上、下、前、後、左、右六個緯度。意思是說,所有這些都要合乎絜矩之道。這樣,一個君子才具有平天下的可能性,而且也只有這樣的可能性,他才可能有一種真正的中正之心。

《大學》非常清楚地說明,只有治理好國家才能使天下平定,因此治國是平天下的前提。而作為國家領導,其德行修養對於國家和民眾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示範意義。

2、仁政重民的施政原則

“《詩》雲:‘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經 南山有台》說:“樂只君子,民之父母。”只,語氣詞。全句是說,快樂的聖人君子啊,那就是人民的父母。真正去做一個君子,他是快樂的。君子有發自內心的和諧仁愛,並且擁有愛民如子的心性,可以作為民的父母。其原因就在於,“民之所好好之”,老百姓喜歡的東西,他也喜歡,“民之所惡惡之”,老百姓所厭惡的抵制的拒絕的,他也厭惡抵制和拒絕。“此之謂民之父母”,就是說,他的心和老百姓想到一起,命運和老百姓連在一起了,這樣的人才能叫老百姓的父母。今天還有父母官、清官的說法,就是說愛民如子的意思。再如子弟兵,也是說他們和老百姓親如一家,有這種深層的關係,老百姓才會放心,才會聽從你的指揮,否則,國家就會出現動亂。

“《詩》雲:‘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詩經 節南山》上說,“節彼南山”,那巍峨高聳的南山啊;“維石岩岩”,石頭高聳入雲;“赫赫師尹”,威嚴赫赫的太師尹氏;“民具爾瞻”,人民對你高山仰止。“有國者不可以不慎”,擁有國家、治理國家的人,手中握有重權的人,不能夠不謹慎。如果你不公平,你有了私心,就會有很大麻煩,“辟則為天下僇矣”,就會受到誅戮了。誅戮一詞說得相當嚴重,就是在警告那些在上者,如果你不公正,這個政權就可能會被推翻。相反,如果你以公正、公平、公心來治理這個國家,老百姓就擁戴你,國家就可以長治久安。做到“天下為公”的“公”何其難哉又何其益哉!

“《詩》雲:‘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詩經 文王》上說,殷商還沒有失去民眾沒有被顛覆時,老百姓還 跟隨他;“克配上帝”,那時的君王還可以德配上帝,具有光輝的品德可以作天下的君王。但由於殷商喪失了民心,君主喪失了美德,不再能獲得天下。“儀監于殷”,我們應該去反觀自己,以殷商為“前車之鑒”。“峻命不易”,“峻”,大,得到大命、天命是很不容易的,需謹慎對待。“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得到了老百姓的擁戴,你就得到國家。相反,你已經得到國家了,但是不去愛你的人民,作為一個地方官,你不去愛當地老百姓,不想他們所想,憂他們所憂,而是先天下之欲望而自取,把貧窮災難推給人民,這樣必然失去民眾和國家。如果有人過分強調自己的聰明和欲望,強調一己的報負,而置家、國、父母乃至所有的倫常於不顧,那他就會失去國家,失去別人的信任,最後走向失敗。

戰國名將吳起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吳起是魏國人,很有才華。他把祖傳田產當盡換成錢去買官鬻爵,結果失敗了。於是他發誓,沒做上丞相誓不回鄉。結果他的母親去世了,他也不回去。當時他拜曾子為老師,曾子就告訴他,你母親去世了,按儒家倫理和家庭倫理應該回去奔喪。他堅決不回去。曾子覺得這個人不可理喻,斷然終結了二人的師生關係。當魯國要抵抗齊國的入侵,他終於有機會被魯國任命為將軍的時候,魯國對吳起有所疑慮,因為吳起的夫人是齊國人。於是,官迷心竅的吳起為了得到這個職位,竟然把妻子殺了。吳起最後獲得了這個職位,率兵把齊國打得大敗,她妻子的家鄉血流成河。後來,人們識破了他的醜惡靈魂,在魯國被人們厭惡疏遠。最後,吳起在楚國被亂箭射死。

一個人有才華,有抱負,想治國,由於無德無品,最後得了亂箭穿身的下場。一個人為了官爵,不要祖產,不要父母,不要老師,不要妻子,這個人實際上已經被徹底異化了。現實生活中,這樣被異化的人並不少見。因此,《大學》提出警告,“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吳起就是失眾的典型代表。

3、德本財末的體用意識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君子首先要謹慎於德,就是規範自己的德行,使德行得到一種規範,要謹慎地對待這個問題。“有德此有人”,只有有德才能擁有人民。“有人此有土”,有了國民才有國土。“有土此有財”,只有有了廣闊的國土,人民才可能擁有充盈的財貨。“有財此有用”,有了財物才可能拿來振興國家,做出一番大事業。這裡把德、人、國、財四個方面的“體用關係”說得非常清楚。“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品德是根本,而財是末,是枝微末節。有些人利慾薰心,覺得人生不易,生命匆匆,因此大肆聚斂財物搜刮民脂民膏,認為那是最重要的,這就是以末為本,其害大焉。“外本內末,爭民施奪”。“外本”,遠離了根本,而進入內末,就是枝微末節。“爭民施奪”,就是盤剝民眾,去掠奪他們的財富。

“是故財聚則民散”,你獲得的財物越多,離開你的老百姓就越多。“財散則民聚”,你廣施財富,讓老百姓安居樂業,人民反而聚集在你的身邊,因為你能夠通過散財來團結他們。“財聚民散,而財散民聚”充滿了辯證法思想。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言語悖理地說出也會悖理地彈回來。用一句通俗的話說,你給一堵牆一拳,你打得有多重,返回到你手上的反作用力也就有多重,你的手也就會有多疼。你的話違背情理地說出來,同樣就會有人用違背情理的話對待你。“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貨物的獲得悖離了人常倫理,也會遭到同樣的待遇。古代盛行的殺富濟貧說明了人們對不正當的財富聚斂的厭惡之情。因而,為富不仁是受到儒家批判的。這裡的意思是說,所有的事情都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就因為行事的不正當之“悖”。非法聚斂財貨,其代價可能就是喪失生命。

明朝朱元璋稱帝以後頒佈政策,對鹽茶和馬匹等資源實行國家專賣,而當朝的安慶公主的駙馬歐陽倫卻無視國法走私茶葉,中飽私囊,到後來竟然利慾薰心,每每以駙馬令要求各級官員橫徵暴斂。然而,好景不長,東窗事發,朱元璋震怒之餘,將他賜死。一個貪得無厭、一心想吞天下之財為己有的人最後得到了身首異處的下場。連皇帝的乘龍快婿都如此貪得無厭,想吞天下財為己財,結果卻身首異處。當一個人懷有大私心時,當貪婪地對世界無度盤剝時,其命就危矣!

《大學》引用《尚書·康誥》話說:“惟命不于常”,唯獨天命不會保持永久。只有善良才能長久地得到它。“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不行善道,就會失去它。只有行道善良才可以長久得到天命的眷顧。一旦不再行善,天命就不再眷顧你。道和善的關係很明白,道居於善。只要為善,道自然與你同在。歐陽倫的悲慘下場,跟他斂財有關係,其實清代弄臣和珅同樣如此,聚斂巨額財寶,最後也是身首異處,半國之財富,悉數充公。歷史的教訓值得人們吸取,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道德修養的程度,是君子能否治國平天下的關鍵所在。

4、仁善保民的道德關注

“《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楚書》指《國語》中的《楚語》,《楚語》說:“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楚國沒有什麼寶,只有善人才是寶。楚國有很多寶,但是最重要的寶是行善之人。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舅犯,指晉文公的舅舅狐偃,字子犯,叫舅犯。舅犯說,流亡的人沒有什麼可以當作寶貝,而只有把仁義、族情看作寶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尚書?秦誓》上說,如果有這樣一個臣子,他沒有其它的技能,但他的心靈非常安詳、平和,而且能夠容納萬物,別人擁有技能就能像自己擁有一樣。他不去嫉妒別人,也不去羡慕別人。別人精明和美德,他自己內心就會喜歡,就會去讚美,絕不亞於自己親口所說出或親自擁有,這樣才能夠海納百川,能夠保護子子孫孫黎民百姓。這一種人能夠容納他的人民,人民有好的,他就快樂,而不去嫉妒,不去中傷。但是還有一類人,人家如果有技能,他就嫉妒、壓抑、阻止,使別人的美德不能為上所瞭解,重用這種心胸狹隘的人,不能保護子孫百姓,這種人是很危險的禍國殃民者。

《大學》這裡談到的是治國平天下當中的人之本、人之根本是善。這個善包括不嫉妒、不諂媚、不破壞他人、不收斂錢財,而是要一心為公,做到這一點,確實極難。儒家強調“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為公者,心有天下才可能擁有天下。

我們為什麼要讀《大學》,它的智慧這麼多,好處這麼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感悟,每個人有不同的感悟,讓我們慢慢去體會吧!大家有好的見解和意見歡迎來探討和評論。共同去分享《大學》的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