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市各路“紅色文藝輕騎兵”整裝待發,為一線建設者送演出

1月17日,金山廊下鎮萬村苑和中華村一片歡聲笑語,“大地情深”金山區“美麗鄉村行”文藝小分隊在這裡為村民們獻上了新滬語戲歌《小鎮之戀》伴舞、越劇《碧玉簪》選段、滬劇《大雷雨》選段等九個節目,

台上演得精彩,台下看得專注,這是金山區“紅色文藝輕騎兵”的第四站和第五站。接下來,小分隊還將走進山陽鎮、漕涇鎮、朱涇鎮等多個街鎮。

黃浦區、長寧區、寶山區、青浦區……連日來,同樣的場景發生在上海各個角落。臨近春節,一支支“紅色文藝輕騎兵”整裝待發,將相聲、滬劇、演出、非遺體驗等多樣化的文化活動送入基層,送進社區、軍營、企業和鄉鎮。廣大文藝工作者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精神,

身體力行、深入基層,傳播文化正能量,以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

青草沙水庫邊,駐紮著一支公安邊防官兵。他們中的大多為“90後”,來自祖國各地。為了確保上海市民的用水安全,他們日夜堅守,維護著66平方公里寬的水域和48公里長的大堤安全。無論寒冬酷暑,“水衛士”們都與哨位為伴,以水庫安全為責。有人曾統計,

邊防戰士平均一天三班的巡邏距離總計近200公里,每人一年至少磨破四雙軍鞋。

小分隊演出時,軍官也上場展示“絕活”

1月15日,上海“紅色文藝輕騎兵”長寧送歡樂藝術團小分隊走進了上海市公安邊防總隊青草沙邊防派出所,在凜冽寒風中,為邊防官兵送上了雜技、魔術、相聲等喜聞樂見的文藝演出以及“非遺”版畫體驗活動。

以秦瓊、尉遲敬德兩位元武將為元素的版畫“門神”,最受官兵歡迎。從印製到層層套色,來自河南省朱仙鎮的版畫老師陳學華講解地很詳細,很快,集紅、黃、綠、紫、黑、白多種顏色於一身的“門神”便印製好了。“精彩紛呈的節目讓官兵們十分難忘,更激發了我們苦練本領,不斷提高戰鬥力的昂揚士氣。”青草沙邊防派出所教導員屠建淼說。
長寧文化藝術中心主任葉笑櫻說:“火熱的軍營是滋養藝術作品的熱土,能夠把帶有溫度的作品送給最可愛的人,是廣大藝術家的一份社會責任。”

“辭舊靈雞歌日麗,迎新瑞犬報年豐”,“天將化日舒清景,室有春風聚太和”……1月12日,由寶山書法家協會8名書法家代表組成的文藝小分隊來到了寶山城市工業園區。一上午的時間裡,書法家潑墨揮毫,

創作了數百幅洋溢著濃厚節日氣氛的春聯。“園區中大多是外地來滬的務工人員,他們每天在車間裡勞作,很少有文化生活,我們希望送給他們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寶山區文化館副館長許漸說。拿到春聯的職工小張特別欣喜,忍不住當即現場撥通了家鄉親人的電話:“過年我會帶著春聯回家,他們字寫得特別好。”許漸介紹,園區內的不少企業用地面積緊張,沒有辦法提供文藝演出的專用場地,“計畫春節前去工業園區的總部,在那邊的小劇場,再給職工們送一場演出。職工們的認可,對文藝工作者來說是最大的鼓勵。”

長寧送歡樂藝術團小分隊走進上海市公安邊防總隊青草沙邊防派出所

在黃浦區,文化惠民小分隊下社區活動於1月10日拉開序幕,兩個月內,黃浦區公共文化資源配送中心將組織12場文化活動,分別配送至8個居委活動室。10日下午,“郭德綱弟子高鶴彩相聲專場”在打浦橋街道錦海居委活動室上演,整場演出由魔術、相聲、快板和節日遊戲穿插而成,現場掌聲不斷,笑聲此起彼伏。15日,“玻璃馬賽克鑲嵌藝術”體驗活動來到了瑞金二路街道建德居委活動室,色澤鮮豔的馬賽克素材,吸引了不少躍躍欲試的社區居民。

與此同時,“大地情深”元旦新春青浦區文化文藝小分隊下基層巡演正如火如荼。節目單上,既有青浦特色的滬劇《陶行知》選段《小月亮》、田山歌《水鄉楊柳青》等;也有吉他彈唱《黃種人》、時裝秀《聞香識故鄉》、男女對唱《甜蜜蜜》等同樣精彩的流行節目。

年輕官兵體驗年畫印製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圖片編輯:項建英“計畫春節前去工業園區的總部,在那邊的小劇場,再給職工們送一場演出。職工們的認可,對文藝工作者來說是最大的鼓勵。”

長寧送歡樂藝術團小分隊走進上海市公安邊防總隊青草沙邊防派出所

在黃浦區,文化惠民小分隊下社區活動於1月10日拉開序幕,兩個月內,黃浦區公共文化資源配送中心將組織12場文化活動,分別配送至8個居委活動室。10日下午,“郭德綱弟子高鶴彩相聲專場”在打浦橋街道錦海居委活動室上演,整場演出由魔術、相聲、快板和節日遊戲穿插而成,現場掌聲不斷,笑聲此起彼伏。15日,“玻璃馬賽克鑲嵌藝術”體驗活動來到了瑞金二路街道建德居委活動室,色澤鮮豔的馬賽克素材,吸引了不少躍躍欲試的社區居民。

與此同時,“大地情深”元旦新春青浦區文化文藝小分隊下基層巡演正如火如荼。節目單上,既有青浦特色的滬劇《陶行知》選段《小月亮》、田山歌《水鄉楊柳青》等;也有吉他彈唱《黃種人》、時裝秀《聞香識故鄉》、男女對唱《甜蜜蜜》等同樣精彩的流行節目。

年輕官兵體驗年畫印製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圖片編輯:項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