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旅遊資訊」中國入境遊新亮點:老外來中國 晚上看什麼

外國遊客在中國逛夜市

每天晚上,尤其是週末,德國人王麗絲開的德國餐廳總會迎來許多老外。

王麗絲餐廳所在的上海虹梅路上的老外街101,如今聚集著30多家中外餐廳酒吧,店主們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這裡吸引著眾多在上海工作學習旅遊的老外們。王麗絲回憶,15年前,上海可供老外們“晚上出去‘嗨皮’一下的地方並不多”。2017年,上海啟動了“打造具有國際消費城市特徵的夜市模式”建設計畫。

如同“夜上海”一樣,中國的許多城市越來越重視夜晚的“容貌”,

積極發展夜間旅遊,打造獨具魅力的夜間旅遊產品,為來到中國的外國遊客提供更加豐富的體驗和認識中國的另一個視窗。

認識中國的另一張面孔

珠江夜遊、白雲晚望、長隆看馬戲、白鵝潭泡吧、天河CBD生活圈狂歡、上下九休閒購物,

被看作廣州夜生活的六大“名牌”。更有人認為,廣州“真正美妙的一天從日落開始”。有媒體分析了2014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間全球媒體關於廣州的報導,發現“珠江夜遊”是報導最多的景點,共計647次,遠遠超過長隆歡樂世界和廣州塔。

到江蘇旅遊的一對澳大利亞夫妻,將旅程拍成視頻,他們逛園林、唱昆曲、遍嘗美食,因為癡迷於運河風光,他們專程前往無錫,夜遊京杭大運河。夫妻倆表示:“這視頻將說服你來中國!”事實上,

他們的視頻不僅吸引了外國遊客,也吸引了許多中國遊客。網友“張丫丫”看了視頻之後表示:“外國網友的視頻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眼中中國最美的樣子。”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傳媒與設計學院副院長何鎮飆表示,夜遊是對當地的經濟與文化的考察,夜遊的過程是城市文化與文明的展示。中國旅遊以前只能“白天看廟,晚上睡覺”的狀況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

夜遊成為外國遊客認識現代中國的又一途徑。

各地看好“月光經濟”

如今,交通便利化讓人們的城際流動變得更加便捷,去一座城市“朝至夕歸”的旅遊成為可能。如何把遊客留下過夜,是越來越多城市面臨的旅遊難題。統計資料顯示,60%以上人群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北京、上海、廣州、西安、長沙等城市的“夜遊經濟”收入,已經成為旅遊及相關產業收入的重要支撐。

如何補齊“白天看景,晚上走人”的旅遊業短板,許多地方將目光投向了開發夜遊產品,並將其稱之為“月光經濟”。

2017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福建廈門舉行,期間,廈門璀璨的夜景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近日,有廈門政協委員提交提案建議,在廈門亮化美化工程特點鮮明、色彩豔麗、觀賞景色集中的地點,開闢新的夜景旅遊路線,規劃建設觀景平臺,吸引外地遊客觀光欣賞。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兩會”上,《點亮哈爾濱的“夜遊經濟”》提案也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

更多地方已經拿出了實際舉措。

2017年4月,上海地鐵宣佈多條線路週末多開1小時,以助力夜間經濟的發展。在2017上海購物節上,首批9個夜上海特色消費示範區正式亮相,這些示範區既有國際範,也有上海味,交通便捷,夜間消費便利,吸引了中外遊客聚集。在江蘇南京,從解放門進玄武湖,拾階而上,可見玄武湖變換著紅、黃、藍、綠各種色彩,夜晚在玄武湖漫步,遊客可穿越四季,體會“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時變化。夜色中的玄武湖,正成為南京最璀璨的名片。四川省南充市推出“嘉陵江夜遊”項目實施方案,通過夜遊專案,串聯起南充26個景點。

文化賦予夜遊魅力

在外國遊客最喜歡去的中國城市中,成都穩占一席,夜遊錦裡幾乎是外國遊客在成都的“必選項”。在錦裡品美食、賞民俗,喝茶感受成都人的閒適淡然,吸引外國遊客的恰恰是蜀文化的魅力。

“夜遊決定了一個城市的浪漫程度,夜遊需要文化底蘊和現代氣質。”何鎮飆表示,正如廣州和上海的開放,造就了珠江游的繁華和浦江遊的大氣。旅遊地所獨有的文化才能真正滿足遊客生活方式異地化的需求。

上海的“老外街”夜市,之所以能夠受到一大批旅居上海的外國人喜愛,與其既融合國際多元文化風俗,又充分展示上海的現代化分不開。四川南充在開發夜遊線路時也視文化元素為重點,在夜遊船內專門設有南充地方特色文藝表演,包括川劇《變臉》、舞蹈《蠶坊古渡》等。

2017年7月,法國留學生保利娜前往新疆吐魯番,“為了夜遊交河而去”。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審議通過了“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吐魯番的交河和高昌故城兩處遺址榜上有名。此後,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慕名而來。夜遊交河的遊客在交河故城裡可以欣賞到由樂器演奏、詩歌朗誦、木卡姆表演等組成的晚會,演員全部是吐魯番本地的民間藝人,40分鐘的演出結束後,遊客們在導遊的帶領下沿著夜燈走出交河故城。“夜晚的交河故城似乎‘活’了起來,讓我感受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保利娜說。

【由渭南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編輯】

在廈門亮化美化工程特點鮮明、色彩豔麗、觀賞景色集中的地點,開闢新的夜景旅遊路線,規劃建設觀景平臺,吸引外地遊客觀光欣賞。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兩會”上,《點亮哈爾濱的“夜遊經濟”》提案也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

更多地方已經拿出了實際舉措。

2017年4月,上海地鐵宣佈多條線路週末多開1小時,以助力夜間經濟的發展。在2017上海購物節上,首批9個夜上海特色消費示範區正式亮相,這些示範區既有國際範,也有上海味,交通便捷,夜間消費便利,吸引了中外遊客聚集。在江蘇南京,從解放門進玄武湖,拾階而上,可見玄武湖變換著紅、黃、藍、綠各種色彩,夜晚在玄武湖漫步,遊客可穿越四季,體會“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時變化。夜色中的玄武湖,正成為南京最璀璨的名片。四川省南充市推出“嘉陵江夜遊”項目實施方案,通過夜遊專案,串聯起南充26個景點。

文化賦予夜遊魅力

在外國遊客最喜歡去的中國城市中,成都穩占一席,夜遊錦裡幾乎是外國遊客在成都的“必選項”。在錦裡品美食、賞民俗,喝茶感受成都人的閒適淡然,吸引外國遊客的恰恰是蜀文化的魅力。

“夜遊決定了一個城市的浪漫程度,夜遊需要文化底蘊和現代氣質。”何鎮飆表示,正如廣州和上海的開放,造就了珠江游的繁華和浦江遊的大氣。旅遊地所獨有的文化才能真正滿足遊客生活方式異地化的需求。

上海的“老外街”夜市,之所以能夠受到一大批旅居上海的外國人喜愛,與其既融合國際多元文化風俗,又充分展示上海的現代化分不開。四川南充在開發夜遊線路時也視文化元素為重點,在夜遊船內專門設有南充地方特色文藝表演,包括川劇《變臉》、舞蹈《蠶坊古渡》等。

2017年7月,法國留學生保利娜前往新疆吐魯番,“為了夜遊交河而去”。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審議通過了“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吐魯番的交河和高昌故城兩處遺址榜上有名。此後,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慕名而來。夜遊交河的遊客在交河故城裡可以欣賞到由樂器演奏、詩歌朗誦、木卡姆表演等組成的晚會,演員全部是吐魯番本地的民間藝人,40分鐘的演出結束後,遊客們在導遊的帶領下沿著夜燈走出交河故城。“夜晚的交河故城似乎‘活’了起來,讓我感受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保利娜說。

【由渭南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