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玉龍新聞訊(作者 玉龍台)

1月17日上午,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幕。

和紅衛在會上作了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和紅衛指出,玉龍縣在2017年的工作中,

(一)謀發展促跨越,經濟實力持續提升。預計完成生產總值60.5億元,增長9.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58億元,同口徑下降24.9%;固定資產投資71億元,增長1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億元,增長1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億元,

增長12.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31元,增長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9元,增長10%。

(二)補短板重精准,脫貧攻堅強力推進。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目標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精准發力,有效落實“六個一批”政策,脫貧成效持續擴大。整合資金20億元,深入推進“九大工程”和四項攻堅措施,抓實基礎建設,抓長產業發展,

抓細勞務輸出、教育脫貧、健康脫貧、生態補償等工程,抓牢基層組織,抓強幫扶隊伍。實施省級整鄉整村推進、普米族脫貧攻堅、產業扶持等扶貧項目113個。硬化村道累計666公里,易地扶貧搬遷297戶,實施農村安居工程4457戶,改造農村C、D級危房3479戶,完成16個鄉鎮衛生院、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實現村級寬頻網路和建檔立卡戶安全穩固住房、基本醫療保險、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貧困家庭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主動開展縣內自查、外請評估,找問題、補短板、促攻堅。強化貧困物件動態管理,順利通過省級協力廠商考核評估。全年減貧712戶2578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62%。貧困縣摘帽退出各項指標任務均已完成。

(三)重轉型強產業,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高原特色農產業穩步發展。糧食年產穩定在12萬噸以上。種植烤煙9.2萬畝,綜合收入4.52億元;新增種植油橄欖1萬畝,提質增效核桃1.8萬畝,

強勢推進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中藥材12.1萬畝,銷售收入達5.5億元。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23.5億元,增長6.5%。

新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做強園區經濟,一園多片區格局基本形成。完成工業總產值27.4億元,增長8.5%。

旅遊為主的服務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緊緊圍繞省22條、市28條,制定實施縣33條旅遊整治措施。整治關停涉旅經營場所255家,調處涉旅糾紛513起。拉市54家馬場歸併重組為18家旅遊服務公司。

實施玉龍雪山、黎明、三股水等景區(點)提升改造工程,拉市旅遊綜合服務中心、旅遊環線等專案穩步推進,旅遊業態不斷豐富。接待海內外遊客1319.7萬人次,增長14.5%;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6.5億元,增長15.1%。電子商務產業園投入使用,23家電商企業入駐銷售,電商銷售額達5000萬元。

(四)打基礎利長遠,城鄉面貌持續改善。強化專案帶動,促進投資拉動。實施党校園區、希爾頓酒店等50個縣級重點項目,縣域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9億元,增長30%。實施民間投資專案47個,完成投資16.2億元。縣財政投入3046萬元,助推72個專案前期工作,交通網絡更趨完善、水利基礎不斷夯實、城鄉人居環境不斷提升。

(五)抓改革擴開放,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全面改革不斷深化。積極推動經濟體制改革。供給側、“放管服”“營改增”等惠民改革深入推進。穩步推進公務用車制度、審計管理體制、殯葬等改革工作。全面完成農村信用社改制。實施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驗試點工作,發放全市第一本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權證。招商引資取得實效。圍繞國家政策導向,立足資源、區位優勢,建立健全企業資源庫,重點抓好特色產業、旅遊文化、園區經濟等領域招商引資工作。

(六)強保障惠民生,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築牢民生兜底保障網,社會救助制度更加完善,發放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生活保障、優撫、救災救濟等民生保障資金7837.2萬元。建成200套公租房,706人入住安居;教育事業穩步提升。教育經費投入持續增加,累計投入4.34億元,建檔立卡戶子女和2317名家庭困難學生獲得資助,1150名大學生獲得助學貸款;公益普惠性幼稚園比例達83.33%。控輟保學工作成效顯著,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率控制在國家規定範圍內,高考總體上線率95.68%,本科和重點本科錄取率穩中有升;衛生事業加快發展。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縣域內就診率達90%,建成52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強化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開辦3年制玉龍縣鄉村醫生定向農村醫學專業班,10.64萬人簽約家庭醫生;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完成95個“百縣萬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專案。堅定民族文化自信,彰顯優秀民族文化內涵,創制《雲上石頭城》等一批優秀文化作品。全民健身運動蓬勃開展,少兒足球運動員培訓選送工作取得新成績。

(七)重保護強治理,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完善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准入負面清單。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地下水綜合治理工作成效顯著。強化森林防火工作和資源林政管理,鞏固“兩山”整治成效。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3.5%。

(八)創平安保穩定,和諧局面持續鞏固。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全面推進依法治縣,深入實施平安玉龍、法治玉龍建設。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食品藥品安全更有保障,防災減災救災和突發事件應對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扎實開展擁軍優屬工作,統計、地震、氣象、移民、檔案、史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績,慈善救助、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有了新發展。

和紅衛指出,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玉龍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從當前發展形勢看,玉龍的跨越式發展有多重利好條件。一是黨的十九大開啟新時代、確立新思想、破解新矛盾、訂立新目標,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明確了方向、任務、重點和步驟。深化供給側改革,加強基礎設施網路建設,推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優化開放佈局,加大西部開放力度等頂層設計,為我縣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二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五網”建設,實施高速公路能通則通工程,著力培育八大重點產業,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深入實施服務業倍增計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為我縣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優勢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環境。三是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深化市情認識,優化工作思路,強化幹部作風,把麗江打造成國際一流特色城鎮、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展示視窗,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明確了奮鬥目標。四是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群眾,艱苦創業、克難奮進,全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為實現跨越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些都為我們進一步發揮好資源優勢、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增添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和紅衛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是解決玉龍一切問題的關鍵。玉龍發展的最大問題是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協調,玉龍發展的重點是創新、開放、協調、跨越發展。全縣廣大幹部群眾要堅定信心,解放思想,鼓足幹勁,改革創新,牢牢把握有利時機,著力化解不利因素,千方百計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2018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市委四屆三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新發展理念、“五位一體”“四個全面”為統領,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以更高的戰略定位、更強的行動自覺、更實的工作舉措,強化“四個帶動”,突破“四個瓶頸”,全力推動“三區一基地”和全省最美民族自治縣建設,為大美玉龍決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懈奮鬥。

2018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建議為:生產總值增長 9.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以上,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以上,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以上,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控制在市下達的指標以內。

和紅衛強調,為實現上述目標,今年要重點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圍繞摘帽退出,全力推進脫貧攻堅。

(二)圍繞提質增效,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三)圍繞項目帶動,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四)圍繞城鄉統籌,全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五)圍繞民生福祉,全力推進社會事業發展。

(六)圍繞山青水綠,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七)圍繞激發活力,全面推進綜合改革創新。

(八)圍繞和諧穩定,全力推進社會綜合治理。

在談到如何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時,和紅衛指出,新形勢、新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使命扛在肩上,把群眾冷暖放在心頭,努力建設法治政府、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廉潔政府。和紅衛強調,

(一)要堅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設尊法守法、決策科學的法治政府

(二)要堅持責任擔當,努力建設積極履職、奮發有為的責任政府

(三)要堅持以民為本,努力建設為民服務、勤政高效的服務政府

(四)要堅持從嚴治政,努力建設遵規守紀、風清氣正的廉潔政府

會上,和建中受十六屆人大常委會委託作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2017年是縣十六屆人大及其常委會開局之年,一年來,在中共玉龍縣委的堅強領導和市人大常委會的有力指導下,縣人大常委會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要求,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把推動、保障和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履行職責的第一要務,把促進依法行政、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開拓創新,奮力工作,依法行使各項職權,不斷推動人大工作與時俱進,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作出了積極努力和應有貢獻。

和建中指出,縣人大以堅持党的領導為根本保證,在推動人大工作與時俱進上把握規律性;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己任,在增強監督實效上突出針對性,開展計畫財政審查監督、開展對民生問題監督、依法行使民族立法權、積極配合上級人大來玉開展各種活動;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前提,在重大事項決定和人事任免上遵循規範性,科學決定重大事項,依法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縣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党的領導,切實履行重大事項決定權和人事任免權,努力實現黨的主張、國家意志與人民意願有機統一;依法圓滿完成縣鄉兩級人大換屆工作;以搭建履職平臺為基礎,在發揮代表作用上注重實效性,提升代表履職能力、激發代表履職熱情、夯實代表履職保障;以“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為保障,在自身建設上增強主動性;常委會認真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堅定政治方向,切實加強自身建設,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在談到2018年的工作任務時,和建中說,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縣人大常委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按照縣委十三屆三次全會部署,緊緊圍繞建設最美民族自治縣目標,服務跨越發展,促進民生改善,推進民主法治,更加有效地履行法定職權,同心合力譜寫玉龍經濟社會發展新篇章,承前啟後開創基層民主法制建設新局面。

一要進一步加強党的領導,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上有新提升

二要圍繞新目標新舉措,在增強人大監督實效上有新作為

三要著眼新常態新理念,在行使決定權和人事任免上有新舉措

四要借鑒新經驗新方法,在發揮代表主體履職作用上有新突破

五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在提高人大幹部隊伍素質上有新成效

和康寧、吳洪友先後在會上作了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人民法院、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的報告》、《玉龍納西族自治縣2017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8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書面提交大會,參會的各位代表認真進行了審查。

(平臺編輯:全媒體781319)

(LastUpDate:2018-01-17 16:20:31)

縣域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9億元,增長30%。實施民間投資專案47個,完成投資16.2億元。縣財政投入3046萬元,助推72個專案前期工作,交通網絡更趨完善、水利基礎不斷夯實、城鄉人居環境不斷提升。

(五)抓改革擴開放,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全面改革不斷深化。積極推動經濟體制改革。供給側、“放管服”“營改增”等惠民改革深入推進。穩步推進公務用車制度、審計管理體制、殯葬等改革工作。全面完成農村信用社改制。實施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驗試點工作,發放全市第一本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權證。招商引資取得實效。圍繞國家政策導向,立足資源、區位優勢,建立健全企業資源庫,重點抓好特色產業、旅遊文化、園區經濟等領域招商引資工作。

(六)強保障惠民生,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築牢民生兜底保障網,社會救助制度更加完善,發放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生活保障、優撫、救災救濟等民生保障資金7837.2萬元。建成200套公租房,706人入住安居;教育事業穩步提升。教育經費投入持續增加,累計投入4.34億元,建檔立卡戶子女和2317名家庭困難學生獲得資助,1150名大學生獲得助學貸款;公益普惠性幼稚園比例達83.33%。控輟保學工作成效顯著,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率控制在國家規定範圍內,高考總體上線率95.68%,本科和重點本科錄取率穩中有升;衛生事業加快發展。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縣域內就診率達90%,建成52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強化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開辦3年制玉龍縣鄉村醫生定向農村醫學專業班,10.64萬人簽約家庭醫生;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完成95個“百縣萬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專案。堅定民族文化自信,彰顯優秀民族文化內涵,創制《雲上石頭城》等一批優秀文化作品。全民健身運動蓬勃開展,少兒足球運動員培訓選送工作取得新成績。

(七)重保護強治理,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完善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准入負面清單。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地下水綜合治理工作成效顯著。強化森林防火工作和資源林政管理,鞏固“兩山”整治成效。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3.5%。

(八)創平安保穩定,和諧局面持續鞏固。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全面推進依法治縣,深入實施平安玉龍、法治玉龍建設。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食品藥品安全更有保障,防災減災救災和突發事件應對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扎實開展擁軍優屬工作,統計、地震、氣象、移民、檔案、史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績,慈善救助、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有了新發展。

和紅衛指出,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玉龍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從當前發展形勢看,玉龍的跨越式發展有多重利好條件。一是黨的十九大開啟新時代、確立新思想、破解新矛盾、訂立新目標,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明確了方向、任務、重點和步驟。深化供給側改革,加強基礎設施網路建設,推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優化開放佈局,加大西部開放力度等頂層設計,為我縣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二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五網”建設,實施高速公路能通則通工程,著力培育八大重點產業,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深入實施服務業倍增計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為我縣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優勢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環境。三是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深化市情認識,優化工作思路,強化幹部作風,把麗江打造成國際一流特色城鎮、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展示視窗,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明確了奮鬥目標。四是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群眾,艱苦創業、克難奮進,全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為實現跨越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些都為我們進一步發揮好資源優勢、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增添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和紅衛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是解決玉龍一切問題的關鍵。玉龍發展的最大問題是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協調,玉龍發展的重點是創新、開放、協調、跨越發展。全縣廣大幹部群眾要堅定信心,解放思想,鼓足幹勁,改革創新,牢牢把握有利時機,著力化解不利因素,千方百計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2018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市委四屆三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新發展理念、“五位一體”“四個全面”為統領,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以更高的戰略定位、更強的行動自覺、更實的工作舉措,強化“四個帶動”,突破“四個瓶頸”,全力推動“三區一基地”和全省最美民族自治縣建設,為大美玉龍決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懈奮鬥。

2018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建議為:生產總值增長 9.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以上,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以上,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以上,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控制在市下達的指標以內。

和紅衛強調,為實現上述目標,今年要重點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圍繞摘帽退出,全力推進脫貧攻堅。

(二)圍繞提質增效,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三)圍繞項目帶動,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四)圍繞城鄉統籌,全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五)圍繞民生福祉,全力推進社會事業發展。

(六)圍繞山青水綠,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七)圍繞激發活力,全面推進綜合改革創新。

(八)圍繞和諧穩定,全力推進社會綜合治理。

在談到如何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時,和紅衛指出,新形勢、新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使命扛在肩上,把群眾冷暖放在心頭,努力建設法治政府、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廉潔政府。和紅衛強調,

(一)要堅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設尊法守法、決策科學的法治政府

(二)要堅持責任擔當,努力建設積極履職、奮發有為的責任政府

(三)要堅持以民為本,努力建設為民服務、勤政高效的服務政府

(四)要堅持從嚴治政,努力建設遵規守紀、風清氣正的廉潔政府

會上,和建中受十六屆人大常委會委託作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2017年是縣十六屆人大及其常委會開局之年,一年來,在中共玉龍縣委的堅強領導和市人大常委會的有力指導下,縣人大常委會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要求,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把推動、保障和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履行職責的第一要務,把促進依法行政、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開拓創新,奮力工作,依法行使各項職權,不斷推動人大工作與時俱進,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作出了積極努力和應有貢獻。

和建中指出,縣人大以堅持党的領導為根本保證,在推動人大工作與時俱進上把握規律性;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己任,在增強監督實效上突出針對性,開展計畫財政審查監督、開展對民生問題監督、依法行使民族立法權、積極配合上級人大來玉開展各種活動;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前提,在重大事項決定和人事任免上遵循規範性,科學決定重大事項,依法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縣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党的領導,切實履行重大事項決定權和人事任免權,努力實現黨的主張、國家意志與人民意願有機統一;依法圓滿完成縣鄉兩級人大換屆工作;以搭建履職平臺為基礎,在發揮代表作用上注重實效性,提升代表履職能力、激發代表履職熱情、夯實代表履職保障;以“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為保障,在自身建設上增強主動性;常委會認真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堅定政治方向,切實加強自身建設,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在談到2018年的工作任務時,和建中說,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縣人大常委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按照縣委十三屆三次全會部署,緊緊圍繞建設最美民族自治縣目標,服務跨越發展,促進民生改善,推進民主法治,更加有效地履行法定職權,同心合力譜寫玉龍經濟社會發展新篇章,承前啟後開創基層民主法制建設新局面。

一要進一步加強党的領導,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上有新提升

二要圍繞新目標新舉措,在增強人大監督實效上有新作為

三要著眼新常態新理念,在行使決定權和人事任免上有新舉措

四要借鑒新經驗新方法,在發揮代表主體履職作用上有新突破

五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在提高人大幹部隊伍素質上有新成效

和康寧、吳洪友先後在會上作了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人民法院、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的報告》、《玉龍納西族自治縣2017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8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書面提交大會,參會的各位代表認真進行了審查。

(平臺編輯:全媒體781319)

(LastUpDate:2018-01-17 16: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