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征五號2018年底將迎來新發射 上次失敗原因已查清

長征五號火箭發射(資料圖,來源IC)

近日,長征五號火箭生產廠商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通過半年來對2017年7月2日長征五號遙二火箭飛行失利的故障的定位、分析,現在已經查明原因,而且採取了有效措施,因此2018年長征五號將重新迎來新的發射。

而此前從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獲悉,該集團將實施長征五號發射、嫦娥四號探月、北斗三號組網等重大任務,長征系列火箭全年計畫實施35次發射任務,創歷史新高。

長征五號火箭(資料圖,來源IC)

在我國計畫實施的長征五號遙三任務中,它將托舉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再次從文昌航太發射場出征。

作為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征五號肩負著未來我國載人航太、深空探測等重任。如果此次任務成功,我國將於2019年發射長征五號B火箭,

開展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並將空間站核心艙送入太空。還將用長征五號火箭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前往月球取樣。

長征五號火箭發射(資料圖,來源IC)

而長征五號火箭生產廠商天津航太長征火箭製造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長征五號遙三發射任務計畫在年底進行。

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又稱“大火箭”、“胖五”,是我國為了滿足進一步航太發展需要,並彌補中外差距,而在2006年立項研製的一次性大型低溫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也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芯級首次直徑為5米的火箭系列。長征五號系列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設計採用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思想 。系列由二級半構型的基本型長征五號運載火箭(CZ-5)、不加第二級的一級半構型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CZ-5B)以及添加上面級的長征五號/遠征二號運載火箭(CZ-5/YZ-2)組成,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和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將分別達到14噸級、25噸級。中國未來天宮空間站、北斗導航系統的建設,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的實施都將使用該火箭系列。長征五號於2016年11月3日在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首飛成功,由此成為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長征五號乙則預計將在2019年實現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