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掛驢頭賣馬肉,“假驢肉火燒”惹眾怒!

據第一賽馬網獲悉,1月10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平臺報導,有著數百年發展歷史的“河間驢肉火燒”,眼下正面臨一場形象醜聞、生存危機。據瞭解,因為河北省河間市有黑作坊將馬肉偽造成驢肉銷往外地,

觸動人民底線,引發媒體一致討伐。

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驢肉火燒在中國人的飲食中佔據著一席之地,其香嫩的口感、豐富的營養,讓很多食客都對驢肉火燒情有獨鍾。可是“假驢肉火燒”被曝光已不是第一次,可為何卻屢禁不止。

新聞媒體曝光後,河間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馮勝利1月8號一大早迅速展開了行動。對於報導中提到的河間市竇莊村趙文博驢肉加工黑作坊,馮勝利表示,該村在之前就出現過非法制售假驢肉的情況,食品監管部門也對其進行過嚴厲打擊,這次,黑作坊又死灰復燃。

河間驢肉火燒,在國內極具名氣,依賴於2011年6月被列入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瞭解,目前河間驢肉火燒產業從業人口5萬餘人,年產值72億元,年出欄肉驢11萬頭,年加工驢20萬頭,目前擁有自主商標20多個。正是這樣一個視“驢肉火燒”為生命的地方,這次卻被假驢肉“閃了腰”。

說白了,摻雜使假這種行為,大家都知道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真驢肉和假驢肉的成本相差巨大,

終於讓一幫子人昧著良心踏出了違法的第一步。

馬、騾子和驢同屬馬屬動物,是市場摻假多的對象,那麼,作為普通消費者,如何才能分辨真假驢肉呢?北京農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仝其根教授之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可以通過肉的肌肉纖維情況以及口感進行辨別。

據瞭解,驢肉是所有牲畜裡面蛋白質含量最高的,那麼說明它是瘦肉型的,它的肌肉組織中間幾乎沒有肥肉,沒有脂肪,有肌膜比較透亮。這個驢肉它的肌肉纖維介於粗和細之間,馬肉比較粗,這個驢肉咀嚼起來以後它是甘甜的,馬肉它是酸的 。

一些驢肉火燒的店家,在接受媒體採訪中,也為消費者提供了分辨真假驢肉的方法:馬肉,

因為纖維特別粗,肉質特別粗,並且邊上都是黃的;如果買的大塊回家一切,比較散切不成片,那就是騾子肉;而驢肉能無論薄厚都能切成片。

造假售假,既損害消費者利益,也給當地驢肉火燒的產業形象帶來十分消極的影響。打造一個品牌需要數十年上百年,毀掉一個品牌也許一次“危機”就夠了。一輪輪的“造假”醜聞過後,留給“河間驢肉”正名的時間不多了。面對造假,當然要譴責造假者的道德和良心去哪裡了,但更應該呼喚執法者的決心和韌勁。

人民日報在文末點評:

毀掉一個品牌也許一次“危機”就夠了。一輪輪的“造假”醜聞過後,留給“河間驢肉”正名的時間不多了。面對造假,當然要譴責造假者的道德和良心去哪裡了,但更應該呼喚執法者的決心和韌勁。

人民日報在文末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