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民幣升值獲肯定,德國央行決定增加人民幣外匯儲備

路透社1月15日報導稱,德國央行執委多姆佈雷特(Andreas Dombret)週一在香港表示,該行已經決定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在當天舉行的一個金融論壇上,多姆佈雷特表示,“我今天可以說,德國央行也已經決定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人民幣國際化長路漫漫

據悉,歐洲央行去年6月時將總值5億歐元的美元儲備轉換為人民幣,反映出人民幣的使用增加,以及中國作為歐元區最大交易夥伴之一的重要性。

週一,在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度上漲0.7%,

達到1美元兌6.4186元人民幣,為兩年多來的最高水準;離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漲0.5%,達到1美元兌6.4260元人民幣,為自2015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周一早些時候,人民幣的堅挺已然表現得很明顯。為應對其所謂的銀行系統流動性總量“降幅較大”,中國央行在週一釋放了近4000億元人民幣(合622億美元)流動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從2016年起把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Special Drawing Right Basket),歐洲央行(ECB)也已經把人民幣列為該行儲備貨幣。

然而去年11月,人民幣在經由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完成的國際交易使用最多的國際貨幣當中排第6位,份額僅為1.8%。而在那兩年之前,人民幣排在第5位,份額為2.3%。

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占比處於低位

德國央行(Bundesbank)宣佈的上述決定,

對人民幣的國際化具有及時提振作用。

“這還不是一個大數目,但它確實是我們的決定,我們希望參與其中,”多姆佈雷特週一在接受採訪時說。他跟大家一樣也擔心人民幣不能自由浮動的狀態,但是既然已經納入了SDR貨幣籃子,德國央行可能需要履行一些使用這種貨幣的責任。

多姆佈雷特說,中國可以走得更遠,人民幣國際化是他們自己的決定;並稱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已經遠多於過去。

雖然“還存在障礙,有時候還有政治干預。”

彭博社15日報導稱,德國央行已經付出努力將法蘭克福建成歐洲的人民幣交易中心。多姆佈雷特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加速推進,這是可能加速人民幣使用的一個因素。

“顯而易見的是,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政策倡議全球都能感覺到,”他說,世界與中國的貿易聯繫將會加強。

法蘭克福期待建成歐洲的人民幣交易中心

多姆佈雷特援引德國央行的分析稱,人民幣匯率並未低估。“根據德國央行的估算,人民幣的匯價並沒有給中國出口商提供競爭優勢,”他說。“相反,中國經濟的價格競爭力估算起來是比較低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指責人民幣被低估,實際上站不住腳。”

本文由東亞財經編輯並配圖

實際上站不住腳。”

本文由東亞財經編輯並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