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些神仙是怎麼來的——原始天尊的來歷

元始天尊,全稱“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無上帝”,

又名“玉清紫虛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

道經中說他生於混沌之前,太無之先,元氣之始,故名“元始”。《曆世真仙體道通鑒》稱:“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 元始是宇宙生髮最初的本源,為一切神仙之上,故稱“天尊”。元始天尊稟自然之氣,存在於宇宙萬物之前。他的本體常存不滅,即使天地全部毀滅,也絲毫影響不了他的存在。每當新的天地形成時,天尊就會降臨人世間,

傳授秘道,開劫度人。據《歷代神仙通鑒》記載,元始天尊“頂負圓光,身披七十二色”,所以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頭罩神光,手執紅色丹丸,或者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象徵“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時的“無極狀態”。故以陽生陰降、晝短夜長的冬至日為元始天尊的聖誕。人們感念神話中盤古開天闢地的功勞,也有人尊盤古為元始天尊。

道經記載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三號雖殊,本同為一。”《道門十規》中說:“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則一。”三清都是大道的化身,但三清尊神的形象的出現卻有一個歷史過程。

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道陵在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創立“五斗米”道,尊“太上老君”為最高神。後來寇謙之改革天師道,亦以“太上老君”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經出現了“道德天尊”的名稱。“三清”最早見於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靈位業圖》。

該書排列神仙序位,明顯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稱,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確定,並且第三位為“金閥帝君”,太上老君卻居於第四中位。

“元始天尊”一詞五世紀晚期才出現於南齊(479-501年)嚴東注《度人經》中。嚴東注《度人經》卷二:“元始符命,時克升遷”句注雲:“東曰:元始天尊說經之時,命召十方無極世界。”卷三:“唯有元始,浩劫之家”句注雲:“東曰:元始者,天尊也。”這裡用“天尊”疏解“元始”,

說明尚末普遍流行“元始天尊”之稱。六世紀初,陶弘景在《真靈位業圖》中將元始天尊列為道教的最高神,從此,“元始天尊”的概念才逐漸流行。

唐代末期,道士閭丘方遠在《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中把元始天尊編排在神譜的最高位置。在宋代,道教逐漸推崇玉皇大帝,三清尊神成為一種象徵,元始天尊的地位有所下降。後來三清尊神改名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

沿用至今。

《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所創立之教派叫做“闡教”,門下既有燃燈道人、南極仙翁、廣成子、太乙真人、姜子牙等弟子。而闡教與截教之爭,也是貫穿《封神演義》全過程的主線。但所謂的闡教與截教這兩大教派卻是作者的杜撰。明嘉靖時,皇帝曾賜給他最寵信的龍虎山上清宮道士邵元節一枚刻有“闡教輔國”的玉印。這一事件在當時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封神演義》的作者沿用了“闡教”這一名稱。“闡”是闡發、闡明的意思。

“闡”是闡發、闡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