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萬寧拓寬增收管道 67家企業合作社助力8000多人脫貧

萬甯長豐鎮雅利檳榔廠,工人們正在忙碌。檳榔種植和加工成為當地農戶脫貧的王牌產業。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脫貧攻堅進行時

萬甯大力推進產業發展拓寬增收管道

67家企業合作社助力8000多人脫貧

海南日報萬城1月17日電(記者張期望實習生韋思瑤通訊員吳小靜)“從政府那邊把培育好的咖啡苗領回家,在自家的檳榔園裡種下;從公司那邊學習種植咖啡的技術,咖啡鮮果長出來後,公司還負責收購,省心!”近日,萬甯市南橋鎮高龍村貧困戶陳愛蓮站在自家的咖啡地裡高興地說,

今年她家特別忙,收完咖啡果,自家的橡膠又該收割了,今年一定能甩掉貧困帽子。

陳愛蓮口中所說的公司是海南省興隆原產地有機咖啡有限公司。

該公司是以經營各類咖啡產品研製、生產、經營、農業種植及農技推廣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企業。去年9月,該公司積極回應萬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百企幫百戶”的號召,

結合自身發展優勢,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方式,對萬甯三更羅鎮與南橋鎮5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精准幫扶。當地政府出資培育咖啡苗交給貧困戶,幫扶公司不僅向貧困戶提供技術培訓,還在咖啡果成熟之後進行統一回收。

這種做法不僅為貧困戶提供了前期發展資金,而且也解決了產品銷售問題,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壯大了幫扶公司的生產規模。

據海南省興隆原產地有機咖啡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海生介紹,公司幫扶貧困戶的種植模式分立體種植和傳統種植兩種:貧困戶選擇立體種植有機咖啡加上原先產業,一畝地一年能有2萬元的收入;選擇傳統種植的話,每畝地年均收入1萬多元。此外,該公司還有生產加工廠、休閒共用農莊、銷售等,形成完整產業鏈,一年可為貧困戶、當地村民提供上千個就業崗位。

截至目前,

該公司旗下的共用農莊咖啡谷已經成為萬寧當地新建特色產業鄉村旅遊景點,幫扶的51戶貧困戶中,有29人在共用農莊咖啡穀找到了工作,所有入股貧困戶均拿到了當年的分紅。

2017年以來,萬甯立足資源優勢,突出特色,因地制宜,重點打造以檳榔、咖啡、東山羊、特色山雞、東澳鵝、海南黃牛、生豬、和樂蟹、海鴨、鄉村休閒遊為主的十大特色產業,實施了養羊、養雞、鄉村休閒遊等一批產業脫貧項目。

截至去年12月,萬寧市共扶持貧困戶飼養家畜1萬頭、家禽10萬隻,種植經濟作物1萬畝、熱帶水果1000畝、瓜菜500畝、南藥500畝,為貧困戶建立了穩定的增收脫貧管道。

不僅如此,萬甯還充分發揮當地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採取“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專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模式帶動發展,創建了北大軍田村“託管代養”模式、三更羅福眾合作社“保底回購”訂單生產模式、東澳島光香芋“互聯網+扶貧”模式等,實行以資本金入股、保底分紅、訂單生產等合作方式建立穩定利益聯結機制。據悉,萬寧全市共確定扶持67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力當地貧困戶2006戶8211人順利脫貧,占2017年度計畫減貧人口的65%。

實行以資本金入股、保底分紅、訂單生產等合作方式建立穩定利益聯結機制。據悉,萬寧全市共確定扶持67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力當地貧困戶2006戶8211人順利脫貧,占2017年度計畫減貧人口的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