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地磁VS視頻的道路停車檢測技術之爭,誰將獨領風騷

路邊停車,現在到處可見,雖說在露天,能一眼就能看見,但多了的話,還是很難用人力去即時瞭解的。很多路邊停車系統都只顯示周邊停車有空位,而泊位空閒具體情況卻不得而知,

缺乏具體空車位元資訊的動態推送,道路停車檢測技術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讓車位盡其最大的作用。

道路停車檢測技術主要包含:咪表、POS機、地磁技術和視頻技術。拋開“傳統”的咪表和POS機,2018道路停車檢測技術之爭,將表現在地磁和視頻技術二分天下。

地磁技術和視頻技術優劣勢明顯:

地磁技術:價格便宜、安裝方便、專案實施更容易,劣勢是仍需要人工值守;

視頻技術:有抓拍功能,可以留存圖像證據,對逃費抓拍可提供完整證據鏈,缺點是成本高、安裝難度大、不能有障礙物遮擋、且項目實施環節要協調更多政府部門。

它們如何將所有的車位連接成網的呢?

地磁技術設備採用的是物聯網技術。在車位上安裝感測器,就能將車位是否停了車的資料資訊,通過這個轉發器傳送至後臺電腦,電腦再將這些資訊回饋到終端,比如手機上。

視頻技術利用安裝在道路或停車場出入口的數位高清攝像機進行資訊採集與自動分析,從而獲得路邊車位元資訊,

可實現車牌抓拍、識別與比對以及部分交通事件檢測和違法的抓拍,同時將各種資訊提供給中心平臺進行決策,對車位元的空閒狀態即時推送。

早些年,視頻樁就有應用,但由於技術障礙始終得不到普遍推廣。由於有技術難度、應用場景複雜,高位視頻成本都比較高。此外,在實際場景中,視頻方案的硬傷是如果碰到樹木遮擋,需要修剪樹枝,更甚需要砍樹。這對專案實施無疑增加了難度,

其中需要協調的相關部門繁多,程式非常複雜。業內人士表示 “一個專案往往要協調建交委、市政、園林、城管、電力等各個部門。”

根據各方面的綜合考慮,地磁技術,成本低廉,施工相對便捷,不需要接電,這也是在城市級停車管理平臺建設初期,市場優先選擇了地磁作為車位採集方案的一部分原因。

地磁檢測率和視頻捕獲率、識別率都是各家相爭的焦點,各家都宣稱自己產品能夠達到98-99%,但在實際道路操作上,外界環境干擾一定會讓這一指標明顯下降。實際專案中是否需要如此高的檢測率?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的停車專案都離不開人工,如果能達到98%,停車位就不會有這麼多運營人員干預。”在翻閱幾份招標檔中發現,業主對這一技術參數要求卻很高,一般不得低於95%,甚至有要求達到98%。

當然,不管哪種技術,能緩解停車難問題,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就是好技術。

業主對這一技術參數要求卻很高,一般不得低於95%,甚至有要求達到98%。

當然,不管哪種技術,能緩解停車難問題,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就是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