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本科畢業生留學現狀調查:七成留學生來自高學歷家庭

本科畢業生留學現狀調查顯示,七成留學生來自高學歷家庭。

近日,全球化智庫與麥可思研究院在對本科畢業生留學狀況開展長期追蹤研究的基礎上,推出本科畢業生留學現狀相關調查報告。

留學比例和家庭收入正相關,七成留學生來自高學歷家庭

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能夠支付留學費用的家庭不斷增加。調查表明,2016屆本科畢業生留學絕大多數(91.8%)以“父母親友資助”作為首要經費來源,而主要依靠國外打工收入、國外大學或國外機構資助的兩類留學生分別僅占到3.5%和3.2%。

家庭資助作為大學畢業生留學的主要經濟來源,反映出家庭背景對於其留學選擇影響極為重要。對2008至2016屆本科畢業生留學的家庭職業階層調查資料顯示,2016屆中“管理階層”居於首位,占比接近26%;排在第二位的是“專業人員”家庭,占比約為26%;而“產業與服務業員工”家庭約占17%。

當然,家庭教育背景也是影響本科畢業生留學的關鍵因素之一。

學歷相對較高的家庭對子女出國留學的支持力度也相對較高。對2008至2016屆本科畢業生留學的家長教育背景調查資料顯示,高學歷家庭出身的留學生比例約為六成。從2010屆起,高學歷家庭的大學畢業生留學比例保持在70%左右。

赴北美洲、亞洲留學生選擇博士作為學歷目標的比例高

調查顯示,赴北美洲、亞洲留學的本科畢業生選擇博士作為學歷目標的比例明顯高於大洋洲、歐洲。

另外,赴北美洲留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MBA)的比例為2.6%,高於亞洲的1.2%、大洋洲的1.2%、歐洲的0.6%。

在本科畢業生赴北美洲留學的理由中,“學習先進的知識和技能”排在第一位,占比29.3%;“增強職業綜合競爭力”是學生赴其他地區的首要理由,其中亞洲的比例最高,為34.7%,歐洲和大洋洲分別為30.4%和28.3%。通過對理由進行分類對比,可以發現“增強職業綜合競爭力”以及“接受先進的教育方式”“學習先進的知識和技能”“增加見識,

瞭解他國文化”等4項理由均是從學生自身發展出發,說明本科畢業生出國留學的計劃性與目的性較明顯,關注的內容多為提升自身競爭力。

從整體上看,各地區留學生準備畢業之後回國或短期工作之後回國的比例均超過50%,說明本科畢業生在海外畢業之後回國的意願仍較明顯。其中,赴大洋洲留學的本科畢業生歸國意願最低,僅有21%。

留學資訊獲取管道日趨多元,中歐高等教育合作推動歐洲留學

“國內留學仲介機構”與“國外大學網站”成為留學生獲取留學資訊的主要管道,兩者在大洋洲、北美洲、歐洲及亞洲的占比均超過50%,依次為76.5%、67.9%、64.2%和55.5%。

調查表示,從洲際分佈看,大洋洲留學資訊管道構成最為單一,留學仲介成為留學資訊獲取的主要方式,占比高達57.6%,而包括親友推薦、留學網站以及中外合作辦學專案等在內的其他資訊獲取方式占比總和不足25%。相對而言,留學仲介機構在北美地區的優勢並不明顯。儘管北美地區集聚了眾多世界知名大學,但在留學資訊獲取上,學校網站與留學仲介機構占比大致相當。

歐洲在留學資訊管道分佈上的特點則主要表現為“所讀中國大學的國外合作院校”占比相較之其他3個洲更高。這主要得益於近年來中歐在教育方面的合作日益深化,這既包括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等合作辦學模式的創新,也包括中歐高等教育合作、“伊拉斯謨計畫”等在內的各類學術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入推進。而亞洲相比其他大洲在留學資訊管道分佈上則較為均衡,其中“國外大學網站”“國內留學仲介機構”“親友老師校友推薦”作為其最主要的三大獲取管道,分別占比27.7%、28.3%和20.6%。

相對而言,留學仲介機構在北美地區的優勢並不明顯。儘管北美地區集聚了眾多世界知名大學,但在留學資訊獲取上,學校網站與留學仲介機構占比大致相當。

歐洲在留學資訊管道分佈上的特點則主要表現為“所讀中國大學的國外合作院校”占比相較之其他3個洲更高。這主要得益於近年來中歐在教育方面的合作日益深化,這既包括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等合作辦學模式的創新,也包括中歐高等教育合作、“伊拉斯謨計畫”等在內的各類學術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入推進。而亞洲相比其他大洲在留學資訊管道分佈上則較為均衡,其中“國外大學網站”“國內留學仲介機構”“親友老師校友推薦”作為其最主要的三大獲取管道,分別占比27.7%、28.3%和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