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螞蟻搬家,等石頭開花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螞蟻搬家,等石頭開花

一樣的四季流轉,

一樣的風晴雨雪,換了時代,換了容顏,是我們這代人的浮躁,還是社會的喧囂?最近熱映的《無問西東》雖已拍了多年,至今才與我們見面,但能撥動一次你心弦的作品,來了便不算晚。

沒有人可以做到與你感同身受,過去的真實和虛幻都與我無關,

神奇的是人性總是相通。亂世之中,是選擇明哲保身還是光明磊落;現世之下,是選擇隨波逐流還是堅持己心?一樣的折磨著騷動的心,叩問著惶恐不安的靈魂。

影片從張果果開始,到張果果結束,串聯著幾代人的故事,沈光耀放棄安逸輝煌的前途,毅然參軍,救下了快被餓死的陳鵬。陳鵬告誡背叛了王敏佳,獨自苟安的李想“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幡然醒悟的李想把自己的食物全部留給張果果的父母。

後來張果果安置了四胞胎,生命是一場場輪回,不變的是精神的傳承。


影片裡讓我們感動的不是犧牲,而是這份遵循內心的堅定,從泰戈爾對吳嶺瀾的影響,到吳嶺瀾對沈光耀的震動,是對心的交代,是不趨於世俗壓力的決然。

“我竭我的至誠懇求你們不要錯走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記你們的天職,千萬不要理會那惡俗的力量的引誘,誕妄的巨體的叫喚,擁積的時尚與無意識,無目的的營利的誘惑。”。

“保持內心的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借此走出黑暗”。

很多人也許在想,

時代變了,如果所有人都不再如此,你還有何值得堅持?世俗的誘惑往往比我們在書本上聽到的大道理來的熱烈,什麼詩與遠方,不如偏居一方,愜意安康。

這也許就是人們所好奇的一點,為什麼民國時期大師輩出,而如今高校林立,卻不及當時萬一。或許正是這種精神的斷裂吧。

曾經的教授看的到的是民族的未來,國家的希望;如今的教授看到的是課堂上寥寥無幾的學生。


人生理想一直都在,只是變了些許味道。曾經是為國為家,為不愧於天地間;如今只是為己為利,為不脫離世俗。生養於世俗,你可以為己為利,只是不要僅僅如此,當名校淪為職業介紹所,當大學成為權錢交易的集中產地,當我們的大學生都變得浮躁和急功急利,我們這個國家的精神和這個時代的思考要靠誰來保存和發揚?

不是每一個人都必須有為國大志,至少當代大學生要有一份責任,不要空辜負如此優越的條件,糟蹋了泱泱學府的栽培。


社會如何浮躁,總需要有人靜心聽雨!

你可以為己為利,只是不要僅僅如此,當名校淪為職業介紹所,當大學成為權錢交易的集中產地,當我們的大學生都變得浮躁和急功急利,我們這個國家的精神和這個時代的思考要靠誰來保存和發揚?

不是每一個人都必須有為國大志,至少當代大學生要有一份責任,不要空辜負如此優越的條件,糟蹋了泱泱學府的栽培。


社會如何浮躁,總需要有人靜心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