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芳華原著《你觸摸了我》豆瓣最受關注書籍排名第二,獲8.1評分

相信近期上映的電影《芳華》大家都已經賞閱,而且應該對本部電影評價不低吧。電影《芳華》也通過上映以來,收穫票房14億,成就又一票房佳話!

但是大家都知道嗎?其實電影《芳華》改編自嚴歌苓原著小說《你觸摸了我》。

原著小說

從軍經歷伴隨了嚴歌苓整個的青春年華。當她後來成為了一個作家,這段經歷成了她取之不竭的創作源泉。《一個女兵的悄悄話》《雌性的草地》《灰舞鞋》《白麻雀》《愛犬顆勒》,都以部隊生活為題材,但多是以一個作家的客觀視角來為那個時代的軍人塑像。

而她*創作的長篇小說《芳華》則具有濃厚的個人自傳色彩,是以*人稱描寫她當年親歷的部隊文工團生活:隱藏在西南部都城的一座舊紅樓裡、某部隊文工團的內景中發生的軍版“才子佳人”的故事。

《芳華》涵蓋了嚴歌苓的青春與成長期,她在四十餘年後回望這段經歷,筆端蘊含了飽滿的情感。青春荷爾蒙衝動下的少男少女的懵懂激情,

由激情犯下的過錯,由過錯生出的懊悔,還有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種種,構成了《芳華》對一段歷史、一群人以及潮流更替、境遇變遷的複雜感懷。今天的作者嚴歌苓與當時的小女兵蕭穗子在作品裡構成了理性與感性的對話關係,重新呈現了當時年代裡青春的混沌、感性與蒙昧。生命的恣肆與人性的層次以及時代的的特徵構成了《芳華》繁複的調性,它向讀者打開了多層面的認識路徑。

這本書在豆瓣的2017年盤點中,榮獲豆瓣2017年最受關注中國文學第二名,獲得豆瓣評分8.1分。

網友評價

@熊阿姨:讀到最後,看到“我們是信仰平凡即偉大的一代人”,雖然明知道小說講得就是這麼一代人的故事,寫作裡作者也竭力避免直敘命運的俗套,

我最終還是被這句破綻擊中了。想起採訪過的一名墨脫修路兵阿姨,也是15歲到成都,再進藏。男女兵在極端酷寒的地方靠戀愛互相安慰,當年修路不啻為一場戰役,炸死工傷無數,最後所有的努力都被暴雨沖毀,青春也沒有了,多情的故事無人記錄。

@不良生:寫法略顯得有些油,但讀到後面依舊悲從中來。劉峰從一個“活雷鋒”被壓垮成人人喊打的“臭流氓”,何小曼從一個“萬人嫌”被拔高成眾星拱月的“女英雄”,

是時代的荒唐;他喪失右肢,她精神分裂,兩個破碎殘缺的“邊緣人”直至末了才能取暖慰藉——某種意義上仿佛神雕裡的楊龍。

@李草木:不快樂的人,都懂得我們這樣的笑。放下了包袱,破碎了夢想,就是那種笑。笑我們曾經認真過的所有事。前頭沒有值得期盼的好事,身後也沒有值得留下自豪的以往,就是無價值的流年,也所剩不多,明明破罐子,也破摔不起了,摔了連破的都沒了,那種笑。

小編強烈推薦,有時間一定要讀一讀這本《芳華》原著。書本閱讀,帶給你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明明破罐子,也破摔不起了,摔了連破的都沒了,那種笑。

小編強烈推薦,有時間一定要讀一讀這本《芳華》原著。書本閱讀,帶給你不一樣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