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印經濟曾與中國平起平坐?德媒:如今只是中國零頭

德媒稱,西門子公司將使印度地鐵電氣化。這家德國企業上周公佈了在次大陸上的另一項交易:短途交通運營商甘地訥格爾-艾哈默德巴德城際特快鐵路公司把艾哈默德巴德一段長約40公里的鐵路線的電氣化工作委託給了西門子公司。

這個大都市是印度總理莫迪家鄉古吉拉突邦的經濟心臟。

德國《新德意志報》1月17日刊登文章稱,西門子公司一名發言人說:“新地鐵線將有助於改善艾哈默德巴德和該地區的生活品質並推動經濟增長。”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使用“趨勢財經APP”和“趨勢操盤手APP”)

印度出現了一個趨勢。每年有大量人口進入城市--希望找到工作並獲得小康生活。這給負擔過重的基礎設施帶來了壓力。尤其是“人口壓力”吞噬了經濟增長:近一半印度人口年齡在25歲以下,數百萬年輕人湧入就業市場。與此同時,印度人口年增長率達到1.2%(2016年)。鑒於這種發展趨勢,這個社會分化嚴重的國家2017年實現的6.7%的實際經濟增長率對於有效消除貧困來說還是太低。

文章稱,即將在瑞士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印度總理和美國總統可能會見面。莫迪將在達沃斯展示“年輕且有創新力的新印度”。他在古吉拉突邦執政十多年,把這個擁有6000萬人口的地區變成了經濟上的領頭羊。他在2014年也用同樣的承諾贏得了印度議會選舉。

海沿岸的印度工業相對發達且與全球聯網。例如,

西門子公司就在古吉拉突邦設有多家分公司。但能源供應、官 僚主義盛行、高通貨膨脹率、基礎設施糟糕、種族思維、宗教衝突和赤貧等問題也讓擁有13億人口的印度聯邦幾乎無法獲得資本。

文章認為,20年前印度和中國在經濟上還平起平坐,如今中國按計劃已經崛起為世界經濟大國。現在,這兩個國家沒有共同點:根據官方資料,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約為3萬億美元,擁有同樣多人口的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13萬億美元。

文章認為,北京成功的一個原因是國家和經濟界的高投資率。而印度的資本卻很克制,西方企業除了在德里和軟體中心班加羅爾投資外,也不願在其他地方投資。

莫迪當選暫時帶來了動力。2015年印度經濟增長率達到8%。但被拖延的稅收改革卻在全國執行不力。取消大額貨幣旨在打擊,但阻礙了經濟發展,因為這關係到日常支付手段。

退出流通面值為500盧比和1000盧比的紙幣還不值10歐元和20歐元(1歐元約合7.85元人民幣)。

文章稱,此外,在世界銀行發佈的商業環境排名表上,印度在190個國家中排名第100位。目前,資本家似乎也不再相信莫迪這位經濟自由主義者。據媒體報導,在2017年最後一個季度,印度企業投資下降到了13年來的最低水準。莫迪推行的計畫就像特朗普在美國推行的計畫一樣。在公共採購中應該優先考慮印度企業,至少一半價值創造應該在國內完成。關鍵字是:“印度製造”。

至少一半價值創造應該在國內完成。關鍵字是:“印度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