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網警提示 微信小程式內假貨氾濫,搜“高仿”“精仿”彈出百餘個結果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消息,1月15日,騰訊披露了張小龍演講的2018微信公開課內容,張小龍用較長篇幅提及小程式,稱“希望看到它一步一步成長起來”。

但遺憾的是,伴隨小程式成長的,

是泥沙俱下。記者在小程式搜索“高仿”、“精仿”,顯示出185個結果,這些小程式的開設者多為假貨銷售者,以假表、假包、假鞋和仿名牌服裝為主。

一位元IT工程師告訴記者,這類小程式用範本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上線,幾百塊錢就可以做一個。

小程式店主表示,從發朋友圈到開小程式,他們大都只做微商,不開淘寶店。其中一人說:開淘寶一天就被封了4個號因為算侵權,但微信上已經做了5年。

搜索“高仿”、“精仿” 小程式內現185家

近日,看法新聞記者發現,將“高仿”、“精仿”輸入小程式搜索,就會彈出一系列與高仿相關的商家店鋪,如“高X仿鞋”、“高N訪手錶”、“原單奢侈品時尚匯”等,點擊開之後就是推廣“精仿”、“高仿”手錶、包包等之類物品。

經過記者統計,在微信小程式中輸入“高仿”字樣,

彈出104家帶“高仿”的店鋪;輸入“精仿”,則彈出81家帶“精仿”名稱的店鋪。

記者梳理發現,在帶“高仿”、“精仿”字樣的185家小程式店鋪中,售賣高仿手錶的店鋪最多,有85家;售賣“高仿”包包的店鋪有60家,還有一些是高仿鞋店鋪、高仿品牌服裝店鋪。

還有不少店鋪,稱其高仿奢侈品包表鞋俱有。

小程式內不能直接下單 但留有微信號

記者體驗發現,各類標榜著“高仿”、“精仿”名頭的小程式,

大都沒有交易功能。有的可以加入購物車,但你若下單,頁面會彈出提示,要求你加某個微信號。

但在小程式的頁面上,會展示各類商品,並有各種文字介紹,比如“某歐美大牌,明星同款名包名表,請加微信XXXXXXXX”,“大牌男女服裝,首飾,皮帶,請加微信XXXXXXXX”等,在頁面下方也會有客服的微信號碼。

記者發現,此類小程式頁面普遍製作得精美華麗,各類“高仿”、“精仿”商品大多在華麗的歐式建築等高端場所拍攝,

品牌logo十分明顯,給人一種高端有質感的即視感。並且,在很多頁面上,店主堂而皇之地寫道:“歐美大牌,實物拍攝”。

頁面中的文案,也普遍引人注目。比如一款LV皮帶的文案是這樣寫的:“海外原單貨,精品鋼扣與正品零距離接觸,手工縫線完美工藝,高端客戶入”;一款勞力士迪通拿系列手錶的文案是這樣寫的:“超薄殼 正品尺寸 市面上最高版本的超級燒錄”;Prada 0366細紋包的文案是這樣的:此款為最新款,

帶有208代工碼,有肩帶高富帥必備……

開設小程式者 有個人也有商家

記者點開一家小程式名為“原單奢侈品時尚匯”的店鋪,看到頁面展示有LOEWE、FENDI城市的覆蓋數達到50%。小程式後臺開發工具的使用人數(開發者:企業+個人)目前已經超過100萬。

一位業內人士稱,微信小程式是微信“發現”功能下的一個子功能選項,其實是一個簡化版的APP,通過該項功能企業和個人可以迅速瞭解商家的資訊,它他是騰訊近年來主推的一個產品,可以替代一些複雜的APP,直接讓這些功能在小程式上實現。

目前95%的電商接入小程式,不少電商從業者更是把小程式看做是阿裡、京東體系之外的又一次創業機會。

賣假貨的小程式 幾百到幾千就能做一個

一位IT工程師在接受看法新聞記者採訪時稱,“從技術層面,小程式可以理解為手機端的小網頁程式,用h5生成。用戶不必安裝APP,在微信裡就可以快速訪問需要的應用。”

該名IT工程師告訴記者,這類銷售“高仿”、“精仿”商品的小程式,其實只是做了一個靜態的頁面,沒有太多的資料,空間也不需要很多,伺服器不需要很大的配置,只是最簡單的功能,網上也有相關範本,幾個小時就可以製作完成上線,幾百塊錢就可以做一個,複雜一點的、功能更多的也只需要三四千元。

記者向騰訊舉報 發現沒有小程式選項

記者隨後又撥通騰訊客服熱線,舉報了記者調查發現的問題,但語音提示由於撥打使用者較多,將在微信客服公眾號對話。

在客服語音提示下,記者進行了相關操作,隨即收到公眾號為微信客服發送的資訊稱:尊敬的用戶您好,關於您的舉報問題,請您點擊左下方第一個按鈕->進入【服務大廳】->點擊【騰訊舉報受理中心】根據提示進行操作。

記者這時發現,舉報物件只能輸入微信號、QQ號和公眾號,沒有小程式選項,記者只得對售假者的微信號作出舉報。

舉報頁面下方有提示:提交則表示同意《騰訊舉報受理中心協議》。《騰訊舉報受理中心協定》顯示,騰訊和協力廠商對可能出現的糾紛在法律規定和約定的範圍內各自承擔責任,騰訊不保證通過協力廠商提供服務及內容的安全性、準確性、有效性及其他不確定的風險,由此引發的任何爭議及損害,與騰訊無關,騰訊不承擔任何責任。

打假人王海 向網信辦舉報微信放任小程式售假

記者從著名打假人王海處瞭解到,他目前已向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舉報微信平臺放任售假小程式運行,請求依法查處微信平臺的違法違規行為,整頓相關業務和搜索功能,對涉嫌刑事犯罪的行為及時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王海認為,根據《互聯網資訊服務管理辦法》第15條規定:互聯網資訊服務提供者不得製作、複製、發佈、傳播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內容。

律師觀點:“高仿”的本質是抄襲 構成侵權

北京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知識產品法律研究中心劉玥律師在接受看法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高仿”的本質基本就是抄襲和模仿,而且越高仿,抄的就越接近原產品,因此通常會構成侵權。高仿他人產品,情節輕微的,要承擔民事責任,如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

劉律師稱,高仿產品通常都是模仿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產品外觀和功能,在進行外觀模仿時,通常會複製被模仿產品的商標,而通常這個商標都是已經註冊的,因此,“高仿產品”通常都會侵犯被模仿產品的商標,侵犯其注冊商標權。

另外,高仿產品通過模仿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產品,甚至追求達到以假亂真,以達到最終吸引消費者的目的,如果他人產品外觀設計已被授予外觀設計專利權,則高仿產品可能構成外觀設計專利侵權。

“高仿產品還可能侵犯他人的著作權。例如,有些美術作品是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功能性的,因此,對這樣的藝術作品進行高仿,毫無疑問會涉及到侵權,因為具有實用性或功能性的藝術作品在我國是獲得著作權保護的。”劉律師說。

相關法規

根據經營者違法情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還可對其進行行政處罰,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等。

根據刑法規定,銷售假冒註冊商品的商品,銷售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在25萬元以上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它他是騰訊近年來主推的一個產品,可以替代一些複雜的APP,直接讓這些功能在小程式上實現。

目前95%的電商接入小程式,不少電商從業者更是把小程式看做是阿裡、京東體系之外的又一次創業機會。

賣假貨的小程式 幾百到幾千就能做一個

一位IT工程師在接受看法新聞記者採訪時稱,“從技術層面,小程式可以理解為手機端的小網頁程式,用h5生成。用戶不必安裝APP,在微信裡就可以快速訪問需要的應用。”

該名IT工程師告訴記者,這類銷售“高仿”、“精仿”商品的小程式,其實只是做了一個靜態的頁面,沒有太多的資料,空間也不需要很多,伺服器不需要很大的配置,只是最簡單的功能,網上也有相關範本,幾個小時就可以製作完成上線,幾百塊錢就可以做一個,複雜一點的、功能更多的也只需要三四千元。

記者向騰訊舉報 發現沒有小程式選項

記者隨後又撥通騰訊客服熱線,舉報了記者調查發現的問題,但語音提示由於撥打使用者較多,將在微信客服公眾號對話。

在客服語音提示下,記者進行了相關操作,隨即收到公眾號為微信客服發送的資訊稱:尊敬的用戶您好,關於您的舉報問題,請您點擊左下方第一個按鈕->進入【服務大廳】->點擊【騰訊舉報受理中心】根據提示進行操作。

記者這時發現,舉報物件只能輸入微信號、QQ號和公眾號,沒有小程式選項,記者只得對售假者的微信號作出舉報。

舉報頁面下方有提示:提交則表示同意《騰訊舉報受理中心協議》。《騰訊舉報受理中心協定》顯示,騰訊和協力廠商對可能出現的糾紛在法律規定和約定的範圍內各自承擔責任,騰訊不保證通過協力廠商提供服務及內容的安全性、準確性、有效性及其他不確定的風險,由此引發的任何爭議及損害,與騰訊無關,騰訊不承擔任何責任。

打假人王海 向網信辦舉報微信放任小程式售假

記者從著名打假人王海處瞭解到,他目前已向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舉報微信平臺放任售假小程式運行,請求依法查處微信平臺的違法違規行為,整頓相關業務和搜索功能,對涉嫌刑事犯罪的行為及時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王海認為,根據《互聯網資訊服務管理辦法》第15條規定:互聯網資訊服務提供者不得製作、複製、發佈、傳播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內容。

律師觀點:“高仿”的本質是抄襲 構成侵權

北京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知識產品法律研究中心劉玥律師在接受看法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高仿”的本質基本就是抄襲和模仿,而且越高仿,抄的就越接近原產品,因此通常會構成侵權。高仿他人產品,情節輕微的,要承擔民事責任,如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

劉律師稱,高仿產品通常都是模仿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產品外觀和功能,在進行外觀模仿時,通常會複製被模仿產品的商標,而通常這個商標都是已經註冊的,因此,“高仿產品”通常都會侵犯被模仿產品的商標,侵犯其注冊商標權。

另外,高仿產品通過模仿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產品,甚至追求達到以假亂真,以達到最終吸引消費者的目的,如果他人產品外觀設計已被授予外觀設計專利權,則高仿產品可能構成外觀設計專利侵權。

“高仿產品還可能侵犯他人的著作權。例如,有些美術作品是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功能性的,因此,對這樣的藝術作品進行高仿,毫無疑問會涉及到侵權,因為具有實用性或功能性的藝術作品在我國是獲得著作權保護的。”劉律師說。

相關法規

根據經營者違法情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還可對其進行行政處罰,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等。

根據刑法規定,銷售假冒註冊商品的商品,銷售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在25萬元以上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