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探索火星或月球,為什麼不發射飛行器而是用火星車月球車?

月球沒有大氣,發個衛星繞著轉可以,如果不是用火箭,飛是飛不起來的——用火箭飛太費燃料,還不如 當衛星繞著轉。 火星倒是有大氣,但是太稀薄,要飛也不容易火星大氣極其稀薄,

而且沒有氧氣,唯一能飛的是太陽能電動飛機。現在的太陽能無人機可以在空氣稀薄的30千米的高空飛行,那裡空氣的密度和火星差不多。

考慮到火 星重力更小,理論上是可以做出在火星飛行的無人機的。但這種輕型無人機翼展太大,怎麼帶上火箭還是 個問題,還有有效載荷也是問題。 月球上沒有大氣一方面讓月球飛行成為不可能,但另一方面衛星可以無需顧及大氣的阻擋,

讓軌道貼近月 球進行觀測。當然實際上由於月面不平整和重力不均勻,衛星軌道不能任意低。

不過確實有一些火星大氣層內飛行器的設計嘗試。 一個叫做Ares(戰神號),長這樣:

這個採用什麼作為動力來源據wiki說還沒有確定(實際上現在項目進展到什麼程度了我也不知道),

但在 沒有燃料補給的情況下,在火星也就能飛一個小時,相當於是一次性的,那科學產出肯定比MRO這種一繞 就是十年的衛星差遠了——就成像而言,後者已經可以達到很高的解析度了,用飛機去提高意思不大了。 (當然,飛機也可以幹其他的) 另一個設計叫做Prandtl-m,長這樣:

這個就更小了,設計飛行壽命只有10分鐘。 Ares 專案曾宣稱要在2013年發射,看來並沒有拿到錢。

現在Prandtl-m打算在2022-2024發射, 不知道能不能搞成。 最後來個漫畫《把一架地球上的正常飛機送到太陽系各個天體飛,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