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進二線城市的中山會啟動“搶人”大戰嗎?

2017年各一線城市實行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一波“學歷高但買不起房”的外來人才戚戚然,這個時候新興一線城市及二線城市紛紛“城”人之美,用“房、戶、錢”向各類人才拋出橄欖枝,

一場沒有硝煙的人才爭奪戰,成了新興城市間的主旋律,似乎也恰好吻合了中國城市發展的佈局。

近日,依據最新一年的160個品牌商業資料、17家互聯網公司的使用者行為資料和資料機構的城市大資料,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中山穩居二線城市榜單!

1月17日,2018年中山政府報告出爐,“推行'中山優才卡'制度,實施人才安居工程”依然是重點!

/ 人才爭奪戰 雙贏的競賽 /

二線城市人才爭奪戰的背後一方面是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收緊落戶、房價高企以及產業轉移對青年人才的“擠出效應”,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二線城市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對人才的需求呈現新特點,這也是二線城市崛起的一個重要標誌。

總體來看,“二線城市”的人才爭奪戰有助於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對於改變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狀,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人才引進是重點 /

“借助精英人才和人才集群,建設成為更具競爭力和吸引力的中心城市。”是人才爭奪戰的本質。

粵港澳大灣區時代正在來臨,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正在加快形成,迎來了新一輪對外開放和波瀾壯闊的創新事業,

對人才的渴求也上升到了全新高度——全球攬才。

近年來珠三角各城市均推出一個個響亮的招才引智計畫,如“紅棉計畫”、“藍火計畫”、“人才雙十行動”,並通過項目獎勵金、購房補貼、人才綠卡、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吸引高層次人才落地,構建多層次人才體系,為新一輪發展謀篇佈局,積蓄新的發展動能。

/ 大灣區核心中山 加速人口淨流入 /

中山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排頭兵,

其發展品質,將直接關係到大灣區經濟帶乃至整個珠江西部城市群的建設。“搶人”計畫,中山快人一步。

為了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打造西岸發展橋頭堡,中山從2017年就推出了極具吸引力的“人才新政18條”,為人才提供住房、入戶、創業場地、資金補貼、子女教育等一攬子貼身服務。2017年3月正式實施“中山英才計畫”、“中山優才工程”,推行“中山優才卡”服務,12月進一步優化戶籍制度,

空前的政策力度拓寬了廣大新中山人入戶的管道。

在灣區經濟、深中通道等諸多利好的推動下,中山的人口吸引力正在不斷提升。11月8日,由百度地圖製作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城市研究報告》新鮮出爐。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吸引力排行中,中山位列第六,流入人口占整個城市群所有城市流入人口的6.2%。

而培育以人才為核心的科技創新力,是城市的根本動力和終極競爭力,是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中山在這方面已歷經十年發展。

2007年,經中山市政府批准,中山火炬留學人員創業園升級為市級留學人員創業園。此後十年間,中山留創園實現了“三級跳”,2011年晉升為廣東中山留學生創業園,2013年底再次升級為部省共建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

不斷謀劃引進高水準大學,去年通過了中山市大學集聚區規劃研究評審,擬在中心城區、翠亨新區、古鎮、板芙和三角鎮建設大學園區集聚區。

/ 人才推動城市發展 中山競爭力日漸上升 /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原動力。事實上,除了百度地圖每季度發佈的中國城市研究報告外,無論是官方、學界還是民間公佈的各類排行榜上,近半年中山頻頻亮相,且排名不斷提升——

半個月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佈了“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2018”,中山上榜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200強,排名172位。在可持續競爭力排名中,中山排名210位;

三個月前,協力廠商機構發佈包括全國655個城市在內的《中國城市小康經濟指數報告2016》。在中國地級城市小康經濟指數前100(含省會城市、計畫單列市)這一排行榜中,中山排19位;

五個月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日報共同發佈《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第15次年度報告,詳細評價了289個中國城市的競爭力狀況。報告顯示,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排名中,中山位列第28位。在城市宜居競爭力指數上,中山位列第29位。

/ 大灣區下中山房價直奔3、5萬 /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說過:什麼決定房價?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判斷一個地方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第一個要判斷未來這個地方人口是流入的還是流出的。

從這一兩年中山的房價趨勢來看,這句話得以印證。

1月11日上午,中山火炬灰爐村地塊經過91輪激烈搶拍後,最終被方直集團以封頂價6000元/㎡+51360㎡人才房配建,總價6.56億元,折合樓面地價13538元/㎡拿下。

有業內人士表示,後期地塊開發的時候,除去5%公共建築面積大概5000平米、以及52360平米的人才房(成本造價按3300元/平米),樓面地價約1.65萬/平米。

也就是說,開發商需將樓價定到3萬元/平米才有盈利的可能。

而在此更早前已有專家預測,在粵港澳大灣區時代背景下,中山房價或將直奔3-5萬。

今年3月28日,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論道中山

她表示六七年後中山城區的房價將高達3至4萬! 而且以中山熱度,中山房價就算到了3萬,仍會繼續上升!

8月5日,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中山正前所未有地走向世界,而要真正走向世界,中山需要更寬闊的城市胸懷,以空前開放的心態去擁抱來自四海八荒的人才。

目前,選擇中山,機會尚在。

【最後一圖讀懂政府工作報告】

而培育以人才為核心的科技創新力,是城市的根本動力和終極競爭力,是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中山在這方面已歷經十年發展。

2007年,經中山市政府批准,中山火炬留學人員創業園升級為市級留學人員創業園。此後十年間,中山留創園實現了“三級跳”,2011年晉升為廣東中山留學生創業園,2013年底再次升級為部省共建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

不斷謀劃引進高水準大學,去年通過了中山市大學集聚區規劃研究評審,擬在中心城區、翠亨新區、古鎮、板芙和三角鎮建設大學園區集聚區。

/ 人才推動城市發展 中山競爭力日漸上升 /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原動力。事實上,除了百度地圖每季度發佈的中國城市研究報告外,無論是官方、學界還是民間公佈的各類排行榜上,近半年中山頻頻亮相,且排名不斷提升——

半個月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佈了“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2018”,中山上榜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200強,排名172位。在可持續競爭力排名中,中山排名210位;

三個月前,協力廠商機構發佈包括全國655個城市在內的《中國城市小康經濟指數報告2016》。在中國地級城市小康經濟指數前100(含省會城市、計畫單列市)這一排行榜中,中山排19位;

五個月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日報共同發佈《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第15次年度報告,詳細評價了289個中國城市的競爭力狀況。報告顯示,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排名中,中山位列第28位。在城市宜居競爭力指數上,中山位列第29位。

/ 大灣區下中山房價直奔3、5萬 /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說過:什麼決定房價?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判斷一個地方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第一個要判斷未來這個地方人口是流入的還是流出的。

從這一兩年中山的房價趨勢來看,這句話得以印證。

1月11日上午,中山火炬灰爐村地塊經過91輪激烈搶拍後,最終被方直集團以封頂價6000元/㎡+51360㎡人才房配建,總價6.56億元,折合樓面地價13538元/㎡拿下。

有業內人士表示,後期地塊開發的時候,除去5%公共建築面積大概5000平米、以及52360平米的人才房(成本造價按3300元/平米),樓面地價約1.65萬/平米。

也就是說,開發商需將樓價定到3萬元/平米才有盈利的可能。

而在此更早前已有專家預測,在粵港澳大灣區時代背景下,中山房價或將直奔3-5萬。

今年3月28日,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論道中山

她表示六七年後中山城區的房價將高達3至4萬! 而且以中山熱度,中山房價就算到了3萬,仍會繼續上升!

8月5日,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中山正前所未有地走向世界,而要真正走向世界,中山需要更寬闊的城市胸懷,以空前開放的心態去擁抱來自四海八荒的人才。

目前,選擇中山,機會尚在。

【最後一圖讀懂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