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四川省地方誌辦積極參加在京召開的《中國抗日戰爭志》專案暨中國地方抗日戰爭志工程啟動會議

2017年4月8-9日,《中國抗日戰爭志》專案暨中國地方抗日戰爭志工程啟動會議在北京召開。

中共中央候補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李培林出席會議並作題為《志記歷史,不忘初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的講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秘書長張樹軍,國家檔案局副局長、中央檔案館副館長王紹忠,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秘書長,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冀祥德,
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辦公室黨組原書記田嘉,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和百科研究部部長、全軍軍事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曲愛國,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邱新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汪朝光,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金以林等出席會議。會議由冀祥德主持。

李培林講話

李培林在講話中指出,《中國抗日戰爭志》是國家社科基金抗日戰爭研究專項工程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指辦牽頭組織編纂。啟動《中國抗日戰爭志》項目和中國地方抗日戰爭志工程,是方志界、史學界的一件喜事、盛事。編纂抗日戰爭志,可以使中華兒女銘記抗戰歷史,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可以汲取歷史智慧,

為治國理政提供借鑒;可以真正做到用史實說話,以事實批駁歪曲歷史、美化侵略戰爭的錯誤言論;可以推動國際社會正確認識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海峽兩岸共用史料、共寫史書重要講話的重要舉措。李培林強調,要努力把抗日戰爭志打造成傳世精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學術導向;要處理好史志關係,實現抗戰史研究和志書編纂的完美融合;要堅持品質第一原則,將精品意識貫穿于編纂出版全過程;積極穩妥推進抗日戰爭志專案和工程,加強組織領導和業務指導,強化溝通協作,在確保品質的前提下,按計劃快速推進編纂工作。

冀祥德講話

會上,冀祥德宣讀了《中國抗日戰爭志》編纂委員會、中國地方抗日戰爭志工程委員會及學術委員會成員名單。他指出,編纂《中國抗日戰爭志》11卷和中國地方抗日戰爭志各省級行政區域分志,是史學界和方志界的一次重大創新,是以國家利益為導向、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提升地方誌影響力的學術工程、文化工程、政治工程,具有重要的時代影響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邱新立講話

會上,邱新立對《專案實施方案》《中國地方抗日戰爭志工程實施方案》作說明,對《中國抗日戰爭志》專案和中國地方抗日戰爭志工程進行安排部署。

會議對與會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邱新立、河北省秦皇島市地方誌辦公室原主任齊家璐分別講授了《方志體裁運用》《志書篇目設計和內容編寫》。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誌工作機構及全軍軍事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主要負責人、《中國抗日戰爭志》項目各子課題負責人和課題組成員,以及中指辦、國家方志館、方志出版社有關部門負責人110余人參加會議。按照會議要求四川省地方誌辦黨組書記、主任馬小彬,綜合處、市縣誌工作處相關人員共3人參加此次會議。

按照會議安排,四川省地方誌辦參會人員參加了中國地方抗日戰爭志工程分組討論。中國地方抗日戰爭志工程主要任務為編纂地方抗戰志系列叢書,按照中國現行行政區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單獨成書,共分34分志。四川省地方誌辦承擔《四川抗日戰爭志》編纂任務。

馬小彬發言

會議期間,四川省地方誌辦主任馬小彬與西南大學、重慶市志辦相關人員進行了工作協調和商議。

具有重要的時代影響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邱新立講話

會上,邱新立對《專案實施方案》《中國地方抗日戰爭志工程實施方案》作說明,對《中國抗日戰爭志》專案和中國地方抗日戰爭志工程進行安排部署。

會議對與會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邱新立、河北省秦皇島市地方誌辦公室原主任齊家璐分別講授了《方志體裁運用》《志書篇目設計和內容編寫》。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誌工作機構及全軍軍事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主要負責人、《中國抗日戰爭志》項目各子課題負責人和課題組成員,以及中指辦、國家方志館、方志出版社有關部門負責人110余人參加會議。按照會議要求四川省地方誌辦黨組書記、主任馬小彬,綜合處、市縣誌工作處相關人員共3人參加此次會議。

按照會議安排,四川省地方誌辦參會人員參加了中國地方抗日戰爭志工程分組討論。中國地方抗日戰爭志工程主要任務為編纂地方抗戰志系列叢書,按照中國現行行政區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單獨成書,共分34分志。四川省地方誌辦承擔《四川抗日戰爭志》編纂任務。

馬小彬發言

會議期間,四川省地方誌辦主任馬小彬與西南大學、重慶市志辦相關人員進行了工作協調和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