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傳奇村寨 神秘秀山——秀山的“茶馬古道”、千年“鎮南關”卡門

秀山的“茶馬古道”、千年“鎮南關”卡門

前言

凡有古道的地方皆有卡門。古道卡門,據懸崖峭壁之險,依山勢巍峨之雄,憑一夫當關之勢,得萬夫莫開之優,立於漫漫舊時官道途中,述說遠去時光蹄鐵聲遠。

如今秀山保存最完整、最宏偉的古道卡門恐怕要數膏田茅坪“鎮南關”卡門了。

我們過了膏田水車,沿著一條機耕道直接上坡,可謂山高路陡、險象環生,又一直要上到山頂,才抵達茅坪。我只能說,爬到山頂那絕對是個體力活兒。氣喘吁吁之餘,我就在想,當年誰會住在這老遠的高山上呢?

茅坪就在山頂上,這裡人家戶不少,清一色的木房。在這塊山頂的平地,

頗有高原之勢,目之所及山型逶迤,風光旖旎。可惜,我們每到一戶人家幾乎都空無一人。碰到一位大媽,她告訴我們,這個寨子人口密集的時候有400多人,現在剩下不足40來個人在寨子裡了,都是些老頭子、老太太。400多之比30多,且幾乎都是老者,全是空巢老人,空寨率達90%,這是怎樣的觸目驚心!

當我們沿著寨子一路前行,發現茅坷裡那夕陽下閃光的石板,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條古道。茅坪就坐落在這古道的節點上,是從貴州方向的印江、思南往來秀山、酉陽的必經之道;又是這條古道上的另一個節點——從塘坳焦溪到溶溪的必經之道!

古道,我找了她好久,今天終於找到了,一個非常意外的驚喜!

關於秀山的古官道,光緒版《秀山縣誌》裡有記載,

只是今天我們在這裡,第一次真真切切地觸摸到了她的存在,心情那是相當的衝動激動感動。這是一條朝聖之道,酉陽秀山的大批的善男信女朝聖梵淨山必經於此;這是一條生命之道——當年從烏江經彭水酉陽輸送而來的鹽道;這是一條商道,數百年來留下了多少挑夫和馬幫的號子和山歌;這是一條移民之道,從思南印江、沿河、彭水往秀山不斷移民的大通道……我們推測,
居住在茅坪的張姓家族先人最初來此定居,應該就是沿著此路遷徙而來。

我們沿著古官道踏著祖先們灑下血汗的古官道繼續下山,看到一個宏偉的卡門,卡門正上字刻三字:“鎮南關”。因為山形陡峭,溝壑狹長,有此卡門,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解放初期秀山匪患猖獗,據茅坪的老人們說這裡險要的地勢曾被解放軍用於阻擊和剿滅匪徒。

關於卡門,此地還有一個傳說的。從前,幹田壩謝家一不肖子違犯家規,按族規當沉水處死,族人念及年輕力大,可行善改惡,罰他修卡門三個,一個是此卡門,另外兩個在焦溪,似乎卡門與罪人相關。當然,傳說歸傳說,當我們站在卡門跟前的時候,仿佛聽到了“鎮南關”厚重的石牆給我們講述著這“茶馬古道”上無數的英雄故事;古道蜿蜒,演繹著生命、演繹著悲壯、也演繹著英雄的讚歌!

夕陽下,我們看到一幢吊腳樓木屋,敞著一扇門。我們大喊“老人家”,果然,一個80多歲的老漢從門裡出來。老人身體健朗,老伴已經沒有了,幾個兒子在外打工,一年甚至幾年都沒回來一次。我們無法想像老人過的什麼樣的生活!但老人很樂觀,守著一幢幾代人完成的木屋、一條數百年來絡繹不絕如今已經沉寂的古道、幾棵千年大樹、一群羽毛透亮的土雞……,老人給我們展示的是頑強、達觀、錚亮的生命光澤。

外面的世界已經翻天覆地,茅坪的木屋依然,古道依然、卡門依然,仿佛時間在這裡凝固、歷史在這裡定格,發展在這裡止步……空寨不可逆轉!

幾百年來不斷繁衍的生命是否繼續在這裡演繹輪回呢?我們不知道。

選編自《秀山百姓網》網路系列作品

作者:SHE 、金彈子

演繹著生命、演繹著悲壯、也演繹著英雄的讚歌!

夕陽下,我們看到一幢吊腳樓木屋,敞著一扇門。我們大喊“老人家”,果然,一個80多歲的老漢從門裡出來。老人身體健朗,老伴已經沒有了,幾個兒子在外打工,一年甚至幾年都沒回來一次。我們無法想像老人過的什麼樣的生活!但老人很樂觀,守著一幢幾代人完成的木屋、一條數百年來絡繹不絕如今已經沉寂的古道、幾棵千年大樹、一群羽毛透亮的土雞……,老人給我們展示的是頑強、達觀、錚亮的生命光澤。

外面的世界已經翻天覆地,茅坪的木屋依然,古道依然、卡門依然,仿佛時間在這裡凝固、歷史在這裡定格,發展在這裡止步……空寨不可逆轉!

幾百年來不斷繁衍的生命是否繼續在這裡演繹輪回呢?我們不知道。

選編自《秀山百姓網》網路系列作品

作者:SHE 、金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