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楊現領:2018年中國房地產行業將面臨這6個轉變

2018年是中國住房改革20周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的起始之年,

也是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一年,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也會經歷一些更長期的轉變,大致來說,是六個轉變:

一、由快到慢

無論是投資增速、銷售增速,還是房價增速,總體的快速增長階段進入中低速增長階段,由幾乎所有城市普漲進入漲跌互現的分化階段。

這個轉變的背後是五個基礎動力:

(1)需求端,從總量擴張進入結構性的擴張,

中國總體上不缺房子了。

(2)從加杠杆到去杠杆,至少杠杆增速下降。

(3)從單主體供給到多主體供給,開發商不再壟斷供房,政府不再壟斷供地。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房進入供給。

(4)人口從農村到城市的流動,變到城市與城市之間相互流動。

(5)調控從短期改到長期,房產稅進入實質性階段,市場預期改變。

二、從新房到二手

總體上,房地產市場由以新房為主的階段進入二手房市場為主的市場,

至少是新房與二手房相互平衡、相互補充的“雙輪供給”,二手房成為供給的主要管道。2017年,24個城市二手成交大於新房。

這背後還暗含著三個基本變化:

(1)二手房的政策規範化;

(2)服務職業化,形成一批職業化的服務階層;

(3)機構連鎖品牌化,一批專業、規範、獲得消費者認可的直營與加盟品牌快速成長。

三、從數量到品質

整個房地產行業作為一個整體,需要滿足人民群眾對品質住房的需求,

從數量擴張到品質擴張,為此需要:

(1)全人口的品質需要,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對品質的定義不同,對於流動人口,安全、可支付的床位就是品質,年輕人與老人的品質需求也不同,合租單間是年輕人的品質,廚房、配套服務是老年人的品質。

(2)全品類的品質提升。租賃、新房、二手,三大品類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提升,新房“好宅化”,二手房更新再生,租賃標準化是基本趨勢。

(3)全產業鏈服務能力的再造。今天,整個行業的產業鏈服務體系都是以數量與規模擴張的模式形成的,品質的供應鏈幾乎沒有形成,從早期的設計到後期的服務,租賃服務、物業服務等圍繞居住的“服務鏈”還有很大的改造空間。

四、從購到租

這個轉變已經講過,不多講,主要是三個紅利:

(1)租金的紅利。長期來看,租金會持續上升,漲幅主要取決於收入增速。

(2)B2C崛起的機構化紅利。

(3)運營的紅利。租賃產業化的價值歸宿一定是運營。

五、從線下到線上

消費者的線上行為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遷:

(1)資訊消費前置,線上消費越來越前置於線下消費,越來越多的用戶在帶看 或交易前已經是深度的互聯網用戶,或者說,線下的行業實際上 已經被線上牽引;

(2)資訊消費越來越“重”,使用者對資訊的消 費密度、消費時長都在往“重”的方向遷移,隨著資訊的透明和內 容的豐富,資訊消費只會更重。

(3)線上與線下消費的時長在逆轉,現在鏈家線上用戶的消費時長往往超過 3 個月,遠遠大於線下行業的累積時間。

(4)交互越來越深。鏈家的線上用戶通 過 IM 等線上工具與經紀人進行深度的互動,越來越多的交易流 程被線上線。

(5)消費者本身開始成為資訊和內容的生產者, 互聯網資訊和內容從PGC向UGC逐步轉變。

六、從開發到運營

未來值錢的高估值的千億市值公司一定會更多地出現在運營領域,總體是介個細分領域:

(1)租賃的運營服務商,今天最高的約200億市值,未來會出現千億市值的公司。

(2)存量房的更新改造運營服務。這個機會更大,未來會出現大型的二手房運營服務商。

(3)以房產作為基礎資產的REITS。

(本文系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在第九屆地產中國論壇上的演講。)

資訊消費只會更重。

(3)線上與線下消費的時長在逆轉,現在鏈家線上用戶的消費時長往往超過 3 個月,遠遠大於線下行業的累積時間。

(4)交互越來越深。鏈家的線上用戶通 過 IM 等線上工具與經紀人進行深度的互動,越來越多的交易流 程被線上線。

(5)消費者本身開始成為資訊和內容的生產者, 互聯網資訊和內容從PGC向UGC逐步轉變。

六、從開發到運營

未來值錢的高估值的千億市值公司一定會更多地出現在運營領域,總體是介個細分領域:

(1)租賃的運營服務商,今天最高的約200億市值,未來會出現千億市值的公司。

(2)存量房的更新改造運營服務。這個機會更大,未來會出現大型的二手房運營服務商。

(3)以房產作為基礎資產的REITS。

(本文系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在第九屆地產中國論壇上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