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18個小細節,看1個大德國

在德國,和國內有許多不同的小細節,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處處顯示出一種德式的精神,令人動容,讓人越來越喜歡這裡的生活。

1、德國房間燈的開關都有半個手掌大小,

根本不用擔心濕手開燈觸電的問題,有需要時胳膊碰一下輕鬆就能開關。

2、德國自從宣佈逐步廢除核能之後,電費漲幅也很大,德國家庭幾乎所有的暖氣都有檔位調節,節省能源,隨用隨開,不用可以及時關閉。

3、德國民居房頂都鋪著瓦片,在房檐處都裝有橫向的金屬攔水槽。下雨時雨水會順著傾斜的房頂流到攔水槽,再通過外牆樹立的排水管直接流到下水道。所以德國的房檐下永遠不會出現水簾洞般的景象。而收集的雨水則儲存起來用於澆花灌溉。

4、德國洗手間裡看不見馬桶的水箱,水箱都做在牆裡了,

碩大的沖水開關也是嵌在牆上的。這有什麼特別嗎?想一想其實挺可怕的,這意味著馬桶水箱裡的機關零件必須泡在水裡幾十年不能壞,對中國馬桶你有這個信心嗎?

5、德國人在牆面貼瓷磚時,瓷磚間抹灰縫隙的標準寬度是5mm,而不是象中國貼瓷磚時縫隙盡可能緊密。

一是縫隙中可以釘釘子無需破壞牆面;二是較寬的縫隙易於清潔;三是瓷磚邊緣有誤差,很難絕對平直,較寬的縫隙比緊密的縫隙能讓瓷磚接縫的誤差更不顯眼。

6、在德國所見各種衛生間——公司、餐館、車站、火車、景點、旅館、家庭,甚至公園流動衛生間,都會同時放置兩卷甚至更多的卷紙,擦手紙也是如此,你無需擔心用完衛生間才發現紙沒了。

習慣了這種生活,回國經常出現尷尬的事情。。。

7、行駛緩慢兩道並一道的時候,也是左一輛右一輛左一輛右一輛,“拉鍊式”並道,沒有人破壞規矩,也很少有人鳴笛。

8、德國帶鎖的門大部分都是L形下壓式開鎖的門把手,可以用胳膊肘壓下把手開門。開關也很大,也是為了方便。

9、德國人工貴,餐廳服務員少卻效率高,大多數情況下服務員都面帶笑容,經常一個人負責十幾個桌子也不會摔盤子讓你快吃完。而中國滿堂跑的服務員卻叫不來一個。

10、在德國公共場所經常能看到殘疾人,甚至還見過兩次盲人牽著導盲犬坐火車。開始有點奇怪德國怎麼這麼多殘疾人。實際上社會對殘疾人無歧視加上無障礙設施遍佈,殘疾人出行公共場所很方便,才顯得殘疾人多。

11、開關下面一般都配有插頭,據說方便打掃之類的。

12、除了農田和工地,在德國很少能看到裸☆禁☆露的土地,不是鋪了草坪就是鋪了磚石,所以大風天氣裡空氣中也沒有浮土。

13、德國居室的門大都極其厚重,比寫字樓防火門差不了多少,據說裡面加有隔音材料。門邊有一個突出來的邊條,關門時邊條會蓋住門縫(沒法兒在門縫裡看人了);二是門與門框之間都貼有厚實的膠條,密封性極佳,防塵隔音(壞處是摔門而出時很難有音響效果)。

14、公共設施,學校很少會精裝修,多採用水泥牆面直接配色,簡單大方。

15、德國的窗戶有兩種打開方式,一種是常規的橫向內拉全開,一種是縱向小角度內傾,後者相當於在窗戶上端開了個大縫,既透氣又不會漏雨。也不用擔心颳風的時候窗戶會亂撞。一般都有戶外遮陽捲簾,放假了可以拉上捲簾,睡到昏天黑地。

16、德國加油站幾乎都是自助加油,然後去櫃檯交款,好像沒有人有加完油趕緊跑掉的想法。

17、進出大門的時候,你前面的人永遠會幫你支一下門,而你也習慣性的給後來的人支一下門。

18、垃圾分類,習慣了垃圾分類,習慣了看著日子倒垃圾,回國時每次扔紙和塑膠瓶都覺得哪裡不對勁兒。

才顯得殘疾人多。

11、開關下面一般都配有插頭,據說方便打掃之類的。

12、除了農田和工地,在德國很少能看到裸☆禁☆露的土地,不是鋪了草坪就是鋪了磚石,所以大風天氣裡空氣中也沒有浮土。

13、德國居室的門大都極其厚重,比寫字樓防火門差不了多少,據說裡面加有隔音材料。門邊有一個突出來的邊條,關門時邊條會蓋住門縫(沒法兒在門縫裡看人了);二是門與門框之間都貼有厚實的膠條,密封性極佳,防塵隔音(壞處是摔門而出時很難有音響效果)。

14、公共設施,學校很少會精裝修,多採用水泥牆面直接配色,簡單大方。

15、德國的窗戶有兩種打開方式,一種是常規的橫向內拉全開,一種是縱向小角度內傾,後者相當於在窗戶上端開了個大縫,既透氣又不會漏雨。也不用擔心颳風的時候窗戶會亂撞。一般都有戶外遮陽捲簾,放假了可以拉上捲簾,睡到昏天黑地。

16、德國加油站幾乎都是自助加油,然後去櫃檯交款,好像沒有人有加完油趕緊跑掉的想法。

17、進出大門的時候,你前面的人永遠會幫你支一下門,而你也習慣性的給後來的人支一下門。

18、垃圾分類,習慣了垃圾分類,習慣了看著日子倒垃圾,回國時每次扔紙和塑膠瓶都覺得哪裡不對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