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這部反烏托邦小說裡,人們再次體會到 “Free to Decide” 的重要性

在今天的推送前

先允許我們為搖滾樂隊小紅莓(The Cranberries)主唱

多洛絲·奧·瑞沃丹(Dolores O'Riordan)

表達哀悼

作為一位偉大流行但同時富有創造力的女性搖滾樂者

90年代的Dolores和他的樂隊

那令人振奮的聲音,表達愛與和平,信任與勇敢

總是讓人難忘

而在去年,一場在好萊塢鬧的紛紛揚揚的“me too” 運動,女性議題再次成為大眾討論的中心,當這場運動愈演愈烈,以凱薩琳·德納芙為首的女演員,為警惕“me too” 運動的矯枉過正呼籲大眾冷靜。

這些多元女性聲音的出現讓我們感動。

正如Dolores的這首歌:

“Free to Decide”

同樣是去年,根據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小說《使女的故事》改編劇集的全球範圍內爆紅,再一次將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帶入了大眾視野,在這部以未來女性處境為主題的科幻反烏托邦劇集裡,人們再次體會到 “Free to Decide” 的重要性。

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創作生涯,阿特伍德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這一部《使女的故事》,她從未停止在作品中發出她對世界獨特的觀察。她的警惕、憤怒,在不同時期也影響著我們這個時代。今天我們選擇了這部經典小說中的9個引語,伴著小紅莓的《Free to Decide》,回顧這位女作家的獨特聲音。

- 1 -

Ignoring isn’t the same as ignorance, you have to work at it.

視而不見不同於無知,你得勞神費力才能做到視而不見。

- 2 -

I wait. I compose myself. My self is a thing I must now compose, as one composes a speech. What I must present is a made thing, not something born.

我等待著。儘量理清思緒,讓自己安靜下來。

我自身就是此刻我必須整理清楚的東西,恰如整理一篇演講稿。我必須呈上的是人為的我,而不是本來的我。

《使女的故事》劇照

- 3 -

Better never means better for everyone. It always means worse, for some.

所謂更美好,並非對人人而言都是如此,他說。對某些人,它從來都意味著更糟。

- 4 -

He was not a monster, to her. Probably he had some endearing trait: he whistled, offkey, in the shower, he had a yen for truffles, he called his dog Liebchen and made it sit up for little pieces of raw steak. How easy it is to invent a humanity, for anyone at all. What an available temptation.

她不相信他是個魔鬼。對她而言不是個魔鬼。

也許他不乏可愛之處: 比如沖澡時會哼著不成調的口哨,喜歡吃巧克力糖,用德語裡親昵的稱呼喚自己的愛犬,用小塊的生牛排逗它坐立。塑造一個充滿人性的人不管對誰都是輕而易舉的事。

《使女的故事》劇照

- 5 -

I used to think of my body as an instrument, of pleasure, or a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or an implement for the accomplishment of my will . . . Now the flesh arranges itself differently. I’m a cloud, congealed around a central object, the shape of a pear, which is hard and more real than I am and glows red within its translucent wrapping.

過去我一直把自己的身體視作一件尋求快樂的工具,

或是一種交通手段,一件實現願望的用具。我可以用它來跑步,按各種鍵鈕,幹各種事情。雖說談不上萬能,我的身體畢竟還是敏捷、唯一、堅強並忠實於我的。

- 6 -

That was one of the things they do. They force you to kill, within yourself.

這是他們的滔天大罪之一。逼著人們去扼殺,心靈的扼殺。

《使女的故事》劇照

- 7 -

Freedom, like everything else, is relative.

自由,如同其他所有東西,純屬相對而言。

- 8 -

The problem wasn’t only with the women, he says.The main problem was with the men. . . You know what they were complaining about the most? Inability to feel. . .Do they feel now? I say. Yes, he says, looking at me. They do.

過去的問題並不全在女人身上,他說。最大的問題還在男人......你知道他們那時候抱怨最多的是什麼嗎?是沒有感覺。男人們甚至開始對性失去興趣。對婚姻也興味索然。現在他們有感覺嗎?我說。是的,他說,目光望著我。

《使女的故事》劇照

- 9 -

You can't help what you feel but you can help how you behave.

人們無法控制情感,但有辦法控制行為。

1984年,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開始在“西柏林”(West Berlin)居住.《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也寫於那個時期。冷戰時期特殊的歷史氛圍也隱約出現在整本小說中。

當時的阿特伍德,在書中寫道:“不可依賴太多,任何事都可能發生。”

她的警惕早在三十年前就存在,這也許就是我們閱讀阿特伍德的理由。

(完)

本文部分內容編譯自 企鵝讀書

所有中譯皆出自新版《使女的故事》中文版

感謝譯者陳小慰老師

關於《使女的故事》,你還可以瞭解的

(點擊下方題目直接閱讀)

相關圖書推薦

《使女的故事》

[加]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著

陳小慰|譯

阿特伍德發表於 1985 年的經典作品,其探討的女性生育自由、代孕、人口衰退、環境惡化等問題,在當今重又引發熱議:“阿特伍德的小說正在成為現實”。

2017 年 4 月,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劇集瞬間成為全球熱門話題,並斬獲艾美獎五項大獎,其熱度還在不斷發酵。第二季已確定將於 2018 年 4 月首播。

《使女的故事》現已開始全面銷售

歡迎到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到豆瓣給點個想讀

上海譯文版阿特伍德作品已出版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文集六種

《洪水之年》

《跳舞女郎》

《別名格雷絲》

《盲刺客》

《強盜新娘》

《瘋癲亞當》

如您對本套阿特伍德文集感興趣

上海譯文

文學|社科|學術

名家|名作|名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關注

- 7 -

Freedom, like everything else, is relative.

自由,如同其他所有東西,純屬相對而言。

- 8 -

The problem wasn’t only with the women, he says.The main problem was with the men. . . You know what they were complaining about the most? Inability to feel. . .Do they feel now? I say. Yes, he says, looking at me. They do.

過去的問題並不全在女人身上,他說。最大的問題還在男人......你知道他們那時候抱怨最多的是什麼嗎?是沒有感覺。男人們甚至開始對性失去興趣。對婚姻也興味索然。現在他們有感覺嗎?我說。是的,他說,目光望著我。

《使女的故事》劇照

- 9 -

You can't help what you feel but you can help how you behave.

人們無法控制情感,但有辦法控制行為。

1984年,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開始在“西柏林”(West Berlin)居住.《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也寫於那個時期。冷戰時期特殊的歷史氛圍也隱約出現在整本小說中。

當時的阿特伍德,在書中寫道:“不可依賴太多,任何事都可能發生。”

她的警惕早在三十年前就存在,這也許就是我們閱讀阿特伍德的理由。

(完)

本文部分內容編譯自 企鵝讀書

所有中譯皆出自新版《使女的故事》中文版

感謝譯者陳小慰老師

關於《使女的故事》,你還可以瞭解的

(點擊下方題目直接閱讀)

相關圖書推薦

《使女的故事》

[加]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著

陳小慰|譯

阿特伍德發表於 1985 年的經典作品,其探討的女性生育自由、代孕、人口衰退、環境惡化等問題,在當今重又引發熱議:“阿特伍德的小說正在成為現實”。

2017 年 4 月,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劇集瞬間成為全球熱門話題,並斬獲艾美獎五項大獎,其熱度還在不斷發酵。第二季已確定將於 2018 年 4 月首播。

《使女的故事》現已開始全面銷售

歡迎到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到豆瓣給點個想讀

上海譯文版阿特伍德作品已出版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文集六種

《洪水之年》

《跳舞女郎》

《別名格雷絲》

《盲刺客》

《強盜新娘》

《瘋癲亞當》

如您對本套阿特伍德文集感興趣

上海譯文

文學|社科|學術

名家|名作|名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