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曲周“零彩禮”新娘李曉利當選2017“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2017 · 感動英雄

1月12日上午,備受廣大讀者關注的2017“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評選結果在河北日報報業集團揭曉,

曲周縣零彩禮新娘李曉利成功入選,邯鄲唯一。

曲周“零彩禮”新娘李曉利

試圖改變風氣的李曉利,婚禮一切從簡,沒有彩禮、車子、房子、首飾。

新娘李曉利展示新郎親手打制的彈殼戒指

“零彩禮”新娘李曉利

一位農村姑娘,

在彩禮亂象中不隨波逐流,

反而果決地打破傳統文化枷鎖,

挑戰世俗目光,

做了一名零彩禮新娘。

這份愛的勇氣,

醇厚又清冽,

照見了婚姻情感中的本心與真摯。

2017年國慶期間,曲周縣的新娘李曉利的“零彩禮”做法像一股清風,引領起社會新風尚。

李曉利說,她最在意的是賈志新對她的感情以及他的人品。她決定“零彩禮”出嫁,不意味著自我“貶值”。相反,她覺得,越是獨立的女人才越值錢。她獨立慣了,對物質沒有那麼大的欲望。而且,她“零彩禮”出嫁,可以減輕兩個家庭的經濟負擔,何樂而不為?

緣起:新娘執意“零彩禮”出嫁

賈志新和李曉利是一對“80後”小夫妻,2016年7月經媒人介紹認識後,由於志趣相投很快墜入愛河。

今年春節後,兩人開始談婚論嫁。按照當地習俗,結婚前男方要給女方彩禮。當下,當地的彩禮通常包括20萬元左右的現金、一棟位於市區或者縣城的住房、一輛價值十余萬元的小轎車、“三金”、鑽戒和若干見面禮金等等。

出於對當地日益高漲的“天價彩禮”的反感,新娘李曉利在婚禮前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決不隨波逐流,自己要做一名“零彩禮”新娘。

李曉利向賈志新說了自己的想法。

賈志新表示贊同,但也擔心這樣會委屈了自己的新娘。善解人意的李曉利卻說,很多人認為彩禮要得越多,越顯示男方對女方的尊重,可她不這麼想。天價彩禮只會增加雙方家庭的經濟負擔,給雙方的感情增加隔閡。在她心裡,真愛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所以,她堅決不要彩禮。

李曉利坦言,得知她的想法時,一開始她的母親、哥哥和弟弟都有些不理解,也無法接受。

她父親過世早,母親一直把她當“寶貝疙瘩”養著。如今女兒出嫁,居然一分錢彩禮不要。這不是讓鄉親們笑話嗎?

李曉利說,她最在意的是賈志新對她的感情以及他的人品。她決定“零彩禮”出嫁,不意味著自我“貶值”。相反,她覺得,越是獨立的女人才越值錢。她獨立慣了,對物質沒有那麼大的欲望。而且,她“零彩禮”出嫁,可以減輕兩個家庭的經濟負擔,何樂而不為?經過她一遍遍耐心溝通,最終全家人都表示尊重她的決定。

10月5日,一場簡樸卻不乏浪漫與溫馨的婚禮,在西河道村一個農家小院進行。賈志新和李曉利結婚了!

在婚禮現場,新郎賈志新拿出一枚“特殊”的結婚戒指——他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用子彈殼手工打造的戒指!面對如此特別的一件愛情信物,李曉利笑得很是幸福。

影響:“零彩禮”逐漸獲得社會認可

“最欣慰的感受,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可我們的選擇。此前不久滄州河間一對新人,新娘也是‘零彩禮’,當地的市委書記還親自送上了禮物和祝福,相信這個隊伍會越來越壯大;再就是終於得到了母親和兄弟們的認可,說實話,婚禮前他們雖然尊重我的選擇,但心裡還是有些埋怨,但婚禮後眾多鄉親和社會的稱讚,還有更多年輕人的加入,(親人們)終於認為我做的對了。”李曉利高興地說。

李曉利講述,一場“不同尋常”的婚禮,讓她和愛人賈志新認准了彼此。“房子、車子,我們都會靠著自己的雙手去打拼,終究會擁有。但一個對的人不好找,遇到了就不能錯過。”

對於沒給妻子彩禮的事,曾有人開玩笑說賈志新白撿了個媳婦,對此,他一笑了之。賈志新說,“天價彩禮”對鄉村務農為生的普通家庭是沉重的負擔,不少家庭因為彩禮而負債累累,甚至婚後產生矛盾,影響夫妻感情。“曉利不要彩禮,從我的角度來說更多的是感動,我一定會用實際行動回報她的選擇,讓她幸福一生。”

在採訪中小倆口還告訴記者,當天的婚禮,他們也沒有選擇大擺宴席,以免造成鋪張浪費,除了此前媒體報導的“彈殼婚戒”外,婚禮當天在農家院中的喜宴就是普通的大鍋菜,所有花費都是夫妻倆工作攢下的錢。

“零彩禮”應該是我們時代的風尚

“零彩禮”新娘的新聞一出,社會輿論一片叫好之聲。本報評論員撰文指出,“在一個注重利益變現、熱衷‘走捷徑’的時代裡,一些人青睞‘撈現成’,希望過上安穩、富足的生活。彩禮越多意味著男方家裡越富足、對女方越看重和在意,這樣的‘文化枷鎖’,讓許多年輕人不堪重負、苦不堪言,甚至導致了情感鏈條的脫節與斷裂,少數有情人非但沒有成為眷屬,反而形同陌路。尊重自己的內心,不屈從世俗的偏見與壓力,‘不要一分錢’的新娘,並不會因此降低她的身價。面對‘彩禮亂象’,又有多少人具備她這樣‘愛的勇氣’?這個世界的分量與品質,與我們每個人的角色扮演息息相關;當‘零彩禮’得到更多的尊重與社會認同,錯亂的‘彩禮文化’才會重回正軌。”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零彩禮”應該是我們時代的風尚》:“結婚過日子,最主要是兩個人過得好,相互包容,金錢不能衡量一切……簡單、質樸、回歸本心的婚嫁風俗,是年輕人發自內心的渴求,也應該是我們時代的風尚。”

最終全家人都表示尊重她的決定。

10月5日,一場簡樸卻不乏浪漫與溫馨的婚禮,在西河道村一個農家小院進行。賈志新和李曉利結婚了!

在婚禮現場,新郎賈志新拿出一枚“特殊”的結婚戒指——他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用子彈殼手工打造的戒指!面對如此特別的一件愛情信物,李曉利笑得很是幸福。

影響:“零彩禮”逐漸獲得社會認可

“最欣慰的感受,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可我們的選擇。此前不久滄州河間一對新人,新娘也是‘零彩禮’,當地的市委書記還親自送上了禮物和祝福,相信這個隊伍會越來越壯大;再就是終於得到了母親和兄弟們的認可,說實話,婚禮前他們雖然尊重我的選擇,但心裡還是有些埋怨,但婚禮後眾多鄉親和社會的稱讚,還有更多年輕人的加入,(親人們)終於認為我做的對了。”李曉利高興地說。

李曉利講述,一場“不同尋常”的婚禮,讓她和愛人賈志新認准了彼此。“房子、車子,我們都會靠著自己的雙手去打拼,終究會擁有。但一個對的人不好找,遇到了就不能錯過。”

對於沒給妻子彩禮的事,曾有人開玩笑說賈志新白撿了個媳婦,對此,他一笑了之。賈志新說,“天價彩禮”對鄉村務農為生的普通家庭是沉重的負擔,不少家庭因為彩禮而負債累累,甚至婚後產生矛盾,影響夫妻感情。“曉利不要彩禮,從我的角度來說更多的是感動,我一定會用實際行動回報她的選擇,讓她幸福一生。”

在採訪中小倆口還告訴記者,當天的婚禮,他們也沒有選擇大擺宴席,以免造成鋪張浪費,除了此前媒體報導的“彈殼婚戒”外,婚禮當天在農家院中的喜宴就是普通的大鍋菜,所有花費都是夫妻倆工作攢下的錢。

“零彩禮”應該是我們時代的風尚

“零彩禮”新娘的新聞一出,社會輿論一片叫好之聲。本報評論員撰文指出,“在一個注重利益變現、熱衷‘走捷徑’的時代裡,一些人青睞‘撈現成’,希望過上安穩、富足的生活。彩禮越多意味著男方家裡越富足、對女方越看重和在意,這樣的‘文化枷鎖’,讓許多年輕人不堪重負、苦不堪言,甚至導致了情感鏈條的脫節與斷裂,少數有情人非但沒有成為眷屬,反而形同陌路。尊重自己的內心,不屈從世俗的偏見與壓力,‘不要一分錢’的新娘,並不會因此降低她的身價。面對‘彩禮亂象’,又有多少人具備她這樣‘愛的勇氣’?這個世界的分量與品質,與我們每個人的角色扮演息息相關;當‘零彩禮’得到更多的尊重與社會認同,錯亂的‘彩禮文化’才會重回正軌。”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零彩禮”應該是我們時代的風尚》:“結婚過日子,最主要是兩個人過得好,相互包容,金錢不能衡量一切……簡單、質樸、回歸本心的婚嫁風俗,是年輕人發自內心的渴求,也應該是我們時代的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