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4月10日四平這家工廠全面拆除,它曾經亞洲最大……

2017年4月10日,四平聯合收割機廠全面拆除,引發了眾多網友的感慨。

@七槍拍案驚奇:小的時候看花燈四平最大的花燈不是收割機的就是聯合化的,那會經常去收割機廠偷煤回家燒火取暖,

這麼大的國有企業,當我長大了, 它確消失了,懷念那時候...

@我們奔跑吧妞兒:車間好大,小時候媽媽總帶我去。

@和諧和鞋:收割機大喇叭、收割機俱樂部、收割機幼稚園、收割機子弟小學、逢年過節成筐發蘋果橘子,只能是回憶了!

@收割機老工人:那時真是一機難求,不少人托我買收割機。能成為收割機廠的一員,每個職工都覺得倍有面兒。

說起四平,你會給他怎樣的定義?英雄城?衛生城?都沒錯。

但更具代表性的或許是——“老工業基地”。

建國初期,四平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之一,傳統裝備製造業發展勢頭強勁,“三機兩車一器”(收割機、裝載機、鼓風機、改裝車、客車、換熱器)聞名全國,其中農機裝備產業倍受矚目,曾是中國農機裝備領域的一面旗幟。

1964年的“五一”勞動節前夕,四平聯合收割機廠製造出了新中國第一台大型自走式聯合收割機,填補了國內空白。麥收時節,這台名為“東風牌”的聯合收割機,順利進行了實地收割,標誌著我國不能生產大型收割機的歷史一去不復返。此後,四平生產的農機產品遍佈全國,不僅滿足了國內農業生產的需要,還遠銷到泰國、沙特、烏克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四平農機裝備產業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

近十幾年來,一座座老廠區搬離市區,一個個大煙囪陸續倒下,取而代之的是高樓大廈、綠樹成蔭。四平老工業城區被賦予了多功能中心城區的新內涵,四平也因此煥發出了新風采。

四平聯合收割機廠曾經是中國第一家、亞洲最大的聯合收割機製造廠家,

全國農機行業組長廠家,是新中國聯合收割機的發祥地和搖籃,是我國聯合收割機生產製造標準的制定者和參與者。

上世紀六十年代四平聯合收割機廠誕生了中國第一台大型自走式穀物聯合收割機,

成為獻給共和國十五歲生日的最好禮物,使四平這座城市名聞全國乃至世界,讓幾代四平人引以為榮。

閑言少敘,跟彩練新聞小編一起回顧下四平聯合收割機廠發展史

1942年,四平收割機廠正式成立;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迅速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根據東北人民政府的規劃,四平聯合收割機廠(時為遼西第二機械廠)被列為東北地區第一批農業機械定點生產企業;

1950年,國家對企業進行投資擴建;

1957年,企業重點發展農業機械生產,先後研製並生產了噴霧器、綜合鏟趟機等15種馬拉農具和機引農具,累計產量達283840台;

1964年4月底,成功製造出我國第一台大型自走式穀物聯合收割機;

第一台大型自走式穀物聯合收割機的成功研製,標誌著我國不能生產大型收割機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從第一台聯合收割機誕生,被命名為“東風”牌,至今已有70餘年的歷史,“東風”牌收割機承載了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歷史使命,被賦予更多的政治意義。

根據東北人民政府的規劃,四平聯合收割機廠(時為遼西第二機械廠)被列為東北地區第一批農業機械定點生產企業;

1950年,國家對企業進行投資擴建;

1957年,企業重點發展農業機械生產,先後研製並生產了噴霧器、綜合鏟趟機等15種馬拉農具和機引農具,累計產量達283840台;

1964年4月底,成功製造出我國第一台大型自走式穀物聯合收割機;

第一台大型自走式穀物聯合收割機的成功研製,標誌著我國不能生產大型收割機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從第一台聯合收割機誕生,被命名為“東風”牌,至今已有70餘年的歷史,“東風”牌收割機承載了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歷史使命,被賦予更多的政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