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農村,老人常說:“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什麼意思?

相信生活在農村的朋友,總是會聽到老一輩的人,說一些農村的俗語老話,很多人認為這些俗語是老人們亂編的,其實不是,大部分俗語都是農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

並不是空穴來風,這些俗語中有的生動有趣,念起來朗朗上口,有的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對農業的大致預測等等,因為地區的差異,說法會有所不同,但想要表達的意義還是大致相同的。

當然了,俗語也分很多種,有的是農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

觀察氣象經驗總結出來的氣象俗語,有的是總結出來的農業俗語,也有根據衛生保健知識概括而成的衛生諺語,還有社會俗語和學習俗語等等,種類不同,表達的意思也就不一樣。

那麼老人常說的,“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又是什麼意思呢?大家都知道,

大寒是二十節氣之一,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這個時候,寒潮南下頻繁,大部地區都將面臨,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等等。

老人說,大寒那幾天吹的要是北風,天氣就會變得更寒冷一些,

相反,如果那段時間吹的是南風,相對來說,天氣就會稍微暖和一點,大寒要是不冷,正月就冷了,冷的狗都不想活動,所以攆都攆不出去,其實這句俗語放到現在並不是很準確,天氣冷不冷,是根據氣候等多方面因素來決定的。

這句老話,表達的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就是大寒的時候,溫度宜冷不宜暖,因為天氣冷的話,許多病蟲害就能凍死,來年莊稼好,就能豐收,但是“大寒”期間如果氣溫偏高,小麥、油菜等越冬作物提早萌動,長勢較旺,一旦遇到倒春寒,容易遭受低溫的危害,使農作物不能正常生長而欠收減產。

其實大寒期間,如果能下一場大雪是最好不過了,且不說雪是越冬農作物溫暖的被窩,可以保護小麥安全過冬。雪還有固氮能力,可同時吸附空氣中的固體微粒,一場大雪等於給大地萬物施了一次複合肥料。到了開春,積雪融化,還可以減輕春旱對冬小麥的影響,保障冬小麥返青,獲得好的收成。

農村這樣的俗語,還有很多,最後再給大家說一個,“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希望知道的朋友在下方留言,幫我解答一下。

農村這樣的俗語,還有很多,最後再給大家說一個,“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希望知道的朋友在下方留言,幫我解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