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軍國主義最後的瘋狂,日軍特有的多種自殺式作戰

戰爭後期局勢已經十分明朗,回天無力的日本敗局已定,但步入瘋狂的的日本不願承認失敗的事實,決定進行最後的垂死掙扎。日本當時準備實施以“本土大決戰”為名的“一億玉碎”的總攻,

日軍在本土成立了兩個總軍,分別由杉山元陸軍元帥和畑俊六陸軍元帥指揮。總軍是日軍戰時最大編制單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共有5個總軍級編制單位,即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南方軍和本土的第一總軍、第二總軍。日本集中了1萬多架飛機,53個步兵師團又25個旅團,共計235萬人,還有近400萬陸、海軍的文職人員,25萬特種衛戍部隊,2800萬民兵。這2800萬民兵中包括15歲至60歲的男人和17歲至45歲的女人。
據1945年9月出版的《日本投降記》一書記載,日本的總決戰計畫是“狠毒殘忍到極點的”。

這個計畫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撤退中國華中、華南日軍,毀滅江南精華區。包括毀滅廣州和武漢,毀滅京滬杭三角洲內一切建築物。第二階段:從事本土及中國黃河以南之防禦戰。

第三階段:最後決戰階段,即日本、偽滿、朝鮮的整個毀滅階段。包括全力保衛東京,以自殺戰術阻抗盟軍,如果東京陷落,即向盟國無條件投降。東京投降後,中國華北、東北及朝鮮的日軍必須繼續決戰,直至全軍覆滅,不許一兵一卒投降或活命。

報紙稱,硫磺島日軍決以"血肉長城抵抗美軍的油鐵洪流",在最後時刻,"日軍肉攻隊"採取"淒壯新戰術":"洞穴埋置空桶,士兵懷抱地雷入內,上蓋泥土",待大隊美軍士兵經過,便“點火線以身殉國"。《香港日報》在頭版頭條報導《栗林最高指揮官命令,最後反攻全軍玉碎》,刊登了栗林忠道三月十七日深夜給天皇的"訣別電":"戰局已臨最後關頭,職站在前線,祈禱皇國必勝及安泰", "目下彈盡兵寡,

決作孤注一擲,粉身碎骨,以報皇恩,謹率領士卒,高呼聖皇萬歲,籍此永訣。"然後栗林忠道便切腹自盡了。

不光是陸軍,海軍的神風特攻隊也十分有名,每次出擊都是有去無回,完全是在浪費寶貴的海軍飛行員。當時的日本甚至還開發了一種櫻花自殺火箭機,

這種小型飛機本身就是一個大炸彈,戰鬥時由零式帶到美軍艦隊附近,然後啟動推進直沖美軍艦艇以期能夠炸沉一兩艘,可笑的是幾次行動連美軍的皮也沒蹭到,因為零式掛載了自殺小飛機後行動變得笨拙遲緩,完全成了美國人眼中的活靶子,不費吹灰之力就殲滅了日本的飛行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