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它的長相類似動物的膝蓋,用於治病效果令人意外!

今天要說的牛膝並不是我們經常見到的水牛的膝蓋,而是一種中草藥。陶弘景曾說:“其莖有節,似牛膝,故以為名。”古人有些時候命名中藥時就是依據它長的像什麼而命的名。

牛膝是多年生草本莧科植物牛膝的根。多生長在屋旁、林緣、山坡草叢中。分佈于除東北以外的全國廣大地區,有些地區大量栽培,以河南產的懷牛膝為道地藥材。于冬季莖葉枯萎時採挖。以根長、肉肥、皮細堅實、黃白色者為佳。

關於牛膝,大概一般人只會知道牛的膝蓋,

那麼作為中草藥的牛膝有什麼功效呢?中醫認為,牛膝性味苦、甘、酸、平,歸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水通淋、引火下行等的功效。

牛膝活血化瘀,可以用於多種血瘀病證的治療,性善下行,擅長於活血通經,其活血祛瘀的作用有疏利降泄的特點,尤其多用於婦科、傷科瘀血凝滯的病證。治療瘀阻經閉、通經、月經不調、月經不調、產後腹痛,比如《醫林改錯》中的血府逐瘀湯,

常常與當歸、桃仁、紅花等活血祛瘀、調經止痛藥物一同使用。治療跌打損傷、腰膝瘀痛,比如《傷科補要》中的舒筋活血湯,與續斷、當歸、桃仁、紅花等活血療傷止痛藥一起使用。

牛膝能補益肝腎、強筋健骨,治療肝腎虧虛的腰痛、腰膝酸軟,

如《福壽精方》續斷丸,與杜仲、續斷、補骨脂等補肝腎、強筋骨藥物一起使用。治療痹痛日久、腰膝酸痛,比如《千金方》中的獨活寄生湯,與獨活、桑寄生等祛風濕、止痹痛藥物一起使用。治療濕熱成痿、足膝痿軟,比如《醫學正傳》中的三妙丸,與蒼術、黃柏等清熱燥濕藥物一起使用。

牛膝性善下行,能通淋祛瘀。治療熱淋、血淋、砂淋,比如《千金方》中的牛膝湯,與冬葵子、瞿麥、車前子、滑石等利水通淋藥物一同使用。

治療水腫、小便不利,比如《寄生方》中的加味腎氣丸,與地黃、澤瀉、車前子等滋腎、利尿消腫藥物一起使用。

牛膝味苦善泄降,能導熱下瀉、引血下行,用來降上炎的火。治療火熱上炎、血熱上溢的病證,表現為頭痛、眩暈、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及吐血、衄血等症狀,

都可以使用。治療肝陽上亢的頭痛眩暈,比如《醫學衷中參西錄》中的鎮肝息風湯,常常與代赭石、生牡蠣、生龜板等平肝滋陰潛陽藥物一起使用。治療胃火上炎導致的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病症,比如《景嶽全書》中的玉女煎,與地黃、石膏、知母等清胃滋陰降火藥一起使用。治療氣火上逆、迫血妄行導致的吐血、衄血等,常與白茅根、梔子、代赭石等涼血止血藥一起使用,用來引血下行、降火止血。

牛膝作為中草藥功效非常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牛膝是動血的藥物,所以孕婦和月經過多的人還是不要使用的好。

【本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原創出品,作者蜀蜀,圖片來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使用】

用來引血下行、降火止血。

牛膝作為中草藥功效非常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牛膝是動血的藥物,所以孕婦和月經過多的人還是不要使用的好。

【本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原創出品,作者蜀蜀,圖片來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