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東風汽車集團強化高品質增長 2018再次挑戰450萬輛

文 | 汽車產經網 白朝陽

2018年初,當各個車企紛紛曬出去年銷量成績單時,

東風汽車集團也已交卷。全年實現了412萬輛銷量,居行業第二。412萬輛的銷量和去年年初設定的450萬輛的目標有一定差距,也比2016年427.7萬輛的銷量有所下滑。

雖然銷量數字看似並不理想,但2017年的東風汽車,也算是交出了一張合格的成績單。

首先是重磅產品的大規模投放。

2017年僅在乘用車市場,東風累計投放20餘款新產品,中高端產品比例增加5.6%。東風風神AX4、新AX7、東風標緻5008、東風雪鐵龍C5天逸等受市場歡迎的SUV車型成功投放市場。

東風風光580、東風啟辰T90、東風日產軒逸、逍客、東風本田思域、CR-V、XR-V等成為市場明星車型,持續月銷過萬輛。

其次,東風汽車在2017年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分別增長約12%和8%,高於行業整體水準。這也成為東風汽車2017年的一大看點。

營收和利潤增長,主要依賴於2017年幾家日系合資企業的良好表現。2017年,東風日產共售出112.2萬輛(含進口車)汽車,同比增長10.6%,

銷量再創歷史新高。東風汽車旗下另一家日系合資車企東風本田以71.4萬輛的全年銷量刷新紀錄,同比增長25.3%,產值突破1000億元,成為武漢市第一家單體產值過千億元大關的企業。

東風日產和東風本田的良好表現,一定程度上對沖了東風悅達起亞和神龍汽車的不利情形。此外,東風雷諾銷量規模快速提升,全年銷量目前已達到7.2萬輛,經營效益也有較大改善;而東風英菲尼迪超額完成銷量目標,

增幅高於行業水準。

自主陣營裡,東風汽車也是喜憂參半,但瑕不掩瑜。用東風汽車副總經理劉衛東的話說,東風小康、東風啟辰跑得比較快,但東風裕隆和鄭州日產目前比較艱難,另外,東風柳汽在去年下半年有很大改善,而東風風神去年也是產品調整年,這為2018年的增長奠定了基礎。

除了汽車板塊顯而易見的業績,2017年東風汽車的另一項成績,是對未來發展的謀篇佈局。

2017年,東風汽車與一汽、長安簽署戰略合作協定,三方將在前瞻共性技術創新、汽車全價值鏈運營、聯合出海“走出去”、新商業模式等四大領域全方位合作,共同致力於推動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和中國汽車品牌綜合實力提升。

對外合作還不止於此。

2017年8月29日,雷諾-日產聯盟宣佈與東風汽車成立新的合資公司,以便在中國共同開發和銷售電動汽車。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竺延風表示:“該專案是在中國汽車市場面臨輕量化、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共用化等趨勢的變革下,東風、雷諾、日產‘金三角’聯盟通過創新的商業模式為中國市場聯合開發電動車產品的成果,是深化和加強三方戰略合作的體現。”

事實上,在新能源方面,東風汽車自身已經有了相當的積累。2017年東風新能源汽車銷售5.4萬輛,同比增長117.6%,遠高於行業增幅。

目前,續駛351公里的東風風神E70純電動轎車、東風風神AX7插電式混動SUV,東風風行S50、M5純電動車,東風雷諾風諾E300純電動車,東風氫燃料電池物流車都是東風新能源領域的最新成果。劉衛東介紹說,從新能源概念車的研製,到混合動力城市客車技術的突破,再到純電動轎車、各類新能源商用車的全面佈局與推進,東風新能源汽車事業已然走過了20多年。

劉衛東表示,中國未來的能源結構是多元化的,純電動汽車是東風的首選,但東風不會只做純電動汽車,還有甲醇汽車、乙醇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都在研發和探索產業化路徑。

除了東風自主板塊,2018年東風本田將先於全球市場推出其首款中國專屬電動車,全新日產聆風有望引入中國市場,東風悅達起亞K5插電式混動版以及一款純電動小型SUV也將在2018年投放中國市場。

2017年,東風汽車的業績還不止這些,正如東風汽車所總結的,“一年來,我們致力於產品升級,品牌向上,產品結構不斷向高端化發展;一年來,東風合營事業實現平穩發展,事業結構不斷優化;一年來,東風著力培育自主事業發展能力,打造商用車領先優勢,提升自主乘用車核心能力,鞏固軍車第一品牌地位;一年來,東風改革蹄疾步穩,大集體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取得實質性進展。”

展望2018年,劉衛東表示,東風汽車2017年未完成的450萬輛銷量目標,將變成2018年必攻的目標。2018年一定要過,必須要下決心過,同時還要把高品質發展放在第一位。

東風汽車自身已經有了相當的積累。2017年東風新能源汽車銷售5.4萬輛,同比增長117.6%,遠高於行業增幅。

目前,續駛351公里的東風風神E70純電動轎車、東風風神AX7插電式混動SUV,東風風行S50、M5純電動車,東風雷諾風諾E300純電動車,東風氫燃料電池物流車都是東風新能源領域的最新成果。劉衛東介紹說,從新能源概念車的研製,到混合動力城市客車技術的突破,再到純電動轎車、各類新能源商用車的全面佈局與推進,東風新能源汽車事業已然走過了20多年。

劉衛東表示,中國未來的能源結構是多元化的,純電動汽車是東風的首選,但東風不會只做純電動汽車,還有甲醇汽車、乙醇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都在研發和探索產業化路徑。

除了東風自主板塊,2018年東風本田將先於全球市場推出其首款中國專屬電動車,全新日產聆風有望引入中國市場,東風悅達起亞K5插電式混動版以及一款純電動小型SUV也將在2018年投放中國市場。

2017年,東風汽車的業績還不止這些,正如東風汽車所總結的,“一年來,我們致力於產品升級,品牌向上,產品結構不斷向高端化發展;一年來,東風合營事業實現平穩發展,事業結構不斷優化;一年來,東風著力培育自主事業發展能力,打造商用車領先優勢,提升自主乘用車核心能力,鞏固軍車第一品牌地位;一年來,東風改革蹄疾步穩,大集體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取得實質性進展。”

展望2018年,劉衛東表示,東風汽車2017年未完成的450萬輛銷量目標,將變成2018年必攻的目標。2018年一定要過,必須要下決心過,同時還要把高品質發展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