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羡慕!每戶業主發500元紅包!長沙這家物業是怎麼做到的?

1月17日,東成社區業委會辦公室,業主正在領取紅包。

見習記者 陳柯妤 攝

“住了17年,有紅包收還是頭一回!”1月17日,家住東成大廈的夏建華領到一份特殊的紅包——由東成大廈物業派發的500元超市購物卡。記者瞭解到,自東成大廈實行業委會自管模式,不到兩年,除了解決不少社區十幾年的“頑疾”外,還將物業收益轉化成福利回饋業主,今年首次改發紅包。

【稀奇】每戶500元!物業發紅包

“業主們回家領紅包嘍!”17日一早,東成大廈門口就拉出一條誘人的橫幅,

而在位於21樓的業委會辦公室,不少業主已圍在桌子旁等著領紅包了。

該社區好鄰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表示:決定從2017年公共收益結餘中拿出一部分資金,以房屋為單位,給業主發放500元超市購物卡。“公共收益來源主要包括電梯廣告費用、場地出租收益以及停車費用三個方面,加上每年物業費用的結餘金額,年結餘在150萬左右。”好鄰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經理陳榮介紹道。

“去年發放的是100元左右的保溫杯,今年更實在,直接發起了大紅包!”夏建華說。同樣美滋滋的還有在該社區內擁有三套房產的老業主厲先生,他共領回了價值1500元的紅包,“沒想到還能占到點優勢。”

對於房屋面積130平方米的業主陳虎來說,今年少繳納的500多元的物業費是除了大紅包外最大的福利,“不僅物業費從每平方米1.6元降到1.2元,也沒有其他亂收費的情況了,感覺自家人在‘管’自家人,

很放心。”

【模式】業委會自籌建立

在一份中南大學社會風險穩定評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吳曉林副教授與本報共同發佈《長沙市物業糾紛及業主維權現狀》報告中,有84.3%的業主反映遇到過物業問題。遍地燃起的物業糾紛中,東成物業緣何能成為業主口中的“自家人”?

記者瞭解到,這家好鄰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有點特殊。“去年1月,推選了4名業主組成股東,

籌集20萬,成立了長沙好鄰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據業委會負責人談俊介紹,體恤業主的東成物業其實是社區業委會“親生的”。

據瞭解,30層的東成大廈在1999年底就已交付使用。“水管老是爆裂,電梯沒人維護。”說起從前的管理問題,業主劉女士仍牢騷不斷。由於東成大廈長期物業服務不到位,十多年就變得破爛不堪,問題重重,然而230萬元的維修基金卻在物業公司“不知所蹤”。

在與原物業公司結束了15年的關係後,東成社區於2016年1月舉行業主委員會換屆並進行備案,社區自我管理的模式引起談俊等業委會負責人的關注。“看過人家的自我管理模式後,我們對在東成大廈搞自我管理很有信心。”談俊告訴記者, 2017年起,社區開始由業主委員會全面接手。

“現在,物業回饋意見處理及時了,最重要的是,現在的社區變成了一個有溫度的熟人社區。”夏建華為自己的社區點贊。

■見習記者 陳柯妤

專家說法

“主人地位”稀釋矛盾

服務不到位,業主往往是通過不繳納費用來對抗物業公司。北京盈科(長沙)律師事務所律師、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法學副教授、長沙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周雁武認為,在社區自管模式下,這個不可調和的矛盾被最大化稀釋。“比如東成大廈模式,由外聘的職業經理人組織人員提供物業服務,經理人只需領取報酬,就保障了收益結餘回饋業主。”

社區開始由業主委員會全面接手。

“現在,物業回饋意見處理及時了,最重要的是,現在的社區變成了一個有溫度的熟人社區。”夏建華為自己的社區點贊。

■見習記者 陳柯妤

專家說法

“主人地位”稀釋矛盾

服務不到位,業主往往是通過不繳納費用來對抗物業公司。北京盈科(長沙)律師事務所律師、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法學副教授、長沙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周雁武認為,在社區自管模式下,這個不可調和的矛盾被最大化稀釋。“比如東成大廈模式,由外聘的職業經理人組織人員提供物業服務,經理人只需領取報酬,就保障了收益結餘回饋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