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送種子、教技術!四川省2018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啟動

記者 | 黃若斯

編輯 | 張欣

本文為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率 FM98.1 / FM106.1 原創文章

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共同開創全面小康新生活,

1月18日,四川省2018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範服務活動在阿壩州理縣正式啟動。

四川省2018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正式啟動

今年的“三下鄉”活動從1月18日持續到1月21日。理縣宣傳部副部長王鵬表示,此次活動規模空前:“整個活動有送文化、送衛生、送科技服務活動一共有12場。

省級部門派出21家單位到我們理縣來搞服務工作,應該說,規模空前。據瞭解是歷次主辦單位最多的一次,以前是19家,現在是21家。派了大概400多人到我們理縣搞服務活動,捐贈的物資和慰問品總價值達228萬多元。”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三下鄉”活動的內容日益豐富,成果也持續顯現,已成為服務基層、服務三農的惠民工程。

捐贈儀式

阿壩州委副書記楊克甯表示,黨的十九大做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賦予了“三下鄉”活動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內涵:“此次省委省政府立足民族地區的實際,

把滿足需求與提高品質,提供服務與教育引導有機的結合起來大力開展‘三下鄉’集中示範服務活動,必將進一步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路,進一步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提升農民科學文化素質,進一步加速鄉村振興發展。”

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汪鴻雁

送種子 教技術!科技下鄉進理縣

“各位父老鄉親,歡迎來到四川省科技下鄉的現場。我們這裡是為大家普及一些常見的家庭用電知識和冬季用電知識,在這裡我們也有一些小禮品送上,只要您能答對題,我們就能獲得這些獎品……”

冬日裡凜冽的寒風擋不住百姓對活動的熱情,在理縣縣城的送科技下鄉活動現場,各單位的攤位前都圍滿了百姓。

省教育廳的攤位通過有獎問答的形式,讓更多百姓瞭解用電知識,而省農業廳則是給鄉親們送來了種子、肥料及相關的農業技術。

省農業廳農學會高級農藝師張中華介紹,理縣正大力發展以特色的水果和蔬菜為主的特色農業,農業廳此次也是在充分瞭解了理縣農民群眾的需求後,開展“精准扶貧”:“咱們理縣也是深度貧困縣,那我們就想,要貼近群眾的需求,我們這次就組織了他們急需的蔬菜種子,還有咱們現在要推廣環保,就是有機的肥料和一些配套的技術,資料啊、光碟啊過來向當地的老百姓、農民群眾宣傳這方面的種植技術,新技術、新機具。另外我們也派土肥方面的專家,還有就是畜牧上的二級研究員在現場為群眾做技術諮詢。”

在活動現場,除了宣傳農林技術的攤位,還有一個區域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那就是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的攤位。在這裡,小朋友們可以親身感受和思考手蓄電池、雙曲狹縫、最速降線等科學問題。

帶著5歲的孫子來到活動現場的申女士表示,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平時很難得有這種機會,確實出去的時間太少了,他的見識也少,我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展銷、科技下鄉到這些地方來,對娃娃有很大的幫助。”

關注我們關注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率 FM98.1 / FM106.1

省農業廳農學會高級農藝師張中華介紹,理縣正大力發展以特色的水果和蔬菜為主的特色農業,農業廳此次也是在充分瞭解了理縣農民群眾的需求後,開展“精准扶貧”:“咱們理縣也是深度貧困縣,那我們就想,要貼近群眾的需求,我們這次就組織了他們急需的蔬菜種子,還有咱們現在要推廣環保,就是有機的肥料和一些配套的技術,資料啊、光碟啊過來向當地的老百姓、農民群眾宣傳這方面的種植技術,新技術、新機具。另外我們也派土肥方面的專家,還有就是畜牧上的二級研究員在現場為群眾做技術諮詢。”

在活動現場,除了宣傳農林技術的攤位,還有一個區域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那就是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的攤位。在這裡,小朋友們可以親身感受和思考手蓄電池、雙曲狹縫、最速降線等科學問題。

帶著5歲的孫子來到活動現場的申女士表示,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平時很難得有這種機會,確實出去的時間太少了,他的見識也少,我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展銷、科技下鄉到這些地方來,對娃娃有很大的幫助。”

關注我們關注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率 FM98.1 / FM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