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僅有大將之材,還能放過殺父仇人,為何最後身死國滅?

吳國的聲名顯赫應當說是從吳王闔閭(姬光)開始的.姬光派勇士專諸以魚腸劍刺殺了表弟吳王僚,從而成為吳國之王.他即位之後,任用因楚國內亂而逃到吳國的伍奢之子伍子胥和伯州黎之孫伯嚭,

以孫武為大將,整頓內治,強化軍力.當時恰逢楚國混亂,吳國出兵攻楚,最終攻破楚國國都郢,楚昭王逃走,伍子胥和伯嚭共鞭楚平王之屍。

但可惜的是,吳王闔閭被勝利衝昏頭腦,准許吳兵大肆掠奪,引起楚人的極大憤恨,而楚國從秦國借兵,

趕走了吳兵。後來吳王闔閭在吳越的戰爭中受傷而死,夫差勵精圖治,終於擊潰越國。但他犯下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沒有滅掉越國。越人知恥後勇,默默地準備著復仇。

但對於夫差這個人我們卻並不陌生,在物欲橫流的春秋戰國,優勝劣汰的時代他曾經是一個勝利者,

可是最終難逃一敗。因為他曾經打敗過越國,差一點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可是紅顏禍水才是那個時代的背景,商末出現一個妲己,而當時出現了西施,在歷史上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美人計。文種、勾踐、範蠡、西施等等人上演了一出美妙的歷史劇,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夫差這個人,可以說有大將之才同時亦有胸懷可以放過勾踐這個殺父仇人,但是也可以成為婦人之仁。而且他沒有聽進伍子胥等老將的話,說明他不能用人,嫉賢妒能。所以用鼠目寸光來形容這個人沒有說明不恰當的。所以我的評價來說夫差此人不可以當王,因為他太好色,誤信讒言,可是有不得不說他善於用兵打仗,

連最後的一敗也是因為“圍魏救趙”國都被越國進攻,而他自己身在攻齊,所以不得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