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農政策》2018年農村合作社最新補貼政策有哪些?怎樣申請?

《扶貧動態》:★刊發扶貧政策資訊 ★報導扶貧工作動態★反映扶貧工作問題

點擊右上方的紅色按鈕,關注【第一書記動態】,獲取更多重要政策資訊

前 言

根據《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有關情況。國家新增的農業補貼將適度向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等新型主體傾斜。那麼,2018年農業種植合作社以及農村合作社補貼政策有哪些?下面小農菌從稅收、補貼、專項扶持等方面對農業種植合作社補貼、農村合作社補貼政策進行了梳理。

★優惠類政策

稅收優惠:

1.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農業產品,視同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業產品,免征增值稅;

2.一般納稅人從農民專業合作社購進的免稅農產品,可按13%的扣除率計算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3.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向本社成員銷售的農膜、種子、種苗、化肥、農藥、農機,

免征增值稅。

用水用電優惠:

1.規模化生豬、蔬菜等生產的用水、用電與農業同價;

2.電力部門對糧食烘乾機械用電按農業生產用電價格從低執行的政策。

★補貼類政策

國家給予農村合作社的補貼政策有:土地流轉補貼、貸款補貼、購農機補貼、種糧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社區)建設、農業保險補貼、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退耕還林補貼、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等。

具體專案申報流程還要根據各省市的具體規定實施。全國很多地區對合作社土地流轉都有補貼,比如浙江省新昌縣對流轉土地種植水稻20畝(蔬菜30畝、其他50畝)以上的經營業主和流出戶,

給予一次性獎勵每畝150元。

降低合作社等申報主體成立時間和單個專案治理面積等門檻,簡化專案申報程式;探索先建後補、以獎代補等多種扶持方式;對符合條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可按照誰申報、誰實施、誰管護的原則,將項目建設和管護權一併移交;擴大資金使用範圍,財政資金除用於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外,還可對育秧設施、糧食晾曬烘乾設備、倉儲物流、農機具庫棚等配套設施進行適當補助;對用於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貸款,

中央財政予以貼息;拓寬融資管道,除政策性銀行外,把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貸款也納入貼息範圍。

★涉農專案扶持類政策

專項扶持類方面

另外,在專項扶持類方面,國家對農民專業合作社也有扶持。國家農發辦在《關於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試點的意見》規定,積極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單個項目申報實施面積,原則上農民合作社試點專案平原地區不低於500畝、丘陵山區不低於300畝,對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專案,每畝土地財政資金補助不超過1500元/畝。

產業化項目扶持方面

在產業化項目的扶持方面,國家農發辦68號檔對專案內容進行了明確規定,要求2016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專案原則上要需符合《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規劃(2016-2018年)》,主要包括:經濟林及設施農業、畜禽水產養殖等種植養殖基地專案;糧油、果蔬、畜禽等農產品加工項目;農產品儲藏保鮮、產地批發市場等流通設施項目。

農業綜合開發方面

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專案包括財政補助項目和貸款貼息專案。財政補助資金使用範圍依照《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和專案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60號)有關規定執行。鼓勵各地採取先建後補的管理方式。

申報要求

但是,對申報項目的合作社也設立了相應門檻:要求具有法人資格;具有良好的誠信記錄,具備相應的專案建設和經營管理能力;符合《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有關規定,產權明晰,章程規範,運行機制合理;持續經營一年以上,財務管理比較規範,示範帶動作用強。

農業部等7部委決定,對適合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的涉農專案,將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申報範圍。涉農專案扶持類政策的扶持資金力度大,覆蓋範圍相對較小,需要在專案通知後申報爭取。

我國專項扶持裡涉農項目比較多,比如:農業綜合開發貸款貼息項目,要求單筆貸款不低於100萬,不高於6000萬。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專案、土地治理專案,扶持資金80-160萬。規模化養殖場、養殖社區、集中供氣等沼氣工程項目,扶持資金20-80萬。菜籃子產品生產扶持專案,扶持資金100萬左右。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財政補助項目、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和一縣一特產業發展試點項目,扶持資金龍頭企業100-300萬,合作社50-150萬。

★人才支持政策

從2011年起組織實施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畫,每年培養1500名合作社帶頭人。繼續把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訓納入陽光工程,重點培訓合作社帶頭人、財會人員和基層合作社輔導員。鼓勵大學生村官參與、領辦合作社。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形式,農業現代化的建設就顯得尤為迫切,這也給一系列的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業企業帶來了機會,你的合作社想獲得農業扶持資金,當然做大做強是必需的,但是還需明白政府的方向。

合作社想獲得政府補貼 下面5點是關鍵!

1、財務要過關

合作社的年報是從2016年就開始有要求的,年報要求合作社要提交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和利潤表,合作社財務本身不同於企業財務要求,有自己獨特的記帳方式。所以合作社要規範,財務過關是硬指標。很多合作社不重視財務這一塊,到了申報政策的時候被卡,得不償失。

2、內部信用穩妥開展

合作社內部信用之前一直處於野蠻生長的狀態,信用合作是有利於合作社發展的,而且每年的一號檔也在提,所以只要大家的合作社將信用合理調整,重點圍繞糧食、果蔬、畜禽等產業,選擇一批管理民主、運行規範、帶動力強的農民合作社,堅持社員制封閉性,依託產業發展,按照對內不對外、吸股不吸儲、分紅不分息的原則。所以合作社要規範開展內部信用合作,一是自己要有產業基礎,另外就是要管理規範。

3、鼓勵兩個入股

一是鼓勵合作社興辦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務或入股加工流通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另外一個是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資金、技術等要素入股合作社。特別是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很多困難,農民不願意承擔風險是最大的問題。政府引導農民以土地入股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既要讓農民樂意,又要讓合作社有收益,這才是長久之道。

4、示範社、聯合社為扶持重點

從2018年開始,合作社示範社和聯合社將成為政策扶持重點。也就是說,現在想要拿到政府的項目,不是隨便一個合作社就可以的,要成為示範社才能成為政府扶持的重點。示範社猶如獨木橋,因而,如何成為示範社,是每個合作社今年努力的目標。

5、金融扶持有方法

我們都知道幹農業缺錢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合作社不僅僅是一個經營主體,更具備為社員服務的屬性,有條件的地方設立合作社貸款擔保基金,為合作社貸款提供擔保。加強與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開展銀社對接,擴大金融服務合作社的覆蓋面。相關部門出臺了專門針對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保險,提高保費補助標準。另外,隨著確權頒證工作的開展,很多農業經營主體拿到了相關的證書,可以進行土地抵押貸款;此外還有農機抵押貸款、創業擔保貸款等。總之利用一系列的金融手段實實在在的解決社員缺資金的問題。

點擊右上方的紅色按鈕,關注【第一書記動態】,獲取更多重要政策資訊

歡迎大家留言,反映扶貧工作問題,助力精准扶貧!

國家農發辦在《關於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試點的意見》規定,積極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單個項目申報實施面積,原則上農民合作社試點專案平原地區不低於500畝、丘陵山區不低於300畝,對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專案,每畝土地財政資金補助不超過1500元/畝。

產業化項目扶持方面

在產業化項目的扶持方面,國家農發辦68號檔對專案內容進行了明確規定,要求2016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專案原則上要需符合《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規劃(2016-2018年)》,主要包括:經濟林及設施農業、畜禽水產養殖等種植養殖基地專案;糧油、果蔬、畜禽等農產品加工項目;農產品儲藏保鮮、產地批發市場等流通設施項目。

農業綜合開發方面

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專案包括財政補助項目和貸款貼息專案。財政補助資金使用範圍依照《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和專案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60號)有關規定執行。鼓勵各地採取先建後補的管理方式。

申報要求

但是,對申報項目的合作社也設立了相應門檻:要求具有法人資格;具有良好的誠信記錄,具備相應的專案建設和經營管理能力;符合《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有關規定,產權明晰,章程規範,運行機制合理;持續經營一年以上,財務管理比較規範,示範帶動作用強。

農業部等7部委決定,對適合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的涉農專案,將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申報範圍。涉農專案扶持類政策的扶持資金力度大,覆蓋範圍相對較小,需要在專案通知後申報爭取。

我國專項扶持裡涉農項目比較多,比如:農業綜合開發貸款貼息項目,要求單筆貸款不低於100萬,不高於6000萬。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專案、土地治理專案,扶持資金80-160萬。規模化養殖場、養殖社區、集中供氣等沼氣工程項目,扶持資金20-80萬。菜籃子產品生產扶持專案,扶持資金100萬左右。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財政補助項目、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和一縣一特產業發展試點項目,扶持資金龍頭企業100-300萬,合作社50-150萬。

★人才支持政策

從2011年起組織實施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畫,每年培養1500名合作社帶頭人。繼續把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訓納入陽光工程,重點培訓合作社帶頭人、財會人員和基層合作社輔導員。鼓勵大學生村官參與、領辦合作社。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形式,農業現代化的建設就顯得尤為迫切,這也給一系列的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業企業帶來了機會,你的合作社想獲得農業扶持資金,當然做大做強是必需的,但是還需明白政府的方向。

合作社想獲得政府補貼 下面5點是關鍵!

1、財務要過關

合作社的年報是從2016年就開始有要求的,年報要求合作社要提交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和利潤表,合作社財務本身不同於企業財務要求,有自己獨特的記帳方式。所以合作社要規範,財務過關是硬指標。很多合作社不重視財務這一塊,到了申報政策的時候被卡,得不償失。

2、內部信用穩妥開展

合作社內部信用之前一直處於野蠻生長的狀態,信用合作是有利於合作社發展的,而且每年的一號檔也在提,所以只要大家的合作社將信用合理調整,重點圍繞糧食、果蔬、畜禽等產業,選擇一批管理民主、運行規範、帶動力強的農民合作社,堅持社員制封閉性,依託產業發展,按照對內不對外、吸股不吸儲、分紅不分息的原則。所以合作社要規範開展內部信用合作,一是自己要有產業基礎,另外就是要管理規範。

3、鼓勵兩個入股

一是鼓勵合作社興辦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務或入股加工流通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另外一個是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資金、技術等要素入股合作社。特別是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很多困難,農民不願意承擔風險是最大的問題。政府引導農民以土地入股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既要讓農民樂意,又要讓合作社有收益,這才是長久之道。

4、示範社、聯合社為扶持重點

從2018年開始,合作社示範社和聯合社將成為政策扶持重點。也就是說,現在想要拿到政府的項目,不是隨便一個合作社就可以的,要成為示範社才能成為政府扶持的重點。示範社猶如獨木橋,因而,如何成為示範社,是每個合作社今年努力的目標。

5、金融扶持有方法

我們都知道幹農業缺錢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合作社不僅僅是一個經營主體,更具備為社員服務的屬性,有條件的地方設立合作社貸款擔保基金,為合作社貸款提供擔保。加強與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開展銀社對接,擴大金融服務合作社的覆蓋面。相關部門出臺了專門針對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保險,提高保費補助標準。另外,隨著確權頒證工作的開展,很多農業經營主體拿到了相關的證書,可以進行土地抵押貸款;此外還有農機抵押貸款、創業擔保貸款等。總之利用一系列的金融手段實實在在的解決社員缺資金的問題。

點擊右上方的紅色按鈕,關注【第一書記動態】,獲取更多重要政策資訊

歡迎大家留言,反映扶貧工作問題,助力精准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