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南鄧州市防震減災工作連續六年榮獲國家先進單位

在鄧州市科技局獲悉,2017年鄧州市再次榮獲全國防震減災工作先進單位,這是自2012年以來連續第六年獲此殊榮。

鄧州市防震減災工作按照“以預防為主、防禦和救助相結合”的方針,緊緊圍繞地震監測預報、震害防禦、地震應急救援三大體系建設,嚴格依法行政,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鄧州市科技局負責人介紹說:能夠連續六年獲得國家級先進,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正確領導,

市政府成立以市發改委、住建局、國土局、城鄉規劃局、科技局(地震)等為成員單位的市防震抗震指揮部,統一協調指揮全市的防震減災工作,不僅把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納入基本建設管理程式,並且將防震減災工作經費納入市財政預算,確保防震減災各項事業落到實處;離不開我市地震辦的盡職盡責,
注重開展多種形式的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教育活動,購置地震監測基礎設施,配備流動監測隊伍,穩步推進“一縣一台”和烈度預警系統建設,完成了指揮部網路基礎平臺、資訊節點、視訊會議系統、多媒體系統的建設任務,做到了與省應急指揮中心互通互聯,具備了一定的應急指揮功能;更離不開市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努力,在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設立地震視窗,
各鄉(鎮、街區)依託村鎮服務中心成立地震安全服務站,宣傳抗震防震科普知識,各學校爭創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將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納入學校教學計畫,從小培養青少年兒童防災避險的理念常識。

鄧州市科技局負責人說:在今後的工作中,

我們要戒驕戒躁,把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防震減災工作的始終,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為建設和諧、美麗、平安新鄧州而繼續努力。(紅權 天俊)

國際減災日|實用防災減災知識手冊,關鍵時刻能救命!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由聯合國大會1989年定於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三。200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改為每年10月13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

簡稱“國際減災日”。

自然災害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威脅人類的生存。聯合國於1987年12月11日確定20世紀90年代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IDNDR)。所謂“減輕自然災害”,一般是指減輕由潛在的自然災害可能造成對社會及環境影響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公眾的社會和經濟結構在災害中受到的破壞得以減輕到最低程度。

颱風、洪水、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隨時可能發生,及時自救才有生存希望。高層建築發生火災怎樣逃生?地震被困如何求救?颱風入境前後應注意些什麼?

戳圖學習↓↓

颱風、洪水、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隨時可能發生,及時自救才有生存希望。高層建築發生火災怎樣逃生?地震被困如何求救?颱風入境前後應注意些什麼?

戳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