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感冒了,最神奇又沒有任何副作用的藥竟然是?!

這些天流感肆虐。

如果小寶寶中招全家人都會心急如焚。

不過如果你家裡有這個“神器”,也許會好很多。

那就是---母乳!

前一段我們家幾乎全部中招流感,而米其竟然只有一天晚上體溫略微升高,那天晚上幾乎是每隔一個小時就要吃奶一次,第二天已退燒,後面不管我和奶奶多嚴重的咳嗽,她都沒有被傳染到(姐姐也咳),因為沒有買到兒童版的奧司他韋,我也沒有給她服藥。不得不佩服母乳對孩子的支持作用。

母乳中除了營養會根據寶寶的月齡不斷智能變化,

裡面最臻貴的物質,是免疫球蛋白。

而免疫球蛋白大家都知道,可以殺滅細菌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

所以很多體弱多病的老病號醫生還會給開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價格不菲。

那麼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是不是六個月以後就沒有了呢?

當然不是!

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數量恒定不變。

所以,當六個月我們添加輔食後,乳汁的分泌就會逐漸減少,

這是正常滴,也此消彼長,非常智慧。

SO,免疫球蛋白在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濃度反而會顯得更加高。

這也是為何說母乳第一年給營養第二年給免疫力的重要原因。

男姐告訴很多媽媽,同樣一杯牛奶和一杯母乳放在室溫下,一定是母乳的保存時間更久,不易腐敗。

很多媽媽不理解,說母乳不是營養更豐富嗎?

是啊,但是母乳中也含有活的免疫球蛋白啊。

包括為何小的傷口,

眼部和臍帶的感染都可以使用母乳,全因母乳中含有活的殺菌因數----免疫球蛋白。

很多媽媽就說了,我怎麼才能知道母乳中真的含有免疫球蛋白呢?

在還是生病的時候為孩子保駕護航呢?

今天,男姐就帶來一個小實驗,讓大家親自見證一下“母乳的威力”。

以下試驗內容由“美德樂母乳微資訊”授權發佈,作者白愛娟

如何親眼看到“母乳大戰致病菌”

媽媽都知道母乳中含有很多免疫保護物質,

使寶寶免受細菌感染。但是太抽象,看不到呀!國外的兩位媽媽動手做了兩個小實驗,直觀的看到母乳大戰致病菌,在網上引起熱烈討論,小編也分享給大家。

母乳免疫物質一成不變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給大家分享媽媽小實驗結果的照片。

(Facebook©Chelsea Pryce)

左:生病寶寶吃的那側乳☆禁☆房吸出來的乳汁

右:健康寶寶吃的那側乳☆禁☆房吸出來的乳汁

這張圖片是一位元媽媽從兩側乳☆禁☆房吸出的乳汁。顏色是不是差別很大。這位媽媽同時哺喂兩個寶寶(Osiris 和Hendrix),但是Osiris生病了,為了避免傳染給Hendrix,她讓每個寶寶各吸一側乳☆禁☆房。左圖是Osiris(2歲)吃的那側乳☆禁☆房吸出來的乳汁。右圖是 Hendrix(3月)吃的那側乳☆禁☆房吸出來的乳汁。

之前分享過,寶寶生病(感冒、發炎等)後,母乳中抗體會大量增加。也就是說,母乳中的免疫保護物質會根據母嬰的健康狀況發生變化,而且是“定制”式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初乳顏色偏黃,這是因為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保護物質。為了提高生病寶寶的抵抗力,媽媽的乳☆禁☆房卯足了勁生產免疫保護物質,使得圖片中左側的母乳顏色偏黃。

母乳是個大boss,不好惹

Vicky Green是3個孩子的媽,最近開始攻讀生物科學專業。她對母乳保護孩子免受感染很感興趣,就把稀釋處理後的條件致病菌M.Luteus(藤黃微球菌,能引起傷口感染)塗在培養基(它的食物)上,然後在培養基的正中間滴一滴母乳。一天后,你猜會發生什麼?

M.Lutueus繁殖後,成千上萬的擠在一起形成的菌落。淺黃色,圖片為放大10倍的照片(來源維琪百科)

母乳的周圍沒有致病菌生長!

(Facebook©Vicky Greene)

左:餵養15個月媽媽的母乳;右:餵養3年媽媽的母乳

圖中的白點:母乳;淺黃色物質:成片的M.Luteus菌落;透明/白色的圈:抑菌圈,在這個圈內細菌不能生長。

什麼是抑菌圈?

用一張圖來解釋,鳥姐的戰鬥力太強,小鬼不能近身呀!然後形成了“戰鬥圈”。鳥姐的“戰鬥圈”就是母乳的“抑菌圈”。

此外,用大腸桿菌(能引起嚴重腹瀉和敗血症)和MRSA(造成乳腺炎、膿腫的細菌)進行此實驗,同樣能產生這樣的效果。

怎麼評價抑菌能力?

圈越大,戰鬥力越強,母乳的抑菌能力越強。

母乳中的什麼物質發揮抑菌作用呢?

母乳中的乳鐵蛋白、溶菌酶、防禦素、白細胞、抗體等具有抑菌效果。我們稱之為“抑菌因數”。初乳以及早產媽媽的乳汁中“抑菌因數”含量更高。母乳對於早產兒來說更是一種“救命靈藥”。

哺乳時間越長,母乳越沒有價值嗎?

從圖中可以看出,18個月的母乳和3年後的母乳抑菌圈大小差不多,也就是說抑菌效果相似。

誰說3年後母乳就成白開水了,明明還有“抑菌因數”!

為啥三年後的母乳還有如此效力呢?

因為,雖然寶寶添加輔食後母乳的量會下降,但是母乳中營養成分的濃度會升高。

動動手!-科學實驗站

好奇的媽媽,也可以觀察下自己生病或寶寶生病時候吸出乳汁的情況。

有興趣、有實驗室條件的媽媽可以試一試母乳抑菌試驗(小編還記得第一次微生物實驗課培養自己的手印,結果細菌長的太瘋狂了)。

資料參考:http://www.goodtoknow.co.uk/family/548286/chelsea-pryce-viral-breast-milk-post

http://www.mothering.com/articles/viral-photo-of-breastfeeding-bride-delivers-a-strong-message/

母乳中抗體會大量增加。也就是說,母乳中的免疫保護物質會根據母嬰的健康狀況發生變化,而且是“定制”式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初乳顏色偏黃,這是因為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保護物質。為了提高生病寶寶的抵抗力,媽媽的乳☆禁☆房卯足了勁生產免疫保護物質,使得圖片中左側的母乳顏色偏黃。

母乳是個大boss,不好惹

Vicky Green是3個孩子的媽,最近開始攻讀生物科學專業。她對母乳保護孩子免受感染很感興趣,就把稀釋處理後的條件致病菌M.Luteus(藤黃微球菌,能引起傷口感染)塗在培養基(它的食物)上,然後在培養基的正中間滴一滴母乳。一天后,你猜會發生什麼?

M.Lutueus繁殖後,成千上萬的擠在一起形成的菌落。淺黃色,圖片為放大10倍的照片(來源維琪百科)

母乳的周圍沒有致病菌生長!

(Facebook©Vicky Greene)

左:餵養15個月媽媽的母乳;右:餵養3年媽媽的母乳

圖中的白點:母乳;淺黃色物質:成片的M.Luteus菌落;透明/白色的圈:抑菌圈,在這個圈內細菌不能生長。

什麼是抑菌圈?

用一張圖來解釋,鳥姐的戰鬥力太強,小鬼不能近身呀!然後形成了“戰鬥圈”。鳥姐的“戰鬥圈”就是母乳的“抑菌圈”。

此外,用大腸桿菌(能引起嚴重腹瀉和敗血症)和MRSA(造成乳腺炎、膿腫的細菌)進行此實驗,同樣能產生這樣的效果。

怎麼評價抑菌能力?

圈越大,戰鬥力越強,母乳的抑菌能力越強。

母乳中的什麼物質發揮抑菌作用呢?

母乳中的乳鐵蛋白、溶菌酶、防禦素、白細胞、抗體等具有抑菌效果。我們稱之為“抑菌因數”。初乳以及早產媽媽的乳汁中“抑菌因數”含量更高。母乳對於早產兒來說更是一種“救命靈藥”。

哺乳時間越長,母乳越沒有價值嗎?

從圖中可以看出,18個月的母乳和3年後的母乳抑菌圈大小差不多,也就是說抑菌效果相似。

誰說3年後母乳就成白開水了,明明還有“抑菌因數”!

為啥三年後的母乳還有如此效力呢?

因為,雖然寶寶添加輔食後母乳的量會下降,但是母乳中營養成分的濃度會升高。

動動手!-科學實驗站

好奇的媽媽,也可以觀察下自己生病或寶寶生病時候吸出乳汁的情況。

有興趣、有實驗室條件的媽媽可以試一試母乳抑菌試驗(小編還記得第一次微生物實驗課培養自己的手印,結果細菌長的太瘋狂了)。

資料參考:http://www.goodtoknow.co.uk/family/548286/chelsea-pryce-viral-breast-milk-post

http://www.mothering.com/articles/viral-photo-of-breastfeeding-bride-delivers-a-strong-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