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二胎政策開放後,2017年我國的出生人口反而減少?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7年我國的人口出生情況。其中201年新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的出生人口1786萬減少了63萬人,要遠遠低於人口專家預測可能超過2000萬的人口出生預期。

有人不禁要問了,

“不是已經開放二胎了嗎?為什麼新生人口卻不升反降呢?”

其實,我們仔細觀察一下今年的人口出生數據,就可以稍微窺見一些端倪。

1) 一孩的出生人數下降,二孩的出生人數趨於平穩

根據資料顯示,2017年我國一孩出生725萬人,比2016年的840萬人減少了115萬人,

同比減少13.7%。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一孩出生人口的“生力軍”——90後的適齡生育人數的顯著下降。這些年齡在20~29歲的生育主力軍由於教育水準的提高,結婚年齡的推遲,生活成本的增加以及婚育觀念的改變使得一孩的出生人口大大降低。據資料統計,我國現有90後1億7480萬,要遠遠少於80後的2億2842萬。而且90後中的獨生子女的比率也高達35.6%,遠遠高於80後的16.6%,這就導致這些90後在生育問題上更傾向於只生一個孩子後者晚生孩子。

而與此同時,現在生育二孩的主力是1976年到1985年這十年間出生的育齡婦女,她們為新出生人口所做的貢獻也極為有限。首先她們已經30到40歲之間,要知道一般超過35歲就是高齡產婦了,對二孩的生育期望比較低。再加上有房貸壓身,經濟壓力非常大,正處於工作事業的上升期,對生二孩的渴望也大大降低。

2) 人口結構趨於平穩

眾所周知,我國以前的人口結構是一個紡錘形——我國60、70年代出生的人口是一個人口高峰。隨著這一批人的逐漸結婚生子,我國的90後開始成為婚育人口的主力,而這一批的人數無論從數量還是生育期望來說,都不如上一代。下面是我國進入21世紀以來的曆新生年人口:

2001年 1702萬

2002年 1647萬

2003年 1599萬

2004年 1593萬

2005年 1617萬

2006年 1584萬

2007年 1594萬

2008年 1608萬

2009年 1591萬

2010年 1592萬

2011年 1604萬

2012年 1635萬

2013年 1640萬

2014年 1687萬

2015年 1655萬

2016年 1786萬

2017年 1723萬

可以看出,隨著二胎政策的逐漸開放,00後之後的新生人口比例逐漸趨於平穩。即使2017年新生人口的數量相比於2016年有所回落,但也保證了近幾年的新生人口還維持在一個平穩的水準,也確保了未來20年,我國的人口紅利不會有著一個斷崖式的下落。而接下來的20年,我國的人口政策如何調整才能保持住這一水準的新生人口數量,

才是目前國家需要關注的重中之重。

其實,不只我國,2017年日本的新生人口僅為94.1萬人!創下1899年有統計資料以來的最低值。人口總數高達1.27億的日本竟然只有不足百萬的新生人口出生,很多人都擔心未來日本的出路在哪裡。

有著日本的前車之鑒,我國應該吸取經驗教訓,避免我國人口危機的到來。

有著日本的前車之鑒,我國應該吸取經驗教訓,避免我國人口危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