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故宮的每個大殿門外都擺著幾口大缸,你知道其中原因不?

從前農村每戶人家都有一口水缸。記得我家的水缸是陶制的,深褐色,就放在灶台邊,缸裡盛滿了水。缸上有個蓋子,蓋子是由兩塊半圓的板組成的,水的時候移開木板就行了。

水缸,不但方便了做菜燒飯時取水,而且水缸裡的水經過沉澱,相對於剛從河裡打上來的水更清澈衛生。小時侯爸爸總是要挑兩個桶去挑水,把水缸裝滿。我就跟著爸爸後面一趟一趟的跟在後面。

水缸

小時候,夏天天熱,當我在外玩得滿頭大汗、口渴難耐的時候,

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會拿起水瓢到缸裡舀水喝,咕咚咕咚,喝個痛快。水透心涼,喝了卻從沒鬧過肚子。現在回家再找不到這種感覺,現在想要這種水缸還都沒有地方找了。

家中水缸

俗語說:“窮灶門,富水缸。”,意思是灶門前的柴火要少,水缸裡的水要滿,

一旦發生意外,缸裡的水可以用來滅火。

古人在院子和房屋中間擺放水缸,並不全是為了今人那些聚氣納財之類的虛幻目標,更多的是為了防患於未然,在火災來臨之際能最大限度的保護家人和財產。水缸不但在民間被人用來儲水救火,

在皇宮亦是如此。

故宮的每個大殿門外都擺著幾口大缸,而且每尊都可以盛放3000升的水,在明清兩代,這些缸裡不能空必須裝滿水,因為紫禁城的結構基本以木質材料為主,特別怕遇到火,若某處失火可以及時用缸內水進行撲救,保證故宮的安全。

這些大缸被稱為“門海”,水克火,因此這些缸又被稱為“吉祥缸”。

自從農村通了自來水後,水缸的命運也發生了改變,已經不再用來儲水了,我家的缸現在用來醃鹹菜,過年時候醃豬肉。在大戶人家庭院裡放置水缸,也不再用來汲水防火,而是用來養魚種荷,

供人欣賞。

小夥伴還記得你家的水缸不?90 95後的人也許根本不知道,城裡人也可能不知道。現在我的水缸都拿來種值盆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