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支持返鄉下鄉創業,鄉村振興人才回流的大幕正在拉開!

"聆聽三農,感悟中國"

點擊上方"三農中國"可以訂閱哦!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17號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支持返鄉下鄉創業的措施,啟動農村資源要素促進鄉村振興。

會議確定,在落實好近年來國務院已出臺政策基礎上,強化縣級政府主體責任,推出以下新措施: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返鄉下鄉創業人員可在創業地享受與當地勞動者同等的創業扶持政策。將首次創業、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返鄉創業農民工納入一次性創業補貼支持範圍。對回遷或購置生產設備的返鄉下鄉創業企業,有條件的地方可給予一定補貼。

二是強化融資服務和場地扶持。

完善創業擔保政策,將“政府+銀行+保險”融資模式推廣到返鄉下鄉創業企業。村莊建設用地整治複墾騰退的建設用地指標優先用於返鄉下鄉創業。允許利用宅基地建設生產用房創辦小型加工項目。

三是加強培訓服務。在農村社區推廣政務服務網上辦理、全程幫辦。實施返鄉下鄉創業培訓專項行動,使有意願的創業者都能接受一次主要由中央和省級財政補貼的創業培訓。

四是實施引才回鄉工程。激勵和吸引專家學者、技能人才等回鄉服務。鼓勵工商資本參與扶持返鄉下鄉創業。

五是建立創業風險防範機制。鼓勵開發相關保險產品,按規定將返鄉下鄉創業人員納入就業援助、社會保險和救助體系。使返鄉下鄉創業有後盾、能致富。

中國鄉村之聲評論員、共青團陝西省委農工部部長魏延安認為,在這個時間點出臺鼓勵返鄉創業的政策,既有推動農村產業發展的現實意義,也意味著鄉村振興人才回流的大幕已經拉開。鄉村振興的根本在人才,用開放式的機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才能帶動技術和資本流入鄉村。

魏延安:

這個是落實實施鄉村振興很重要的一部分,

因為實現鄉村振興最根本的還是在人,需要農村留下人。而且回去一批人才,通過人才才能帶動技術和資本向農村流動,從根本上支撐鄉村振興。從國務院出臺專門研究這件事來看,整個鄉村振興的序幕已經拉開。

回想二十多天前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已經釋放了包括支持返鄉創業諸多的政策信號,還有許多(信號)會在中央一號檔正式發佈。從現在起,國家會支持各類人才下鄉返鄉。

特別注意:返鄉是一部分,下鄉是一部分,不僅農村出去的歡迎回來,更歡迎不是農村的也來農村找創業的機會,這才是開放式的農村吸納機制。按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通報來講,先要制定一個總體規劃,規劃下面有若干的工程,工程又有若干的專案來支撐,會涉及農民、農業、農村三大方面和具體的人、地、錢的問題,等等。範圍很廣,這個是促進鄉村振興中的人才回流的問題,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會議明確,在落實好近年來國務院已出臺政策基礎上,強化縣級政府主體責任。魏延安看來,好政策出臺後,能否讓返鄉創業者們受益,最終在於縣一級的政策落實情況。機遇增加,政策強化,鄉村的未來值得期待。

魏延安:

所有政策落實都在縣一級政府,國務院說強化縣級政府的主體責任,因為按照目前的體制,所有的財政支持國家政策的落實都在縣級政府及其組成部門。也就是說,創業政策好不好中央說了算,但能不能落實,返鄉創業的人才青年能不能感受到溫暖,以及獲得感,這個完全在縣一級。

現在來講就是要把這個政策信號一級一級地原原本本地傳遞下去,對我們原有的創業政策、相關項目、資金支出方案等等都應該做一系列的梳理,適應即將到來的農村創業的高☆禁☆潮。

只有在基層把這些創業政策落實的細節做好了,我們滿懷信心的返鄉創業人員和各類市場主體才會舒心地在農村找到創業的感覺。所以落實也是一門科學,也有一個過程,後序效果也需要進一步觀察。鄉村振興序幕已經拉開,未來有很多機遇,政策也在強化,我們可以預見在未來隨著返鄉下鄉人員的進入,農村在未來的美好前景還是值得期待的。

記者:劉瑜穎

統稿編輯:劉璐

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會議明確,在落實好近年來國務院已出臺政策基礎上,強化縣級政府主體責任。魏延安看來,好政策出臺後,能否讓返鄉創業者們受益,最終在於縣一級的政策落實情況。機遇增加,政策強化,鄉村的未來值得期待。

魏延安:

所有政策落實都在縣一級政府,國務院說強化縣級政府的主體責任,因為按照目前的體制,所有的財政支持國家政策的落實都在縣級政府及其組成部門。也就是說,創業政策好不好中央說了算,但能不能落實,返鄉創業的人才青年能不能感受到溫暖,以及獲得感,這個完全在縣一級。

現在來講就是要把這個政策信號一級一級地原原本本地傳遞下去,對我們原有的創業政策、相關項目、資金支出方案等等都應該做一系列的梳理,適應即將到來的農村創業的高☆禁☆潮。

只有在基層把這些創業政策落實的細節做好了,我們滿懷信心的返鄉創業人員和各類市場主體才會舒心地在農村找到創業的感覺。所以落實也是一門科學,也有一個過程,後序效果也需要進一步觀察。鄉村振興序幕已經拉開,未來有很多機遇,政策也在強化,我們可以預見在未來隨著返鄉下鄉人員的進入,農村在未來的美好前景還是值得期待的。

記者:劉瑜穎

統稿編輯: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