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真的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嗎?

在工作中,很多老師以陳鶴琴先生的名言自勉:“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廣為流傳,很有正能量。

但是,後來筆者卻聽到有教師在激烈爭論,分別引用名言為自己辯護。其中一名教師就引用以上名言,來反駁對方,認為上述名言是千真萬確的真理。

很多同事參加到爭論中來,認為不能引用上述名言為據。這些同事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只是激勵人的話,並不代表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

於是,雙方的爭論更激烈了!

一方舉自己所教的某學生為例,進行論辯。另一方卻舉出了現在社會上存在著的嚴重智障兒童問題,認為嚴重智障者是無論如何也教不好的。一方堅持“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另一方打比方地說,是一頭牛拉到北京去逛一圈回來還是一頭牛。

聽著他們這麼激烈的爭論,看著他們互不相讓的勢頭,筆者不由思考: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真的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嗎?要回答這個問題,似乎應先回答以下問題:這句話符合教育規律嗎?在邏輯上沒有問題嗎?學生被教“好”的標準是什麼?我突然感到,要理解名言的意思,還需要考慮陳先生是在什麼特定條件、環境下說出這句話的,

以及他說這句話的最初目的是什麼,但是,現在筆者一時又無法考證,因此也無法說服爭論之中的任何一方。

看來,對於真的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問題,我們首先還得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看待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