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索尼克》的黑歷史,關於他的女友,關於他和蛋頭博士的故事

25年前的4月7日,《刺蝟索尼克 Sonic the Hedgehog》贏得了1991年金手柄獎的“年度最佳遊戲”。

1990年,世嘉為了對抗當時16位遊戲巨頭任天堂,迫切需要一個能匹敵馬里奧的產品,最終誕生了這只曾經風靡全世界的《索尼克》系列。

第一代索尼克開始介面

《刺蝟索尼克》的主角是一個刺蝟少年,遊戲的目的便是打倒蛋頭博士——一個奪取了世界的混沌翡翠,把動物囚禁在機器人內部的邪惡科學家。

日本官方早期為了顧及同人創作以及宣傳等因素,並沒有給出遊戲的詳細世界觀。

索尼克為何叫索尼克?為何他會有這麼快的速度?為什麼蛋頭博士與他有何恩怨?

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這些答案。也沒人在意這些問題,這個禿毛刺蝟仿佛一開始就是沒爹沒娘,他就在那裡,沒有為什麼。

那麼,這些問題真的沒有答案嗎?

如果你看過這份名叫《Sonic聖經》的資料,那麼就能解答一些疑惑。

名叫《Sonic聖經》的設定集

把設定資料叫“聖經”似乎可以讓它逼格更高點,至少《輻射》系列的粉絲就是這麼做的,所謂的《Sonic聖經》其實就是一份美國SEGA有關索尼克系列的設定文檔,按照設定稿中的內容推測,成文應該是在Sonic 1之前。雖然文檔內容很離譜,但是本身應該是真實的。

Sonic聖經——來自內布拉斯加的刺蝟少年的故事

Sonic是生活在美國中西部的內布拉斯加州 哈德利的一隻刺蝟少年,

他的本名是Sonny。Sonny的父親是傳說中速度最快的刺蝟,然而在Sonny僅僅出生數天時,就因失足跌入劇毒的化學池中身亡。年幼的Sonny生活在一個七口之家,索尼克和他的父親一樣,有著無以倫比的奔跑天賦。順帶一提,Sonny和他的父親一樣,是棕色的。

哈德利田徑隊的教練發現了這名天才少年,並把索尼克挖入了隊伍,捧回了無數的獎盃。

然而刺蝟是要冬眠的,雖然教練對他報以期望,但母親的意願戰勝了教練,強迫Sonny回家冬眠。於是,Sonny決定離家出走,但卻在挖地道的時候因為太累而直接在地底睡了一個冬天。

醒來的Sonny並不知道冬天已去,繼續挖著地道,直到挖進了一個怪人的家——這個怪人正是Ovi Kintobor博士,蛋頭博士Eggman的前身。

Kintobor曾是一項公共科研計畫的領頭人,然而研究經費被切斷後,不得不把專案資料轉移到哈德利北部的一個座核廢料填埋場中。

他是一位富有理想、令人尊敬的科學家,救助了很多動物,其中也包括Sonny。

Kintobor待Sonny很好,他把Sonny留下作他的助手。在Sonny的心目中,Kintobor是有如父親一般的存在。就這樣日復一日,Sonny在Kintobor那裡學會了電腦技術和許多物理知識,甚至可以獨立領導實驗了。雖然如此,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天天在跑步機上練習,直到最終突破音障,甚至達到了光速——對,就是光速。

這個時候,Sonny已經從原來深褐色的皮膚變成了藍色。設定上說,這就是所謂的鈷效應。Sonny將自己改名為Sonic,就是後來那只馳騁天地的刺蝟少年。

Kintobor正在尋找一顆灰色的翡翠,但沒有告訴Sonic為什麼,直到他無意中走進了Kintobor的密室,發現了他的秘密機器RQBF——反量子生化構成器。博士告訴Sonic,他所找的是七顆翡翠,而現在已經收集了六顆,它們蘊含著混沌的能量,包含了人類自誕生起就積攢至今的罪惡。Kintobor從鉛櫃中拿出了翡翠給Sonic看,他打算找到所有翡翠後將它們發射進太空,從此不會再危害任何人。

可是就在他們一邊解釋,一邊吃著午餐的時候,突然發生的核洩漏事故讓他們措手不及,驚慌失措中,翡翠掉落到了地上,而吃剩的一半雞蛋則掉入了RQBF中,Kintobor也被儀器的反量子光線擊中。Sonic則是躲入鉛櫃中逃過一截。

Kintobor吸收了翡翠的邪惡能量,還有那半顆雞蛋,成為了邪惡的蛋頭博士。

蛋頭博士,又譯鋼鐵王

Sonic只得選擇逃走,攜帶著一大堆rings(還記得遊戲中收集的黃圈嗎),還有一台電腦,以光速離開了他們的家,開始了孤獨的冒險。

這就是Sonic聖經上的故事,一個帶有後現代色彩的悲劇科幻小說。這段故事最終做了點修改,被引入了索尼克漫畫,隨遊戲盒附贈給玩家。

可惜的是,遊戲中卻沒有任何故事的影子,自1998年的索尼克大冒險發行後,整個遊戲世界觀也確定了下來。自此,《Sonic聖經》上的故事也只能成為同人創作的素材。

時至今日,已經很少有人記得,內布拉斯加州的哈德利正是這只刺蝟最早、也是最後的家。

Sonic的人類女友Madonna

其實在早期的《刺蝟索尼克》設定中,還給藍色刺蝟Sonic還有個名叫Madonna的人類女友。

Madonna是個金髮碧眼的嬌小女性,穿著一條紅色的緊身裙子。

索尼克的女友設定

而且我們的Sonic不僅有女友,還和一隻猴子(貝斯)、一條鱷魚(鍵盤)組成了一隻搖滾樂隊。

這個設定在最初的角色設定討論中,一起隨著大島直人設計的“針鼠先生(Mr.ハリネズミ)”提出,被保留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最終,這個設定在遊戲發售前被移除,關於女主角被刪除的原因,其中有2個比較可信的說法。

一個說法是,美國世嘉的Madeline Schroeder覺得這個設定實在是太過“日式”了。為了讓小孩與外國玩家更容易接受,提出將Madonna從最終版本移除。

(看了看這個歐派,嗯嗯,小孩子簡直把持不住、咳咳)

另一個說法是,中 裕司表示被綁架的女主角的故事被用爛了,實在老套,更何況任天堂的馬里奧也用了這個題材。所以團隊決定改變故事方向圍繞Sonic和Eggman之間的糾葛展開遊戲故事。

我們最終沒能在遊戲中看到Madonna的身影。

再來談談遊戲吧

《刺蝟索尼克》一開始便是奔著美國市場而去,在那個並不靠譜的《Sonic聖經》中,索尼克的設定也是一隻美國的洋刺蝟。在當時的日本,不僅僅是遊戲,甚至是電影、製造業等各個領域,能夠得到美國市場的成功似乎是一件值得誇耀的事。

遊戲的第一幕就是從一片美國西部海岸風光的綠色山丘開始,鮮豔多彩的畫面、明快的電子音樂、出色的速度感,使得遊戲有別於當時的《超級馬里奧兄弟》,十分與眾不同。

索尼克與蛋頭博士

遊戲中,每一個地區都會被分為3個“幕”(ACT),每個地區的結尾,都會與蛋頭博士和他的瘋狂發明進行BOSS戰。如果在第三幕前收集到50枚ring(遊戲中的黃圈),就有機會再特殊關卡獲得混沌翡翠,收集到所有6個翡翠後,結局會有所不同。

作為索尼克,重要的是收集盡可能多的ring,這些ring不僅是劇情的關鍵,也是索尼克的生命保障——超絕的高速移動讓索尼克的難度明顯大於馬里奧,但是和一碰即死的馬里奧不同,傷害不會讓索尼克馬上斃命,但是會讓身上的ring四散,所以只要保持身上至少有一個ring就不會死。

從市場方向的選擇,女主角的刪除,遊戲整體設計……等等一系列設定來看,可以說,索尼克在與馬里奧的差異化上做了很足的功夫。

最終,遊戲於1991年上市後在美國市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天王邁克爾傑克遜玩索尼克

如果說任天堂的遊戲是“老少皆宜”,那麼世嘉在當時的形象便是:這Coooooooool!

飛速奔走在天地間,對抗邪惡勢力的藍色小子,這很Cool,不是嗎?

時至今日,馬里奧依舊活躍在玩家視線中,而索尼克卻隨著世嘉的沒落漸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刺蝟索尼克 Sonic the Hedgehog》它或許不是索尼克系列最好的作品,但卻是遊戲歷史上重要的一作。

遊戲被移植到了各個平臺,其中就有移動端iOS與安卓,不僅如此,遊戲還自帶簡體中文。

不管大法好不好,無論你是否任天堂粉絲,如果你聽過、看過這只藍色刺蝟,那麼這款遊戲都值得你一玩。

名稱:刺蝟索尼克

廠商:SEGA

標籤:經典、橫版過關、圖元、跑酷、中文

語言:簡體中文

平臺:安卓、iOS

這個時候,Sonny已經從原來深褐色的皮膚變成了藍色。設定上說,這就是所謂的鈷效應。Sonny將自己改名為Sonic,就是後來那只馳騁天地的刺蝟少年。

Kintobor正在尋找一顆灰色的翡翠,但沒有告訴Sonic為什麼,直到他無意中走進了Kintobor的密室,發現了他的秘密機器RQBF——反量子生化構成器。博士告訴Sonic,他所找的是七顆翡翠,而現在已經收集了六顆,它們蘊含著混沌的能量,包含了人類自誕生起就積攢至今的罪惡。Kintobor從鉛櫃中拿出了翡翠給Sonic看,他打算找到所有翡翠後將它們發射進太空,從此不會再危害任何人。

可是就在他們一邊解釋,一邊吃著午餐的時候,突然發生的核洩漏事故讓他們措手不及,驚慌失措中,翡翠掉落到了地上,而吃剩的一半雞蛋則掉入了RQBF中,Kintobor也被儀器的反量子光線擊中。Sonic則是躲入鉛櫃中逃過一截。

Kintobor吸收了翡翠的邪惡能量,還有那半顆雞蛋,成為了邪惡的蛋頭博士。

蛋頭博士,又譯鋼鐵王

Sonic只得選擇逃走,攜帶著一大堆rings(還記得遊戲中收集的黃圈嗎),還有一台電腦,以光速離開了他們的家,開始了孤獨的冒險。

這就是Sonic聖經上的故事,一個帶有後現代色彩的悲劇科幻小說。這段故事最終做了點修改,被引入了索尼克漫畫,隨遊戲盒附贈給玩家。

可惜的是,遊戲中卻沒有任何故事的影子,自1998年的索尼克大冒險發行後,整個遊戲世界觀也確定了下來。自此,《Sonic聖經》上的故事也只能成為同人創作的素材。

時至今日,已經很少有人記得,內布拉斯加州的哈德利正是這只刺蝟最早、也是最後的家。

Sonic的人類女友Madonna

其實在早期的《刺蝟索尼克》設定中,還給藍色刺蝟Sonic還有個名叫Madonna的人類女友。

Madonna是個金髮碧眼的嬌小女性,穿著一條紅色的緊身裙子。

索尼克的女友設定

而且我們的Sonic不僅有女友,還和一隻猴子(貝斯)、一條鱷魚(鍵盤)組成了一隻搖滾樂隊。

這個設定在最初的角色設定討論中,一起隨著大島直人設計的“針鼠先生(Mr.ハリネズミ)”提出,被保留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最終,這個設定在遊戲發售前被移除,關於女主角被刪除的原因,其中有2個比較可信的說法。

一個說法是,美國世嘉的Madeline Schroeder覺得這個設定實在是太過“日式”了。為了讓小孩與外國玩家更容易接受,提出將Madonna從最終版本移除。

(看了看這個歐派,嗯嗯,小孩子簡直把持不住、咳咳)

另一個說法是,中 裕司表示被綁架的女主角的故事被用爛了,實在老套,更何況任天堂的馬里奧也用了這個題材。所以團隊決定改變故事方向圍繞Sonic和Eggman之間的糾葛展開遊戲故事。

我們最終沒能在遊戲中看到Madonna的身影。

再來談談遊戲吧

《刺蝟索尼克》一開始便是奔著美國市場而去,在那個並不靠譜的《Sonic聖經》中,索尼克的設定也是一隻美國的洋刺蝟。在當時的日本,不僅僅是遊戲,甚至是電影、製造業等各個領域,能夠得到美國市場的成功似乎是一件值得誇耀的事。

遊戲的第一幕就是從一片美國西部海岸風光的綠色山丘開始,鮮豔多彩的畫面、明快的電子音樂、出色的速度感,使得遊戲有別於當時的《超級馬里奧兄弟》,十分與眾不同。

索尼克與蛋頭博士

遊戲中,每一個地區都會被分為3個“幕”(ACT),每個地區的結尾,都會與蛋頭博士和他的瘋狂發明進行BOSS戰。如果在第三幕前收集到50枚ring(遊戲中的黃圈),就有機會再特殊關卡獲得混沌翡翠,收集到所有6個翡翠後,結局會有所不同。

作為索尼克,重要的是收集盡可能多的ring,這些ring不僅是劇情的關鍵,也是索尼克的生命保障——超絕的高速移動讓索尼克的難度明顯大於馬里奧,但是和一碰即死的馬里奧不同,傷害不會讓索尼克馬上斃命,但是會讓身上的ring四散,所以只要保持身上至少有一個ring就不會死。

從市場方向的選擇,女主角的刪除,遊戲整體設計……等等一系列設定來看,可以說,索尼克在與馬里奧的差異化上做了很足的功夫。

最終,遊戲於1991年上市後在美國市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天王邁克爾傑克遜玩索尼克

如果說任天堂的遊戲是“老少皆宜”,那麼世嘉在當時的形象便是:這Coooooooool!

飛速奔走在天地間,對抗邪惡勢力的藍色小子,這很Cool,不是嗎?

時至今日,馬里奧依舊活躍在玩家視線中,而索尼克卻隨著世嘉的沒落漸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刺蝟索尼克 Sonic the Hedgehog》它或許不是索尼克系列最好的作品,但卻是遊戲歷史上重要的一作。

遊戲被移植到了各個平臺,其中就有移動端iOS與安卓,不僅如此,遊戲還自帶簡體中文。

不管大法好不好,無論你是否任天堂粉絲,如果你聽過、看過這只藍色刺蝟,那麼這款遊戲都值得你一玩。

名稱:刺蝟索尼克

廠商:SEGA

標籤:經典、橫版過關、圖元、跑酷、中文

語言:簡體中文

平臺:安卓、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