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學生撿到絕世玉璽,交給國家被獎20元,44年後,又榮獲一本證書

呂雉,西漢時期著名皇后,是漢高祖劉邦的夫人。劉邦去世後,呂後稱制,軍國大政一肩挑,成為名副其實的女獨裁者。呂後當政期間,任用曹參、王陵、周勃、陳平等人,穩定了漢朝局勢,

為文景之治做了準備。呂後在辦公時,有自己專用的玉璽,而這枚做工講究的玉璽,也被她帶進了墳墓,成為陪葬品。

2000多年過去了,在1968年9月的一天傍晚,一個名叫孔忠良的小學生正放學回家。他沿著渭惠渠邊的路走到狼家溝,無意中看到草叢中有一個東西在夕陽的映照下閃閃發光。

好奇的孔忠良走近一看,土裡有個像玉一樣的東西。孔忠良急忙挖開土,然後挖出了一塊美玉。此玉摸起來十分圓潤,仔細一看上面還趴著個動物,底下方方正正,還刻著幾個字。

孔忠良帶著玉石回家,並將之交給父親孔祥發。孔祥發雖然不知道這玉石是啥,但看樣式就知道不是俗物,於是他帶著兒子找到西安的陝西省博物館,交給專家鑒定。

看完這塊玉,專家大驚失色,他拍著孔忠良的手說:“孩子,你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東西啊!”

原來,這塊玉是呂後專用的玉璽,這還是我國第一次發掘出漢朝皇后的玉璽。更為珍貴的是,這枚玉璽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歷史上著名的呂後。這枚玉是用和田玉雕琢而成,

玉石上雕刻的是一隻螭虎,更讓專家驚訝的是玉石上雕刻著“皇后之璽”四個篆體字。別說是現代,就算在漢代,這也是一等一的國寶!

於是博物館專家動員孔祥發父子,將此枚印章交給國家。孔祥發想了想,最終還是忍痛割愛,將玉璽送給國家,而博物館也獎勵了孔祥發20元,作為回家的路費。

此後,“拾寶不昧”孔忠良受到領導的大力表彰,成為“優秀少先隊員”,而呂後玉璽也成為陝西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44年後,也就是2012年,博物館又想起了孔忠良,並將他評為“為遺址保護作出傑出貢獻”的十大傑出人物之一。頒獎儀式上,孔忠良激動地說:“沒想到國家還記得我孔忠良,雖然我的日子過得並不富裕,但能為祖國作出貢獻,

我感到很值!”於是,博物館將遲到近半個世紀的榮譽證書,送到了孔忠良手裡。

孔忠良的故事說完了,我們還是來講講呂後的玉璽是怎麼流落到野外的呢?專家認為,這可能是赤眉軍幹的。當時,西漢滅亡,王莽被殺後,赤眉起義軍殺入關中,消滅了劉玄的更始政權。為了籌集軍費,赤眉軍大肆盜掘西漢皇陵,其中就包括呂後的。在殘酷的盜掘活動中,呂後的遺體被拋之野外,而這枚玉璽也隨之流失於外,最終掉落在孔忠良發現它的位置。

如今,呂後玉璽已經禁止出國展出。

為了籌集軍費,赤眉軍大肆盜掘西漢皇陵,其中就包括呂後的。在殘酷的盜掘活動中,呂後的遺體被拋之野外,而這枚玉璽也隨之流失於外,最終掉落在孔忠良發現它的位置。

如今,呂後玉璽已經禁止出國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