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老婆都是別人的好” 談關於“命好”這件事|深度

前兩天花了不少時間寫了篇影評(就是前一篇文章),

居然沒人看,深有挫敗感,面對努力後的失敗,我不禁發出“人算不如天算”感歎。

港真,你可以不信命,但不要否認一些現實:你看不上的一些人成功了;困惑還不錯的人怎麼失敗了;有些長的不咋樣的,卻找到貌美的老婆;有些成功商人卻英年早逝;尤其在股票投資上,我們常常賣掉後漲,買入就跌。

這些更加讓我堅定認為——“命好”是人生的核心競爭力。

以上不是無感而發,我最近是看了這個理論,

深受啟發的:

1.關於倖存者偏差

1941年,二戰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沃德教授應軍方要求,利用其在統計方面的權威,來提供關於《飛機應該如何加強防護,才能降低被炮火擊落的機率》的建議。

沃德教授針對聯軍的轟炸機遭受攻擊後的資料,進行研究後發現: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機尾則是最少被擊中的位置。於是,沃德教授的結論是“我們應該強化機尾的防護”,

而軍方認為“應該加強機翼的防護,因為這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

沃德教授堅持認為:

1)統計的樣本,只涵蓋平安返回的轟炸機;

2)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似乎還是能夠安全返航;

3)而在機尾的位置,很少發現彈孔的原因並非真的不會中彈,而是一旦中彈,其安全返航的機率就微乎其微。

軍方採用了教授的建議,後來證實該決策是正確的,看不見的彈痕卻最致命!

這個故事有兩個啟示:一是戰死或被俘的飛行員無法發表意見,所以彈痕資料的來源本身就有嚴重的偏誤;二是作戰經驗豐富的飛行員的專業意見也不一定能提升決策的品質,因為這些飛行員大多是機翼中彈機尾未中彈的倖存者

我的理解是:現實中,

我們並非能夠有全面的資料樣本提供我們決策,我們的決策始終存在風險。

2.老婆真的都是別人的好嗎?

常言說“老婆都是別人的好”。一是你看到的別人老婆有很多,但你往往記住那些漂亮優雅賢慧的少數人,自覺不自覺的忽略大部分;二是你記住的別人老婆的樣本資訊並不完整,你看到的更多是淡妝華服而不是睡衣素顏、是溫柔體貼而不是嘮叨抱怨,

而後者可能只是她老公下班回家後才看到的。

比如媒體調查“喝葡萄酒的人長壽”。一般是調查了那些長壽的老人,發現其中很多飲用葡萄酒。但還有更多經常飲用葡萄酒但不長壽的人已經死了,媒體根本不可能調查到他們。

面向全部使用者的公開性調查,也會存在較大的偏差。比如互聯網上要是有調查“你認為杭州計程車起步價從10元提高到13元是否合理?”,看似樣本是隨機的,但認為“不合理”甚至憤怒的人更願意去回答這個問題,而覺得“合理”甚至無所謂的人可能更多會忽略這個調查。

現在你明白了,自媒體為什麼這麼“火”了嗎?賠了時間的或者賺的少的根本不會寫什麼心得,而會寫自己賺錢的那些人,讓你覺得自媒體作者,個個是賺錢的。我們忽略了寫的人的動機。

當進入中國大大小小的書店,幾乎所有的書店的最醒目的堆頭,全部擺放著類似《董明珠談管理》和《馬雲談創業》的書籍。翻閱著眾多,而他們的成功一樣是倖存者偏差。你要知道,全國有多少創業團隊,有比董明珠更勤奮,比馬雲更聰明,甚至比他們更優秀的商業模式,更卓越的管理團隊,最後還是失敗了。

回到投資領域,取得成功的投資者喜歡高談闊論他的投資經驗和方法,但我們往往會忽略了一個事實:採用同樣經驗和方法而投資失敗的人是沒有機會上電視侃侃而談的,更不會寫下失敗感言。

巴菲特說:“如果你是池塘裡的一隻鴨子,由於暴雨的緣故水面上升,你開始在水中上浮,但此時你卻認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裡的水。”

這句話的意思,是提醒我們,如果我們是“倖存者”的一分子,就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為就算成功也純屬偶然,你我可能會不自覺的發現自己與其他成功者的共同點,並將它們詮釋為“成功因素”。巴菲特的成功我們無法複製。哪怕再堅持價值理論,也只是東施效顰。

所以,不要過分的相信自己的投資理念,它只有在結果正確的時候你才認為正確,而投資理念和投資結果或許真的沒有因果關係。倘若在股票投資上存在一個強有效的絕對正確的投資理念,可以準確預測價格的變化,那我們就應該每天賺錢,每小時賺錢,每秒鐘賺錢,或者長期永久盈利。

就算你是整個存款,也要建立在國富民強、銀行不倒閉等等的基礎上,命好的是你生活在這樣的好時代。

3.關於命好這件事

身邊常有經商成功的友人,問其成功的關鍵,答曰命好。常有預測經濟走勢的學者,問起準確的理由,答曰命好。到後來才發現,越是結果成功的人越是把命好歸結為首要要素,命好和成功構成了因果關係。他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和他們一樣條件,甚至比他們擁有更多優勢的人們,倒在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而命好是他們比失敗者唯一多出來的東西。

想當年,上億的小蝌蚪沖向子宮,莫非是因為你努力才成為第一名的?當然了,我們討論的股票投資的核心競爭力,很多人在回復努力再努力,問題的關鍵是什麼努力,努什麼力、怎麼努力就能等於成功。

有沒有辦法改變命?道家用風水改變運勢,但變不了命。佛說積善修德,六道輪回。也有說知識改變命運。我既不唯物,也不唯心,更不否認人既然活著就要努力精進,只是要正確的看待成敗,要有榮辱不驚的心態。然後重新開始,輕裝上陣。

記住這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問耕耘,無問西東。

但認為“不合理”甚至憤怒的人更願意去回答這個問題,而覺得“合理”甚至無所謂的人可能更多會忽略這個調查。

現在你明白了,自媒體為什麼這麼“火”了嗎?賠了時間的或者賺的少的根本不會寫什麼心得,而會寫自己賺錢的那些人,讓你覺得自媒體作者,個個是賺錢的。我們忽略了寫的人的動機。

當進入中國大大小小的書店,幾乎所有的書店的最醒目的堆頭,全部擺放著類似《董明珠談管理》和《馬雲談創業》的書籍。翻閱著眾多,而他們的成功一樣是倖存者偏差。你要知道,全國有多少創業團隊,有比董明珠更勤奮,比馬雲更聰明,甚至比他們更優秀的商業模式,更卓越的管理團隊,最後還是失敗了。

回到投資領域,取得成功的投資者喜歡高談闊論他的投資經驗和方法,但我們往往會忽略了一個事實:採用同樣經驗和方法而投資失敗的人是沒有機會上電視侃侃而談的,更不會寫下失敗感言。

巴菲特說:“如果你是池塘裡的一隻鴨子,由於暴雨的緣故水面上升,你開始在水中上浮,但此時你卻認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裡的水。”

這句話的意思,是提醒我們,如果我們是“倖存者”的一分子,就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為就算成功也純屬偶然,你我可能會不自覺的發現自己與其他成功者的共同點,並將它們詮釋為“成功因素”。巴菲特的成功我們無法複製。哪怕再堅持價值理論,也只是東施效顰。

所以,不要過分的相信自己的投資理念,它只有在結果正確的時候你才認為正確,而投資理念和投資結果或許真的沒有因果關係。倘若在股票投資上存在一個強有效的絕對正確的投資理念,可以準確預測價格的變化,那我們就應該每天賺錢,每小時賺錢,每秒鐘賺錢,或者長期永久盈利。

就算你是整個存款,也要建立在國富民強、銀行不倒閉等等的基礎上,命好的是你生活在這樣的好時代。

3.關於命好這件事

身邊常有經商成功的友人,問其成功的關鍵,答曰命好。常有預測經濟走勢的學者,問起準確的理由,答曰命好。到後來才發現,越是結果成功的人越是把命好歸結為首要要素,命好和成功構成了因果關係。他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和他們一樣條件,甚至比他們擁有更多優勢的人們,倒在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而命好是他們比失敗者唯一多出來的東西。

想當年,上億的小蝌蚪沖向子宮,莫非是因為你努力才成為第一名的?當然了,我們討論的股票投資的核心競爭力,很多人在回復努力再努力,問題的關鍵是什麼努力,努什麼力、怎麼努力就能等於成功。

有沒有辦法改變命?道家用風水改變運勢,但變不了命。佛說積善修德,六道輪回。也有說知識改變命運。我既不唯物,也不唯心,更不否認人既然活著就要努力精進,只是要正確的看待成敗,要有榮辱不驚的心態。然後重新開始,輕裝上陣。

記住這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問耕耘,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