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貝恩諮詢最新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導讀

貝恩諮詢(Bain & Co.)剛剛發佈的《2017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的增速達到了20%,超過海外奢侈品市場的整體增速。

2017年全年,中國本土奢侈品市場銷售總額達到1420億人民幣,

同比增長20%,為2011年以來的最快增速。全球奢侈品市場的總銷售額達到2620億歐元(約合2萬億人民幣),其中有32%來自中國消費者,占比為所有國家和地區最高,美國(22%)和歐洲(18%)分別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貝恩資本表示,中國奢侈品市場快速增長主要有如下原因:

各大品牌對年輕消費者進行了針對性調整,刺激了千禧一代在奢侈品市場的消費

中國房地產和股市走勢強勁造成的“財富累積”效應推動了人們的整體消費能力增長

各大品牌調整定價政策,縮小中國和海外奢侈價格的差距,從而吸引了更多消費者在國內購物

政府針對性的政策支持,包括加強對海外代購的監管,降低奢侈品進口稅和其他刺激國內消費的政策

在各類商品種類中,化妝品、香水、個人 護理用品的銷售增速最快,達到28%,之後是女式服裝(27%)和珠寶(24%)。整體來看,針對女性的奢侈品增速要高於男性。

貝恩資本的合夥人Bruno Lannes 表示: “在過去的五年裡,因為經濟增速放慢和反腐政策等原因,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增長其實並不快。

不過去年的20%是一個非常驚人的增長速度,顯示了這個市場正在復蘇。”

千禧一代的崛起

貝恩資本在報告中表示,千禧一代的特點包括:

對網路等數位技術非常熟悉,通過網路來獲取資訊,並偏好線上上管道進行購物。接受調查的人群中,

千禧一代通過網路獲取奢侈品資訊的比例超過50%,而其他年齡段的這一數字僅為30%左右。

線上管道

線上管道的銷售增速達到43%,遠高於線下管道的19%,但是占總銷售的比例僅為9%,雖然相比2016年的8%略有增加,但是依然只是市場的一小部分。除了化妝品類外(15-20%線上滲透率),

整體奢侈品線上滲透率依然較低。

線上奢侈品銷售管道主要分為四類:

各大品牌的官方網站

各大品牌在天貓和微信等平臺的官方旗艦店

購物平臺建立和經營的多品牌銷售管道

各大奢侈品打折網站

貝恩諮詢指出,在中國市場的前二十大品牌中,有一半以上都選擇了縮減實體零售網路規模,同時擴大單店面積。2017年,這20個品牌的門店總數為1119家,相比2015年減少了6家,只有少數快時尚品牌選擇了快速擴大零售網路規模。

而與實體零售的保守態度相對,各大品牌2017年在數字行銷方面的支出普遍出現了大幅增加,數字行銷的占比從2015年的35%增加至了40%~50%,其中用於微信平臺的比例達到30%~60%。

有一半以上都選擇了縮減實體零售網路規模,同時擴大單店面積。2017年,這20個品牌的門店總數為1119家,相比2015年減少了6家,只有少數快時尚品牌選擇了快速擴大零售網路規模。

而與實體零售的保守態度相對,各大品牌2017年在數字行銷方面的支出普遍出現了大幅增加,數字行銷的占比從2015年的35%增加至了40%~50%,其中用於微信平臺的比例達到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