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怎樣才能糾正孩子不講個人衛生的壞習慣呢?

【場景再現】

佳佳有一個屬於她自己的房間,但亂得簡直沒有辦法進去:床上到處堆著衣服,桌子上和地板上到處都堆滿了書。

媽媽剛剛幫她整理好了,很快她又給弄得一塌糊塗。

媽媽要她自己做清潔,她卻說:“我自己的房間,亂點是我的自由,您要是看不慣,可以幫我打掃;不願意打掃,可以不進我的房間,這也是您的自由。”

媽媽覺得愛整潔,講究個人衛生,是一個人良好的習慣,對一生都會有好處的,可媽媽不想用打罵的極端方式對待佳佳,她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

【文進詮釋】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的個人衛生意識非常差。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小夥子,人長得高大挺拔,但穿戴卻亂七八糟,衣服褲子皺皺巴巴,油污斑斑,鬍子拉碴。

一些住集體宿舍的孩子,個人衛生更是慘不忍睹。桌子上杯盤狼藉,有的剩飯剩菜已經長出“黴草”,床上更是成了“雜貨鋪”,被子已經看不出是什麼顏色,床下的世界更“精彩”,

空瓶子、臭襪子、髒球鞋等橫七豎八地堆在一起。

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是保證孩子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俗話說“病從口入”,說明了是否講究衛生直接關係到人的健康。有人認為“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是缺乏科學根據的。

在現實生活中,確有那麼一些人不甚講究衛生,而身體也還健康,但是他們的身體健康並不是由於衛生造成的,而是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陽光充足,

空氣新鮮,活動充分,營養齊全等。如果他們再注意講究衛生,身體會更加健壯。

我們更應看到,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由於不講究衛生,染上急性或慢性疾病,影響了身體健康。尤其是孩子,他們的抵抗力比較差,容易感染疾病,更應注意講究衛生。

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不僅對預防疾病、保障健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改變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衛生面貌和道德風尚也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一個國家的人民有沒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往往標誌著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科學文化水準以及道德面貌。

孩童期是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抓緊這個時期進行培養,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習慣容易養成,而且牢固,影響終生。

【文進支招】

怎樣才能糾正孩子不講個人衛生的壞習慣呢?我們給家長的建議是:

1.允許孩子把屋子弄亂,但得要求孩子自己把屋子整理好

多數孩子都十分頑皮和淘氣,常常令家長頭疼的是,這類孩子能在轉瞬之間將房里弄得亂七八糟,這樣就要費去許多的時間和工夫去收拾。其實,年齡較小的孩子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把到處弄得亂成一團,因為,他沒有這個概念,他們只需要身邊有儘量多的玩具就好。這時,許多家長都會呵斥孩子,不要將房里弄得太亂,然後開始收拾東西。

其實,這樣做是不可取的:孩子不會認識到這是他們做得不對,應該自己去收拾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對自己做的事情負責的習慣,讓他們自己動手收拾,不要讓他覺得無論如何總會有人幫他。

如果孩子太小,你可以同他一起收拾,告訴他哪樣東西該放什麼地方,千萬不要自己獨自就將他弄亂的房間恢復得整整齊齊。最好能讓孩子將收東西也變成玩耍的一部分,從小養成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2.要求孩子把東西放在指定的地方

讓孩子知道各種東西都有各自存放的地點,最好能分門別類地放好,然後再做。上標記。大小東西要分開,這樣不易互相擠壓後造成小件物品損壞。比較零散的玩具裝在帶格的小箱中,也可單獨裝起來。反正,一個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學會分門別類地收拾東西。孩子的東西要方便拿取,不論是什麼,都應讓他自己就能放取。

3.適當地幫助孩子是必要的

有些孩子非常愛整潔,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可即便是這樣,有些大件的物品家長還是應該幫助他使用。家長可以先讓孩子收拾玩具,在他不行的情況下再幫孩子收拾,同時要教會他下次使用,這樣才能讓孩子逐漸有所提高。最後,他能單獨取放時,要記得給他鼓勵,讓孩子有種滿足感。

4.重要的是指導和監督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一定要起好帶頭作用,也就是說,家長必須從自己做起,做事要有規律和秩序,愛整潔。不要要求孩子一下子就變個模樣兒,做什麼事情都是有一個過程的。首先要讓孩子知道需要做到什麼樣子?怎樣才算乾淨整潔?慢慢地,他就會理解你的意思,做到你所希望的樣子,當然,你的要求一定要符合他的實際情況。

這時,許多家長都會呵斥孩子,不要將房里弄得太亂,然後開始收拾東西。

其實,這樣做是不可取的:孩子不會認識到這是他們做得不對,應該自己去收拾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對自己做的事情負責的習慣,讓他們自己動手收拾,不要讓他覺得無論如何總會有人幫他。

如果孩子太小,你可以同他一起收拾,告訴他哪樣東西該放什麼地方,千萬不要自己獨自就將他弄亂的房間恢復得整整齊齊。最好能讓孩子將收東西也變成玩耍的一部分,從小養成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2.要求孩子把東西放在指定的地方

讓孩子知道各種東西都有各自存放的地點,最好能分門別類地放好,然後再做。上標記。大小東西要分開,這樣不易互相擠壓後造成小件物品損壞。比較零散的玩具裝在帶格的小箱中,也可單獨裝起來。反正,一個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學會分門別類地收拾東西。孩子的東西要方便拿取,不論是什麼,都應讓他自己就能放取。

3.適當地幫助孩子是必要的

有些孩子非常愛整潔,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可即便是這樣,有些大件的物品家長還是應該幫助他使用。家長可以先讓孩子收拾玩具,在他不行的情況下再幫孩子收拾,同時要教會他下次使用,這樣才能讓孩子逐漸有所提高。最後,他能單獨取放時,要記得給他鼓勵,讓孩子有種滿足感。

4.重要的是指導和監督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一定要起好帶頭作用,也就是說,家長必須從自己做起,做事要有規律和秩序,愛整潔。不要要求孩子一下子就變個模樣兒,做什麼事情都是有一個過程的。首先要讓孩子知道需要做到什麼樣子?怎樣才算乾淨整潔?慢慢地,他就會理解你的意思,做到你所希望的樣子,當然,你的要求一定要符合他的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