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十大城市GDP排行榜,看看哪些國家都不如它們?

看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離不開GDP,下面我講的這些城市都是各個地區是中心城市,看看誰更強。


早前在2017年1月20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744127億元,同比增長6.7%,城市GDP方面:截至1月20日,全國大部分城市的去年經濟運行資料已經公佈,根據資訊匯總,2016年中國城市GDP(經濟總量)100強排名我 不一一舉了.

以下是中國十大“富可敵國”的城市。

詳細排名:

第一位

上海

一直以來的經濟霸主,重點打造的金融中心,經濟的龍頭.上海GDP26688億元(相當於泰國),

同比增長6.7%(人口:2415萬),上海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上海GDP居中國城市第一位,亞洲城市老二的位置,僅次於日本東京,超過香港,估計很難追上東京。上海亦是全球著名的的金融中心,世界上人口規模和面積最大的都會區之一,以上海為中心城市的長三角城市群已成為全球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第二位

北京

北京24541億元(超過埃及),同比增長6.7%(人口:2171萬),就不用介紹了,北京嘛,首都,全方位的資源優先彙聚於此,經濟當然不差,在北方整體經濟普遍看衰的情況下卻一枝獨秀,政治優勢強力吸引資源彙聚。

第三位

廣州

廣州(廣東1)20004億元(超過入口一億多的巴基斯坦),同比增長8%(人口:1667萬),北上廣盡人皆知,足以稱得上實力,不過半路殺出個長得變態快的小弟深圳,

地位岌岌可危,北上廣深估計要排末尾了,在加上南面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廣州在珠三角的地位壓力可想而知,不過廣州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華南地區的綜合性工業製造中心,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門類齊全、輕工業較為發達、重工業有一定基礎、綜合配套能力、科研技術能力和產品開發能力較強的外向型現代工業體系。中國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
廣州就擁有34個。廣州工業在廣州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工業增加值在廣州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超過1/3。汽車製造、電子通信和石油化工三大支柱產業的工業產值約占廣州工業總產值的1/3。

第四位

深圳

深圳(廣東2)19300億元(超過北歐發達國家芬蘭),同比增長9%(人口:1077萬),得益於政策的扶持和自由的環境,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視窗,

已發展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令人咂舌。深圳南面是國家化大都市香港,背靠珠三角的腹地,在加上創新的氛圍,優勢太大了,在這一塊土壤上,有我們熟知的大企業,騰訊,華為,萬科,中心,比亞迪等等,超過廣州也是短時間的事情,房價在2016竟然超越北京上海。

第五位

天津

天津17800億元(超過南美那個長長的國家智利),同比增長9%(人口:1547萬),國家直轄市之一,國家中心城市,背靠首都好乘涼,在政策和資源上擁有優勢,不過風頭也一直被北京蓋過,是四大直轄市最低調的,在北方整體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天津衰而不退,聽說濱海新區很厲害。

第六位

重慶

重慶17010億元(超過C羅老家葡萄牙),同比增長10.7%(人口:3372萬)西南重鎮,這些年風頭甚至蓋過北上廣深,中央坐鎮,別看他溝溝坎坎的,經濟發展奇快,也是得益于中央資源傾斜,重慶擁有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和它的火鍋一一如火如荼。

第七位

蘇州

蘇州(江蘇1)15400億元(超過越南),同比增長7.5%(人口:1060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自古就是富饒之地,今天也是,別看他政治地位不高,不是直轄市,不是省會,不是計畫單列市,不是特區,他就是牛,不得不佩服當地政府的能力和遠見,這裡園區運作有聲有色,外資企業遍地,產業分工明確,城市規劃完整,旅遊長盛不衰,不過這些年全球經濟不景氣,成本上升,外資撤離,經濟也被潑冷水。

第八位

武漢

武漢(湖北1)11756億元(超過炮火連天的伊拉克),同比增長7.8%(人口:1061萬)武漢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擁有鋼鐵、汽車、光電子、化工、冶金、紡織、造船、製造、醫藥等完整的工業體系。武漢城市很大很雜很堵,高校也特別多,經濟發展靠規模效應。

第九位

成都

成都(四川1)11721億元(超越哈薩克),同比增長7.5%(人口:萬1573),成都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畢竟是太偏於西部,這個西部城市也給力,不過是舉全四川的資源構建大成都,得以比拼昔日小弟重慶,四川出了成都,能叫得響亮的城市就沒有了,中國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樞紐 ,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第十位

杭州

杭州(浙江1)11700億元(相當於兩個緬甸),同比增長10%(人口:889萬),雖然排在末尾,人口也不過千萬,這個城市包括這個省的人都是自力更生,敢闖敢幹,藏富於民,老百姓很富。它沒有上面那些城市獲得更多的政策和資源,也不靠外資,就靠自己,這裡還誕生了阿裡巴巴這樣的民營巨頭。

可能有人問香港呢,因為資料的不全吧,各方都不一致,大概也就是20000億以上,排位在上海和深圳之間。

國家直轄市之一,國家中心城市,背靠首都好乘涼,在政策和資源上擁有優勢,不過風頭也一直被北京蓋過,是四大直轄市最低調的,在北方整體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天津衰而不退,聽說濱海新區很厲害。

第六位

重慶

重慶17010億元(超過C羅老家葡萄牙),同比增長10.7%(人口:3372萬)西南重鎮,這些年風頭甚至蓋過北上廣深,中央坐鎮,別看他溝溝坎坎的,經濟發展奇快,也是得益于中央資源傾斜,重慶擁有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和它的火鍋一一如火如荼。

第七位

蘇州

蘇州(江蘇1)15400億元(超過越南),同比增長7.5%(人口:1060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自古就是富饒之地,今天也是,別看他政治地位不高,不是直轄市,不是省會,不是計畫單列市,不是特區,他就是牛,不得不佩服當地政府的能力和遠見,這裡園區運作有聲有色,外資企業遍地,產業分工明確,城市規劃完整,旅遊長盛不衰,不過這些年全球經濟不景氣,成本上升,外資撤離,經濟也被潑冷水。

第八位

武漢

武漢(湖北1)11756億元(超過炮火連天的伊拉克),同比增長7.8%(人口:1061萬)武漢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擁有鋼鐵、汽車、光電子、化工、冶金、紡織、造船、製造、醫藥等完整的工業體系。武漢城市很大很雜很堵,高校也特別多,經濟發展靠規模效應。

第九位

成都

成都(四川1)11721億元(超越哈薩克),同比增長7.5%(人口:萬1573),成都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畢竟是太偏於西部,這個西部城市也給力,不過是舉全四川的資源構建大成都,得以比拼昔日小弟重慶,四川出了成都,能叫得響亮的城市就沒有了,中國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樞紐 ,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第十位

杭州

杭州(浙江1)11700億元(相當於兩個緬甸),同比增長10%(人口:889萬),雖然排在末尾,人口也不過千萬,這個城市包括這個省的人都是自力更生,敢闖敢幹,藏富於民,老百姓很富。它沒有上面那些城市獲得更多的政策和資源,也不靠外資,就靠自己,這裡還誕生了阿裡巴巴這樣的民營巨頭。

可能有人問香港呢,因為資料的不全吧,各方都不一致,大概也就是20000億以上,排位在上海和深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