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鄧萬平:民師淚(中篇小說連載25棒打鴛鴦)

(編者推薦:今天起,我們用幾天時間推薦鄧萬平老師的中篇小說《民師淚》,這是記錄和書寫民辦教師這個特殊群體的故事,希望朋友們能夠喜歡。)

民師淚(中篇小說)

——謹將此部作品獻給在民辦教育戰線上死去的親人和朋友

鄧萬平 著

二十五、棒打鴛鴦

我撥通了陳浩傑的電話,他十分高興,特別是知道裴楊沒有死的消息後,驚喜得語無倫次,要我們不要走,他馬上就到。

不出半小時,胡同口便想起汽車喇叭聲,陳浩傑一下車就一邊跑一邊大叫:“裴揚,

裴揚,你給我出來。”裴揚 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趕緊出來,陳浩傑一見,立即又愣住了。原來,他見裴揚穿著警服,“你……你怎麼這身打扮?亂穿軍裝、警服可是犯法的,”

裴揚抱住陳浩傑:”不會的,我們都是通過允許的。”陳浩傑朝我看了看,說:“你們這是誰允許的?一個勞改釋放犯竟然穿上警服出門,小心被人舉報,又要吃虧。”

我笑笑說:“是他允許的。”我指著裴揚。“你問問他吧。

"

陳浩傑還沒開口,,裴揚忽然指著胡同口一輛停在在警車旁邊的白色小汽車說:“這是誰的車?”“怎麼了?我的車”陳浩傑有的驕傲地回答道。

“你有沒有駕駛證?停車的技術太差了吧,是誰允許你開車的?”裴揚問。

我一細看,白色小汽車的反光鏡碎了,警車被掛了一條痕跡,可能是陳浩傑剛才只顧高興,不小心停車時弄的。

陳浩傑一看這才認真起來,一迭連聲地說:“壞了,壞了,等會員警要來找我了,

我這臭技術真不行!”原來,這車是陳浩傑剛買的,駕駛證也是剛剛拿到的。我們爭辯著,在老楊頭屋裡坐定,我罵了陳浩傑一句:“我以為你這傢伙不在人世了,怎麼也聯繫不上你,你在外面自由自在,想過我沒有?”

“怎麼沒想過,自從你進去了,我度日如年,不知給你打過多少電話,都接不通。我還去探監找過你。”接著,陳浩傑說了如下的故事:

那是我進監獄一個多月的時候,

陳浩傑想去監獄探視我,他想了想,我喜歡吃牛肉,便買了五斤黃牛肉,在老楊頭的診所鹵好,然後步行了大半天,找到監獄。門崗接待了他。他要求見見我,門崗不允許,說我入獄時間太短,不合乎規定。他軟纏硬磨了好久,還是不行,最後實在沒法,只好托門崗把東西帶給我。門崗檢查之後,正好有個肥頭大耳的胖犯人挑雜物走過,門崗叫住他,說他是我監房的王組長,要陳浩傑托他捎給我,
就這樣,陳浩傑把一百塊錢和包裹交給了他。聽陳浩傑講完,我才想起剛進去的時候王大拿請我吃牛肉的事,,原來他媽的還是上當了,那次的牛肉是陳浩傑送進去的,我就不明白王大拿怎麼知道我喜歡吃牛肉的,還是被這狗日地耍了,一大半被他吃了,我還謝謝他,錢也沒給我。

我們找了家僻靜、清潔的餐館,裴揚做東,幾個人圍在一起一邊吃一邊聊,我問陳浩傑:“兩年沒見,張永歌現在情況怎樣?”

陳浩傑臉上掠過一絲苦澀的表情,說:“她和那老頭生活了一段時間,相處也還不錯,後來,老頭的兒子回來住了一段時間,張永歌懷孕了,生了個女兒,也不知道是老頭的還是兒子的,反正兒子給了她一筆錢,她還資助過我買藥,兒媳婦知道後,趕回來大吵大鬧,要去醫院做鑒定,張永歌實在呆不下去,留下女兒就離開了,去了哪裡沒有消息。”

我是瞭解張永歌的,她每次離開後,總是不和別人通氣,很難找到他。那次害得我去雲南顛簸了一大圈,吃盡了苦頭,結果就在眼皮子底下,這個張永歌呀,真是!我說:“你就沒有去找過嗎?”“找過,凡是可能去的地方我都找了,就是沒找到,老頭說她可能去了南方。”

我想起韓叔,這個活波開朗的老頑童,他怎麼就不設法找一找呢?張永歌的失蹤是不是與他有直接關係,比方說他故意安排的。他現在情況怎樣呢?

如果還有生育能力,說明身體硬朗,他哪裡知道,他的老朋友早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只剩下幾根白骨了。

裴揚說:“張永歌是怎樣離開的,老頭子不一定知情,按邏輯推理,她是自己悄悄走的。”

哪怕裴揚說他成功地偵破了不少案子,我還是懷疑他的看法,張永歌的下落是值得推敲的,像這種情況,怎麼能說沒有危險?這個女人是不是真的自己離開了,我和以前的想法一樣,一個弱女子,在異鄉舉目無親,有沒有其他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要弄清這件事的真相,只有找到老頭才知道具體情況。

下午三點,我們驅車前往韓叔家,為避免別人的猜測,我們把警車停在小橋外。剛過小橋,迎面碰見一個跑步的老頭,正是韓叔,他已經完全認不出我了,看見幾個員警過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有些緊張,我報了父親的姓名他才知道。慌忙把我們讓進屋裡。

這裡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門口多了一些盆景,屋裡缺人收拾,顯得有些淩亂,一位中年女人抱著一個半歲左右的小女孩,我猜想這孩子就是張永歌留下的。

一番寒暄後,我問起張永歌的情況,韓叔回憶了片刻,詳細地說:“那是兩個多月前的一個雨天,我發現我家的房子漏雨,便找了一個裝修房屋的外地班子,老闆姓陳,好像是兩廣那邊的人,說話不好懂。四、五個人在我家幹了一個多禮拜,活幹得很好。張永歌是我們的翻譯官,不知她怎麼聽得懂他們的話,工程和生活上的事都是張永歌操辦。陳老闆很幹練,黑瘦黑瘦的,嘰哩哇啦很健談,有時候和張永歌說說笑笑我們根本不知道在說啥,不到兩天,我們就很熟了,他們以前是縣裡建築隊的,後來出來單幹,有了家底,就自己成立了一個公司。”

過了兩天,天氣晴了,那應該是十五的夜晚,月色很明,我從外面回來,看見鄰居屋後的竹林邊有兩個人在一起竊竊私語,人在竹影中看不清楚,只看見女的腳上穿著雪白的布鞋,在月光的返照下格外醒目。走過之後,我無意中想起這不像是張永歌的白色網球鞋嗎?我再返回去看,人沒有了,只剩下被搖晃的竹葉篩碎的片片月影。難道是我的眼花了嗎?不會呀,我明明親眼所見。工程結束後,我們辦了一次家宴,張永歌端菜的時候,我發現她手上戴著陳老闆的男式戒指,這是陳老闆天天戴在手上的,這回我絕對沒有看錯,為了慎重,我專注地瞅了陳老闆的手,戒指沒有了。"

"接下來,兒媳回來,家裡接連吵架,我的心情糟糕透了,張永歌也整天不言語,也不怪她。忽然有一天,我早上醒來,張永歌不見了,叫了幾遍,無人應聲,起來一看,她的日常用品也沒有了,我霎時全都明白,她肯定是投那個陳老闆去了。看了看其他,什麼都沒帶走,只拿走了一張卡,上面也只有三四萬快錢……”

聽完韓叔的講述,我懸著的心放下了,張永歌有權利尋找自己的幸福,她想去哪裡是她的自由,我只是怪陳浩傑,你為什麼不經常和她聯繫呢?你作為和她比較接近的人,怎麼連她出走的消息一點線索也沒掌握呢?

陳浩傑分辨說:“我怎麼沒聯繫,你問韓叔。”老人也點頭證明陳浩傑三天兩頭經常來,有時候也和張永歌一起出去,為這個家裡還爭吵過。

裴揚用眼睛橫著韓叔,說:“既然人不知去向,你為什麼不報警?”

陳浩傑立即說:“報警幹什麼?把她抓回來?這屬於正常出走,沒有任何危險因素,她有她的自由,難道還要干涉她不成?豈有此理!”陳浩傑對韓叔叔收留張永歌成見很深,當初只是無力干預。

我從中年婦女手中接過小女孩,親了一口,仔細端詳,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似一潭清泉深不見底,長得多麼像媽媽。孩子舞動雙手,微微一笑,臉上露出兩個甜甜的酒窩。我慢慢悲上心來,這可憐的孩子,這麼小就沒見媽媽,爸爸也不知是誰,她的命運日後怎樣,誰也說不清。

我問孩子的姓名,韓叔說叫“韓笑天”,我想,張永歌的意思可能是要讓孩子含笑面對蒼天,傲視蒼穹,與命運抗爭,但願蒼天保佑吧。

辭別韓叔的時候,裴揚和陳浩傑走在前面,我落下很遠,韓叔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你放心,不管這孩子應該姓什麼,我都會像親生的一樣對她好,不會讓她受一點點苦。”我不解地望著他,不知他這話是什麼意思。他又含糊其辭地說:“我自己知道自己,我沒有生育能力。”哦,原來其中還有這樣的隱情……難怪老頭難於啟齒。

我十分憎恨張永歌,為什麼弄出這些洋相、做這些不明不白的事呢?其實,以後很久我才知道,張永歌的出走遠不止韓叔所說的這些,其中大有隱情,此是後話不提。

(未完待續)

本文作者 鄧萬平

作者簡介:

鄧萬平,男,1960年生,近年在全國各地發表過多部中長篇小說及美術作品,系湖北作家協會會員,廣東文化學會會員。

張永歌現在情況怎樣?”

陳浩傑臉上掠過一絲苦澀的表情,說:“她和那老頭生活了一段時間,相處也還不錯,後來,老頭的兒子回來住了一段時間,張永歌懷孕了,生了個女兒,也不知道是老頭的還是兒子的,反正兒子給了她一筆錢,她還資助過我買藥,兒媳婦知道後,趕回來大吵大鬧,要去醫院做鑒定,張永歌實在呆不下去,留下女兒就離開了,去了哪裡沒有消息。”

我是瞭解張永歌的,她每次離開後,總是不和別人通氣,很難找到他。那次害得我去雲南顛簸了一大圈,吃盡了苦頭,結果就在眼皮子底下,這個張永歌呀,真是!我說:“你就沒有去找過嗎?”“找過,凡是可能去的地方我都找了,就是沒找到,老頭說她可能去了南方。”

我想起韓叔,這個活波開朗的老頑童,他怎麼就不設法找一找呢?張永歌的失蹤是不是與他有直接關係,比方說他故意安排的。他現在情況怎樣呢?

如果還有生育能力,說明身體硬朗,他哪裡知道,他的老朋友早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只剩下幾根白骨了。

裴揚說:“張永歌是怎樣離開的,老頭子不一定知情,按邏輯推理,她是自己悄悄走的。”

哪怕裴揚說他成功地偵破了不少案子,我還是懷疑他的看法,張永歌的下落是值得推敲的,像這種情況,怎麼能說沒有危險?這個女人是不是真的自己離開了,我和以前的想法一樣,一個弱女子,在異鄉舉目無親,有沒有其他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要弄清這件事的真相,只有找到老頭才知道具體情況。

下午三點,我們驅車前往韓叔家,為避免別人的猜測,我們把警車停在小橋外。剛過小橋,迎面碰見一個跑步的老頭,正是韓叔,他已經完全認不出我了,看見幾個員警過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有些緊張,我報了父親的姓名他才知道。慌忙把我們讓進屋裡。

這裡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門口多了一些盆景,屋裡缺人收拾,顯得有些淩亂,一位中年女人抱著一個半歲左右的小女孩,我猜想這孩子就是張永歌留下的。

一番寒暄後,我問起張永歌的情況,韓叔回憶了片刻,詳細地說:“那是兩個多月前的一個雨天,我發現我家的房子漏雨,便找了一個裝修房屋的外地班子,老闆姓陳,好像是兩廣那邊的人,說話不好懂。四、五個人在我家幹了一個多禮拜,活幹得很好。張永歌是我們的翻譯官,不知她怎麼聽得懂他們的話,工程和生活上的事都是張永歌操辦。陳老闆很幹練,黑瘦黑瘦的,嘰哩哇啦很健談,有時候和張永歌說說笑笑我們根本不知道在說啥,不到兩天,我們就很熟了,他們以前是縣裡建築隊的,後來出來單幹,有了家底,就自己成立了一個公司。”

過了兩天,天氣晴了,那應該是十五的夜晚,月色很明,我從外面回來,看見鄰居屋後的竹林邊有兩個人在一起竊竊私語,人在竹影中看不清楚,只看見女的腳上穿著雪白的布鞋,在月光的返照下格外醒目。走過之後,我無意中想起這不像是張永歌的白色網球鞋嗎?我再返回去看,人沒有了,只剩下被搖晃的竹葉篩碎的片片月影。難道是我的眼花了嗎?不會呀,我明明親眼所見。工程結束後,我們辦了一次家宴,張永歌端菜的時候,我發現她手上戴著陳老闆的男式戒指,這是陳老闆天天戴在手上的,這回我絕對沒有看錯,為了慎重,我專注地瞅了陳老闆的手,戒指沒有了。"

"接下來,兒媳回來,家裡接連吵架,我的心情糟糕透了,張永歌也整天不言語,也不怪她。忽然有一天,我早上醒來,張永歌不見了,叫了幾遍,無人應聲,起來一看,她的日常用品也沒有了,我霎時全都明白,她肯定是投那個陳老闆去了。看了看其他,什麼都沒帶走,只拿走了一張卡,上面也只有三四萬快錢……”

聽完韓叔的講述,我懸著的心放下了,張永歌有權利尋找自己的幸福,她想去哪裡是她的自由,我只是怪陳浩傑,你為什麼不經常和她聯繫呢?你作為和她比較接近的人,怎麼連她出走的消息一點線索也沒掌握呢?

陳浩傑分辨說:“我怎麼沒聯繫,你問韓叔。”老人也點頭證明陳浩傑三天兩頭經常來,有時候也和張永歌一起出去,為這個家裡還爭吵過。

裴揚用眼睛橫著韓叔,說:“既然人不知去向,你為什麼不報警?”

陳浩傑立即說:“報警幹什麼?把她抓回來?這屬於正常出走,沒有任何危險因素,她有她的自由,難道還要干涉她不成?豈有此理!”陳浩傑對韓叔叔收留張永歌成見很深,當初只是無力干預。

我從中年婦女手中接過小女孩,親了一口,仔細端詳,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似一潭清泉深不見底,長得多麼像媽媽。孩子舞動雙手,微微一笑,臉上露出兩個甜甜的酒窩。我慢慢悲上心來,這可憐的孩子,這麼小就沒見媽媽,爸爸也不知是誰,她的命運日後怎樣,誰也說不清。

我問孩子的姓名,韓叔說叫“韓笑天”,我想,張永歌的意思可能是要讓孩子含笑面對蒼天,傲視蒼穹,與命運抗爭,但願蒼天保佑吧。

辭別韓叔的時候,裴揚和陳浩傑走在前面,我落下很遠,韓叔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你放心,不管這孩子應該姓什麼,我都會像親生的一樣對她好,不會讓她受一點點苦。”我不解地望著他,不知他這話是什麼意思。他又含糊其辭地說:“我自己知道自己,我沒有生育能力。”哦,原來其中還有這樣的隱情……難怪老頭難於啟齒。

我十分憎恨張永歌,為什麼弄出這些洋相、做這些不明不白的事呢?其實,以後很久我才知道,張永歌的出走遠不止韓叔所說的這些,其中大有隱情,此是後話不提。

(未完待續)

本文作者 鄧萬平

作者簡介:

鄧萬平,男,1960年生,近年在全國各地發表過多部中長篇小說及美術作品,系湖北作家協會會員,廣東文化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