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都難找到的3種野果,城裡人現在倒是常吃,這是為何?

像我們這種在農村長大的小孩子,小時候也沒吃過什麼精緻的吃食,吃的東西不是自己去山裡摘的野果,就是父母在菜園子裡種的蔬菜瓜果,或者勤勞的媽媽用巧手做出的美味零食。

其中最喜歡的當然就是自己在山裡摘的野果了,一般口感比較酸甜,比現在在市場上買的水果還要水靈。可惜現在野果也很難找到,譬如下面這三種野果,現在去山裡找上一天也難尋到了!

貓卵坨,這個是我們的方言叫法,它還有一個時髦的叫法:野獼猴桃。

秋天的時候去山裡採摘,一根藤上掛一大串,一會兒就能摘上一大袋,但是它硬硬的不能立刻吃,而是放在米糠裡面捂上一周,變得軟軟的,甜得不得了。現在山裡很少有野獼猴桃,但是市場上卻有它的身影,這是為何?原來隨著野獼猴桃的消失,有眼光的生意人瞄上這個商機,進行了人工棚種,據說收成不錯。

貓奶果,它長得也有那麼一絲像獼猴桃,區別在於它沒有毛,外型比較光滑,打開皮後,果肉和口感都很像獼猴桃,是我們當時不最愛的野果之一,現在很難找到了!

野泡子,

這個是春天的時候比較多,以前山裡或者屋前的草地裡都會有,甜甜的軟軟的,長得也快,摘掉後,過不了幾天就會再長出來,但是一過季節就會變成帶刺的荊棘。這個現在在村裡也能找到,只是可能需要找一下,你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