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財經晨報 滬指逼近3500點 可你為什麼還在虧錢?

股市:

1. 1月19日,兩市開盤後,滬指盤中在銀行、證券板塊的帶動下一度逼近3500點,

創業板反彈無力,繼續下跌。

2. 截至收盤:滬指漲0.38%,報3487.86點;深指跌0.21%,報11296.27點;創業板指數跌0.57%,報1728.14點。

3. 板塊方面,證券、銀行、國防軍工等板塊漲幅居前,細胞免疫治療、鈦白粉、啤酒等板塊領跌。

4. 週邊方面,美股三大股指小幅收跌,道指連續第二日收於26000關口上方,臺灣加權指數再創新高。蘋果公司CEO庫克接受了ABC News記者的專訪,首次回應了“降速門”事件,該公司股價再創收盤新高,盤中最高報180.05美元/股。

東京日經指數漲0.19%,報收23808點;臺灣加權指數漲0.72%,報收11151點;韓國綜合指數漲0.18%,報收2520點。

債市:

1. 下周(1月20日-26日)央行公開市場有8200億逆回購到期,其中週一至週五分別到期900億、1700億、1700億、1200億、2700億;無央票和正回購到期。此外,週三(1月24日)有1070億MLF到期。

匯市:

1. 週五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報6.4040,連續第四日刷新2015年12月以來新高,較上一交易日上漲215點,盤中一度升破6.39關口,刷新逾兩年新高至6.3888。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升232點報6.4169,

創2015年12月9日以來新高,本周累計調升763點。

宏觀:

1. 任澤平點評GDP數據:宏觀經濟資料持續超預期 繼續維持新週期判斷。

2. 北京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00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增速略低於上年0.1個百分點。

3. 初步核算,2017年上海市生產總值完成30133.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增速與上年持平。

4. 國家統計局:2017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比上年增長約2.9%。

5. 商務部:准予9家公司成品油批發經營許可。

6. 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連續六年下降 老齡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7. 2017年出生人口資料表明,許多專家高估了育齡夫婦生育二孩的意願。生育意願低迷的重要原因是撫養孩子的成本太高,而且許多職業女性擔心生育二孩會導致職位變動或影響職務升遷,加劇原本就存在的隱性就業歧視。

8. 山東率先開放售電市場 電力市場交易節約企業成本25億元。

9. 湖北5年投資5000億元建公路水路 在建長江大橋10座。

10. 2017年四川GDP增速重上8% 經濟韌性增強。

11. 中國鐵路總公司19日披露,今年春運期間,鐵路部門對部分增開列車回程方向進行票價折扣試點,在現行票價基礎上實行8—9折優惠。

12. 河南鄭州市發佈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水泥粉磨站停產。

13. 武漢:連鎖藥店無須再配建倉庫。

14. 山西將投資2.3億元發展冷鏈物流。

公司:

1. 高盛:上調複星醫藥股票評級和目標價 稱其有望成為生物仿製藥龍頭企業。

2. 美國時間1月18日,百度研究院在矽谷全員大會上宣佈設立商業智慧實驗室、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並宣佈三位人工智慧領域科學家將加盟,包括曾在IBM、微軟、AT&T等實驗室任職的自然語言處理專家Kenneth Ward Church。

3. 華為2018年收入目標為1022億美元 較2017年營收增長約9%。

4. 泰格醫藥:參與投資設立醫藥產業並購基金。

5. 上海交大成立AI研究院,研發新一代機器學習理論。

6. 谷歌和騰訊達成專利共用協定,兩大科技巨頭結成聯盟。

7. 一點資訊聯合百萬贏家上線直播答題。

8. 口水戰升級:Facebook AI主管稱索菲亞是騙人的玩偶。

9. 中國移動2017年12月淨增4G用戶1561.6萬。

10. TCL多媒體股權架構變動,樂視香港持股比例降至14.97%。

國際:

1. 路透:中國央行單周淨投放創一年新高 季節性“填穀”不改中性基調。

2. 美聯儲Mester:贊成今年和2019年加息三至四次。我們並沒有落後於形勢的發展,可以以漸進步伐推進。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縮減計畫進展順利。注:Mester 2018年有投票權。

3. 花旗:MSCI中國指數成份股2018-2019年盈利將繼續上升 短期內首選行業包括金融、房地產、石油和醫療。

4. 諾獎得主Robert Shiller稱,比特幣更有可能完全崩盤。

5.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第六輪磋商將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會議時間將延長一天,至1月29日。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貿易主管們將出席1月29日當天的會議。

6. 英國首相May:相信倫敦仍將是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在英國脫歐之後,英國與歐盟之間的夥伴關係應當涵蓋服務領域。

基金/私募:

1. 隨著公募基金四季報的披露,去年業績領先的明星基金經理的市場觀點、後市投資策略、資產配置方向等資訊也陸續浮出水面。基金:看好宏觀景氣 繼續力挺藍籌。

2. 東吳基金改革成效不明 去年超五成產品份額縮水。

3. 2017公募四季報陸續出爐 基金普遍加倉股票投資。

4. PE系公募擴容至6家 前路崎嶇多重考驗。

5. 基金經理普遍看好2018年的結構性投資機會,主流思路仍是“業績為王”。

VC/PE/IPO:

1. BBD數聯銘品完成C輪融資,金額1.2億人民幣,投資方小村資本。數聯銘品(BBD)是一家致力於為金融、商業和相關商業機構提供可靠的商業資料服務,提升決策效力的金融大資料服務公司,依託自身大資料技術優勢,旨在搭建協力廠商企業資料平臺、提供企業全息畫像等資訊,為金融和征信決策做參考。

2. 34學完成Pre-A融資,金額數百萬人民幣,投資方盈科資本。34learning是一家員工培訓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為企業提供員工培訓解決方案。

樓市:

1. 中信證券預計2018年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速在5%左右,回落的幅度有限,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不大。如果限購政策出現放鬆,那麼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和投資預期將會有所回暖。

2. 北京二手房價連續8個月下跌 首套房貸利率同增20%。

期貨:

1. 週五(1月19日)商品市場午後回溫,黑色系翻身領漲盤面。錳矽領漲近3%,螺紋漲逾2%,熱卷午後一路走高,盤末拉升漲近2%;有色金屬也集體上漲,僅滬鎳走勢大起大落,收盤微跌;能化板塊無大行情,橡膠、鄭醇漲近1%;農產品弱勢下挫,三品種領跌。

2. 截止收盤,漲幅方面,錳矽領漲2.89%,螺紋漲2.16%,熱卷漲1.84%,滬鉛漲1.82%,焦炭、鐵礦、矽鐵、滬錫漲逾1%,滬鉛、焦炭、PVC漲近1%;跌幅方面,大豆領跌1.75%,鄭油、鄭棉跌逾1%。

原油:

1. 高盛報告稱,新興市場需求的增長今年勢將超過發達市場,因此,石油需求增長170萬桶/日的預測存在上調可能。新興市場增長將支撐柴油和其他餾分油需求。注:高盛估計,2017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164萬桶/日。

黃金:

1. 黃金開啟整理走勢,金價周線能否收陽?1月19日金市資料不多,目前影響黃金行情的主要因素還看美國政府停擺問題,短線金價交投於1332一線,漲幅0.39%。

評述:

近日,各項統計資料紛紛浮出水面。GDP方面,據初步核算,我國2017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9%,二季度增長6.9%,三季度增長6.8%,四季度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同比增3.9%;第二產業增6.1%;第三產業增8.0%。據悉,這是我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80萬億元大關,2017年GDP增加值相當於一個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為經濟築底企穩和全面轉向高品質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另一個值得人們關注的數字是人口方面的統計。根據國家統計局昨日公佈的資料顯示,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兩個資料相較於前一年均下降。對此國家衛計委表示,這是受育齡婦女規模下降、婚育年齡推遲等綜合因素影響。從孩次結構看,二孩出生占比進一步提高,達到51%。調查顯示,群眾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主要是養育成本高、托育服務短缺、女性職業發展壓力大等。

2017年是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的第二年。根據此前有關方面的判斷,全面兩孩的政策效果體現有滯後性,應該在2017年之後逐步顯現,因此2017年出生人口數量會明顯高於2016年。但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來看,2017年出生人口比2016年的1786萬人減少了63萬人。業內人士指出,2017年出生人口數量比2016年還要少,這主要是因為一孩出生數量下降幅度很大,如果不是全面兩孩政策,出生規模下降幅度會更大。2017年出現出生人口的下降說明,個人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受到很多複雜因素的影響,包括經濟能力、年齡、生育偏好等等,政策對生育行為的影響並沒有原來預想得大。

兩大科技巨頭結成聯盟。

7. 一點資訊聯合百萬贏家上線直播答題。

8. 口水戰升級:Facebook AI主管稱索菲亞是騙人的玩偶。

9. 中國移動2017年12月淨增4G用戶1561.6萬。

10. TCL多媒體股權架構變動,樂視香港持股比例降至14.97%。

國際:

1. 路透:中國央行單周淨投放創一年新高 季節性“填穀”不改中性基調。

2. 美聯儲Mester:贊成今年和2019年加息三至四次。我們並沒有落後於形勢的發展,可以以漸進步伐推進。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縮減計畫進展順利。注:Mester 2018年有投票權。

3. 花旗:MSCI中國指數成份股2018-2019年盈利將繼續上升 短期內首選行業包括金融、房地產、石油和醫療。

4. 諾獎得主Robert Shiller稱,比特幣更有可能完全崩盤。

5.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第六輪磋商將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會議時間將延長一天,至1月29日。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貿易主管們將出席1月29日當天的會議。

6. 英國首相May:相信倫敦仍將是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在英國脫歐之後,英國與歐盟之間的夥伴關係應當涵蓋服務領域。

基金/私募:

1. 隨著公募基金四季報的披露,去年業績領先的明星基金經理的市場觀點、後市投資策略、資產配置方向等資訊也陸續浮出水面。基金:看好宏觀景氣 繼續力挺藍籌。

2. 東吳基金改革成效不明 去年超五成產品份額縮水。

3. 2017公募四季報陸續出爐 基金普遍加倉股票投資。

4. PE系公募擴容至6家 前路崎嶇多重考驗。

5. 基金經理普遍看好2018年的結構性投資機會,主流思路仍是“業績為王”。

VC/PE/IPO:

1. BBD數聯銘品完成C輪融資,金額1.2億人民幣,投資方小村資本。數聯銘品(BBD)是一家致力於為金融、商業和相關商業機構提供可靠的商業資料服務,提升決策效力的金融大資料服務公司,依託自身大資料技術優勢,旨在搭建協力廠商企業資料平臺、提供企業全息畫像等資訊,為金融和征信決策做參考。

2. 34學完成Pre-A融資,金額數百萬人民幣,投資方盈科資本。34learning是一家員工培訓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為企業提供員工培訓解決方案。

樓市:

1. 中信證券預計2018年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速在5%左右,回落的幅度有限,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不大。如果限購政策出現放鬆,那麼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和投資預期將會有所回暖。

2. 北京二手房價連續8個月下跌 首套房貸利率同增20%。

期貨:

1. 週五(1月19日)商品市場午後回溫,黑色系翻身領漲盤面。錳矽領漲近3%,螺紋漲逾2%,熱卷午後一路走高,盤末拉升漲近2%;有色金屬也集體上漲,僅滬鎳走勢大起大落,收盤微跌;能化板塊無大行情,橡膠、鄭醇漲近1%;農產品弱勢下挫,三品種領跌。

2. 截止收盤,漲幅方面,錳矽領漲2.89%,螺紋漲2.16%,熱卷漲1.84%,滬鉛漲1.82%,焦炭、鐵礦、矽鐵、滬錫漲逾1%,滬鉛、焦炭、PVC漲近1%;跌幅方面,大豆領跌1.75%,鄭油、鄭棉跌逾1%。

原油:

1. 高盛報告稱,新興市場需求的增長今年勢將超過發達市場,因此,石油需求增長170萬桶/日的預測存在上調可能。新興市場增長將支撐柴油和其他餾分油需求。注:高盛估計,2017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164萬桶/日。

黃金:

1. 黃金開啟整理走勢,金價周線能否收陽?1月19日金市資料不多,目前影響黃金行情的主要因素還看美國政府停擺問題,短線金價交投於1332一線,漲幅0.39%。

評述:

近日,各項統計資料紛紛浮出水面。GDP方面,據初步核算,我國2017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9%,二季度增長6.9%,三季度增長6.8%,四季度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同比增3.9%;第二產業增6.1%;第三產業增8.0%。據悉,這是我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80萬億元大關,2017年GDP增加值相當於一個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為經濟築底企穩和全面轉向高品質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另一個值得人們關注的數字是人口方面的統計。根據國家統計局昨日公佈的資料顯示,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兩個資料相較於前一年均下降。對此國家衛計委表示,這是受育齡婦女規模下降、婚育年齡推遲等綜合因素影響。從孩次結構看,二孩出生占比進一步提高,達到51%。調查顯示,群眾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主要是養育成本高、托育服務短缺、女性職業發展壓力大等。

2017年是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的第二年。根據此前有關方面的判斷,全面兩孩的政策效果體現有滯後性,應該在2017年之後逐步顯現,因此2017年出生人口數量會明顯高於2016年。但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來看,2017年出生人口比2016年的1786萬人減少了63萬人。業內人士指出,2017年出生人口數量比2016年還要少,這主要是因為一孩出生數量下降幅度很大,如果不是全面兩孩政策,出生規模下降幅度會更大。2017年出現出生人口的下降說明,個人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受到很多複雜因素的影響,包括經濟能力、年齡、生育偏好等等,政策對生育行為的影響並沒有原來預想得大。